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原圖鏈接來自 必應 的圖片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IATA代碼:SHE;ICAO代碼:ZYTX),原名瀋陽桃仙機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幹線機場[1],國家八大航空樞紐之一,東北地區航空運輸樞紐。桃仙國際機場位於遼寧省中部,距瀋陽市中心20公里。同時為遼寧中部瀋陽、撫順、本溪、鞍山、鐵嶺、遼陽等大中城市的共用機場。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共有三座航站樓,設計年旅客吞吐量2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2萬噸,其中T1航站樓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180萬人次;T2航站樓建築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606萬人次;T3航站樓建築面積24.8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1750萬人次,現時,該機場三座航站樓總建築面積為約33.4萬平方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為2536萬人次。2017年,機場旅客吞吐量為1734萬人次,同比增長了15.9%,安全保障飛機起降12.65萬架次,同比增長10.8%。截至2017年2月,桃仙國際機場的單日最高吞吐量為53371人次。

立項

在桃仙機場未建之前,瀋陽東塔機場是民航機場;後來,由於瀋陽地區客運、貨運、郵政運輸量不斷增長,東塔機場已不能滿足社會對民用航空運輸的要求。因此,遼寧省人民政府向國務院分別於1985年3月和4月遞交了《關於新建瀋陽桃仙機場的請示》和《關於新建瀋陽民航機場選址問題聯合辦公會議紀要的報告》,正式向國家申請建設瀋陽桃仙機場,並於1985年7月1日獲得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同意新建桃仙民用機場的批覆。

選址

機場選址於當時的瀋陽市南郊的桃仙鎮;機場兩端及兩側淨空均符合國際民航組織的相關要求。桃仙鎮距離瀋陽市區適中,機場淨空要求和瀋陽市城市發展基本上沒有矛盾,機場運行和飛機活動的噪聲對城市居民沒有影響;桃仙鎮場地自然條件、氣象條件、地面交通條件也符合條件,故最終選址為桃仙鎮。

始建工程

1986年11月5日,瀋陽桃仙機場一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為工程奠基。桃仙機場始建工程是當時中國國家「七五」計劃的大型建設項目,主要包括飛行區的跑道、平行滑行道、站坪、停機坪、助航燈光、航管樓及通訊導航設施、旅客航站樓、機場公用設施及輔助設。按照國務院關於新建瀋陽桃仙民用機場的批覆,第一期工程投資主要由遼寧省地方負擔,續建工程以國家投資為主。機場第一期工程比原計劃提前14個月竣工,工程財務總決算為2.93億元,與預計總投資的2.65億元相比略有超支。

1988年11月3日,瀋陽桃仙機場竣工試航,並由李鵬為機場題寫「瀋陽桃仙機場」場名。桃仙機場於1989年4月16日投入使用,並於1994年12月21日正式更名為瀋陽桃仙國際機場。2008年6月9日,德國漢莎航空開通瀋陽至慕尼黑航線,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也成為中國東北地區第一家擁有直飛歐洲的航線的國際機場[2]

視頻

瀋陽桃仙國際機場 相關視頻

實拍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不愧是省會大機場,被這客流量嚇到了
遼寧瀋陽 | 記者獨家直擊國際航班第一入境點之一——瀋陽桃仙機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