毛冬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毛冬瓜 |
中文名称:毛冬瓜 别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洋桃 界属:植物界、猕猴桃属 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科:猕猴桃科 性味归经:根、根皮:味淡、微辛, |
毛冬瓜,中药名。为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根、根皮及叶。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根和根皮具有解毒消肿,清热利湿之功效。常用于热毒痈肿,乳痈,肺热失音,湿热痢疾,淋浊,带下,风湿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损伤。叶具有解毒消肿,祛瘀止痛,止血敛疮之功效。常用于痈疽肿毒,乳痈,跌打损伤,骨折,刀伤,冻疮溃破。
形态特征
毛花猕猴桃,又名毛花杨桃、白藤梨、白洋桃、白毛桃、生毛藤梨、接骨仙桃。
落叶藤本。幼枝、叶柄、花序和萼片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黄色直展的绒毛或交织压紧的绵毛;皮孔大小不等;髓白色,片状。
单叶互生;叶柄粗短,长1.5-3cm;叶片厚纸质,卵形至阔卵形,长8-16cm,宽6-11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具硬尖小齿,上面幼时散生糙伏毛,后仅中脉和侧脉上有少数糙毛,下面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黄色星状绒毛。
聚伞花序,具1-3花;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萼片2-3,淡绿色;花瓣5,淡红色,顶端和边缘橙黄色;雄蕊多数,花丝浅红色;子房球形,密被白色绒毛,花柱丝状,多数。
浆果柱状卵球形,长3.5-4.5cm,直径2.5-3cm,密被乳白色不脱落的绒毛,宿存萼片反折,果梗长达15mm。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1]
植物种属
猕猴桃科植物毛花猕猴桃。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50-1100m的山地草丛及疏灌木林中。
药用价值
功能:根、根皮:解毒消肿,清热利湿。叶:解毒消肿,祛瘀止痛,止血敛疮。
主治:
根、根皮:热毒痈肿,乳痈,肺热失音,湿热痢疾,淋浊,带下,风湿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损伤。叶:痈疽肿毒,乳痈,跌打损伤,骨折,刀伤,冻疮溃破。
用法用量:根、根皮: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叶:外用:适量,捣敷。
药理作用:抗癌作用。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抗癌,消肿解毒。根主治胃癌、乳癌、食道癌。”“根皮外用治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现代临床用于治疗乳腺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疖肿,皮炎以及胃癌、鼻咽癌等。
相关配伍:
1、治无名肿毒:毛冬瓜鲜根适量,捣烂或加烧酒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肺热失音:毛花杨桃鲜根30g。书煎,调冰糖服。(《福建药物志》)
3、治乳痈:毛花杨桃鲜叶加酒精、红糖各少许,捣烂热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4、治骨折:毛花杨桃鲜叶适量,韭菜根少许,和白酒糟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产量及蕴藏量较小,应加以保护。
采收加工:根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完整叶卵形或阔卵形,长8-16cm,宽6-11cm;先端短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浅心形,边缘具硬尖小齿;上面枯绿色,有毛或已秃净,仅中脉及侧脉上有少数糙毛;下面淡枯绿色,密被乳白色及淡污黄色星状绒毛;侧脉7-8(-10)对,横脉发达,明显,厚纸质。叶柄短粗,长1.5-3cm,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黄色直展的绒毛或交织压紧的绵毛。气微,味微辛、涩。[2]
二、
拼音Máo Dōnɡ Guā
别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羊桃、白藤梨、山蒲桃、毛卵、毛狗卵、白毛卵、生毛藤梨
来源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毛花杨桃Actinidia eriantha Benth.[A. davidii Franch.],以根、根皮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晒干;夏秋采叶,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辛,凉。
功能主治抗癌,消肿解毒。
根:用于胃癌、乳癌、食道癌、腹股沟淋巴结炎、疮疖、皮炎。
根皮:外用治跌打损伤。
叶:外用治乳腺炎。
用法用量根1~2两;根皮、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