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藤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江藤淳(1932年12月25日 – 1999年7月21日)日本文藝評論家。生於東京,祖父是海軍中將,父親是銀行員,跟皇太子妃雅子有遠親關係。原名江頭淳夫,1957 年畢業於慶應大學英文科。在慶應大學讀書期間發表論文《夏目漱石》 而一舉成名受到日本文壇的重視。此後,又發表了《排除奴隸思想》、《作家在行動》等評論,盛贊大江健三郎、石原慎太郎等戰後作家,展開了旺盛的評論活動。 1960 年的安保事件和後來的留學美國,使他開擴了視野。開始從社會、政治、文化各個角度展開評論活動,成為當代日本文壇上的重要評論家。主要作品還有:文藝評論《小林秀雄》、《成熟與喪失一論母親的崩潰》;評傳《漱石與他所處的時代》第一、二部;學位論文《瀨石與阿瑟王傳說》以及長篇小說《一族再會》的第一部和《蘇醒的海》等[1]。
1969年末開始約有九年期間擔任毎日新聞的文芸時評。代表作『成熟與喪失』(講談社文芸文庫)更被視為瞭解戰後文學的重要文獻。
1998年11月,因為妻子慶子患癌症病逝,在妻子住院的十個月期間,江藤全心投入照顧太太,妻子出病後,他便撰寫《妻與我》出版專書。在1999年7月21日自殺,自殺時的遺書是這樣寫的『心身更不自由,不堪病苦,自6月10日,腦梗塞發作以來的江藤淳只是一具形骸,故決心自絕此形骸,還請諸君能見諒,平成11年7月21日江藤淳[2]。』
目錄
戰後重要的評論家
江藤淳於1950年代後期始發表《夏目漱石》、《排擊奴隸思想》等一系列有影響的文藝評論,又關注社會政治問題批評當時知識分子安於現實的精神狀態。被譽為戰後重要的批評家[3]。
儘管後來大江健三郎因為反「安保」(日本戰後與美國訂有安全保障條約)等發言及行動,而與一起疾奔的新時代旗手石原慎太郎及江藤淳等分道揚鐮[4]。但是1958 年大江在《文學界》上發表中篇小說《飼育》獲得芥川獎,受到江藤淳的極力贊賞,稱日本出現了"沒有邏輯和思想的支柱就不能抒情的生動的抒情家"。從而確立了大江作為名符其實的戰後作家的地位[5]。
江藤淳頗具慧眼,提攜了些小說新手如山田詠美。對田中康夫描寫1980年東京風俗與流行的小說也讚不絕口,卻默殺村上春樹,原因何在呢?原來他是個獨力輓頹波的衛道士,死守文學,不許亞文化侵蝕,當然對村上春樹那樣的亞文化小說無法認同。江藤淳從十六歲開始在報紙上寫「文藝時評」。到1978年寫了二十年,擲筆長歎:「小說從文化的位置上跌落,沈淪於亞文化,此感不能不愈來愈深,何其遺憾。」所謂亞文化,是相對於某個社會的總體文化(主流文化)的局部性文化(非主流文化)現象[6]。
得獎
- 『漱石とその時代』(新潮選書)獲得『菊池寬賞』及『野間文藝賞』。
- 『小林秀雄』(1961年刊)獲得新潮社文學賞受賞。
- 記錄文學『海は甦える』,在1975年獲得第32屆藝術院賞。(描述薩摩藩出生的山本權兵衛,由黑船來航至日本海軍的出現及成立,面對國難)
參考資料
- ↑ 日本學辭典.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 ↑ 陳鵬仁. 近代日本的作家與作品. 致良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5: 511–. ISBN 978-957-786-296-9.
- ↑ 柄谷行人. 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 中央編譯局. 20 May 2015: 282–. GGKEY:RY34ZZAEPHY.
- ↑ 九十年代. 臻善有限公司. 1994.
- ↑ 中國比較文學. 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5.
- ↑ 李長聲. 東京灣閒話. 遠流出版. 2010: 98–. ISBN 978-957-32-6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