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水生昆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生昆虫是经济鱼类的食料之一。幼虫可应用于水质监测。水生昆虫化石对恢复远古时代水生环境有着重要意义。[1]

基本情况

英文:aquatic insects

释文:一个时期或终生生活在水中的昆虫,可分为水生和半水生两大类。全球已知的昆虫达100多万种,其中约30,000多种昆虫(分属13个目)的一个或多个生活史阶段在水中生活或与水体有关,它们统称为水生昆虫。其中蜉蝣目、襀翅目与毛翅目对水质敏感,常用于水质生物监测。

形态功能

昆虫体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触角一对,胸部三对足、一或两对翅,体被几丁质外骨骼(ectoskeleton),发育中发生变态,在生长过程中有多次蜕皮现象发生。

头部

头部由六个胚胎环节融合组成,成虫第二与第四至第六节上具有附肢,分别为触角、上颚和下唇(第二下颚)。头部主要是昆虫的感觉器官和摄食器官——口器

胸部

昆虫胸部明显分成前胸(prothorax)、中胸(mesothorax)和后胸(metathorax)3节,各节均有背板、腹板和侧板组成,是外骨骼的骨片演化形成。每胸节各具足一对,分别称前足(fore leg)、中足(median leg)和后足(hind leg)。多数成虫在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翅(wing),分别为前翅(fore wing)和后翅(hind wing)。足和翅均为昆虫的运动器官,所以胸部为昆虫的运动中心。

腹部

昆虫成虫的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各类昆虫腹部节数变化较大,如水生昆虫半翅目常为10~11节。腹部具有发达的背板和腹板,侧板退化或与腹板愈合。有翅亚纲成虫腹部第8、9节(雌性)或第9节(雄)上发生产卵或交配器官,这些腹节称为生殖节(genital segement),生殖节前的各腹节内含大量的内脏,故称脏节(visceral segement)。通常在昆虫成体脏节的侧板上具有8对气门(stigma)。大部分水生昆虫主要依靠身体后部的1对气门进行气体交换,往往要到水面上的空气中获得氧气。

发育

昆虫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者在卵内完成,后者从孵化出幼虫到性成熟为止。孵化后进过一段时间要进行蜕皮(moulting),每蜕一次皮增长一龄,直到变成成虫为止。胚后发育要经过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主要 发生的是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发育。

种群分类

昆虫按林奈(Linnaeus)的双名法命名,两个亚纲,34个目。

无翅亚纲

无翅亚纲为原始性昆虫,无翅,体柔弱,微小,体长多在2.5cm以下。常见有弹尾目(Collembola)的水跳虫(Poduraaruaticus)和紫跳虫(Hypogastrura communis),往往集中在水面呈一片黑色。

有翅亚纲

大多具有一对或两对翅,少数出现退化现象,有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等多种口器,共有9个目。

蜉蝣目:成虫为极退化、无咀嚼能力的咀嚼器,触角刚毛状,中胸大,前翅大后翅小,有的甚至退化无后翅。本目有3总科,14科,150属,1300多种,我国已记载40多种

襀翅目:俗称石蝇,成虫头部宽扁,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全世界已知2000多种,我国260多种。

蜻蜓目:成虫中型至大型,细长,体壁较坚硬。头大,眼睛发达,三个单眼,触角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上颚发达,下颚有齿。全球500属,5000多种,我国600种。

半翅目:大部分成虫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为半鞘翅,后翅膜质,故名半翅目。成虫体壁坚硬,较宽扁,刺吸式口器,触角为丝状,露出或隐藏在复眼下沟内。全球已知76科,35000多种,我国已知2000多种。

鞘翅目:鞘翅目是昆虫的第一大目,统称甲虫。咀嚼式口器,多数无单眼,触角10或11节,形状多变化,前胸发达。该目已知33万多种,占昆虫纲40%以上。

广翅目:一般称为鱼蛉和泥蛉,全球已知300多种,成虫头部发达,复眼大,丝状触角,咀嚼式口器,前胸大而宽。腹部10节,无尾须。

脉翅目:成虫咀嚼式口器,触角长,复眼发达,两对翅的大小、形状和翅脉均相似,胸部宽大,足短而细,腹部细长,无尾须。常生活在淡水棉内,故称水棉蝇。

毛翅目:成虫通称石蛾,幼虫通称石蚕,咀嚼式口器,但极退化,丝状触角,一般长过前翅。全球已知7000多种,我国已知531种。

双翅目:双翅目包括各种蝇、蚊、蠓、虻、蚋。复眼发达,单眼3个或无,触角或长而多节,或短而少节,或只有3节,形状为丝状或具芒状,刺吸式口器,前翅发达膜质,生长完全变态,幼虫无足型或蛆型。全球已知1100多种,我国已知12科500多种。

视频

水生昆虫 相关视频

中国水生昆虫
蜻蜓作为常见的水生昆虫,它是如何完成生殖繁育过程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