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庐山风景名胜区,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

庐山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主要景点包括锦绣谷、花径 、秀峰 、五老峰 、碧龙潭瀑布 等,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江西庐山世界地质公园是2004年中国第一批八处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的公园之一。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外文名称:Mount Lu Scenic Area

所属国家:中国

地理位置:江西省九江市

最佳游玩季节:5-8月

建议游玩时长:2-3天

景点级别:国家5A级景区

代表景点:白鹿洞书院、仙人洞、三叠泉、碧龙潭瀑布

门票价格:135元-180元

开放时间:6:00-20:00

海拔高度:1474米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地理环境

位置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在九江市南部、九江县东南,北临长江、东偎鄱阳湖,于平地之间兀然拔立。

地貌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本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鄙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气候

庐山风景名胜区自然与森林景观概况庐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全年的平均气温11. 5℃,年平均降雨量1967 .7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

景区资源

生物资源

庐山有鸟类171种,在鄱阳湖国家级候鸟保护区越冬的候鸟达100余万只,其中有世界最大的大白鹤群,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

水资源

庐山地质公园由于雨量丰沛,植被发育,山上的地表潜水及岩石裂隙水,断层带承压水均十分丰富,共有20条主要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山下鄱阳湖或长江。各条河流的水量均很充沛,长年不断,且水质较好。地质公园内的谷山湖、青山湖、落星湖均属于鄱阳湖的组成部分,水量大,无污染。水资源极其丰富,正是庐山地质公园的一大特征。

植物资源

庐山植物有210科、735属、1720种,分为温带、热带、亚热带、东亚、北美和我国7个类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

主要景点

庐山主要风景名胜有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芦林湖大天池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小天池、东林寺、白鹿洞书院、庐山植物园、庐山博物院等。牯岭镇是庐山上一座奇特的山城,也是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游览中心。

庐山富有独特的庐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庐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千米。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外围有:观音桥、东林寺、秀峰、白鹿洞书院、汉阳峰、小天池。

主体旅游景点有:美庐别墅、庐山会议会址、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大天池、龙首涯、石门涧、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芦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园、大口瀑布、三叠泉、五老峰。

辐射景点有:狮子洞、鞋山、龙宫洞、石钟山、庐山西海(千岛湖、观音岛、鲁溪洞、神雾山、弥陀寺、太平山、茶岛、九宫山)等。

自然景观有:庐山云雾、断崖峭壁等。[1]

参考文献

  1. 游记|走进江西搜狐网,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