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肩膀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沙縣肩膀戲 |
中文名稱;沙縣肩膀戲 別名;肩頭坪 美稱;肩膀上的民間藝術奇葩 地位;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沙縣肩頭棚,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傳統戲劇,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沙縣肩頭棚亦稱肩膀戲,起源於清朝末年。演出時,由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頭部表情和雙手動作,大人負責台位變換的腿部動作。大人根據劇情需要,與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渾然一體。其唱腔動聽,包含民間小調、打花鼓各調、南詞曲調及京劇皮黃曲調,常演劇目有花鼓調《小放牛》《補缸》《花子過關》、南詞《趕船》以及《黃鶴樓》《平貴別窯》《四郎探母》等京劇折子戲。沙縣肩頭棚以民間戲班為傳承體系,自晚清民間戲班「玉枕軒」領班連細狗首創了肩頭棚後,又有「賽風韶」「雙鳳韶」「永賽樂」等戲班。肩頭棚演出方式獨特,是別具一格的民間傳統藝術。
2005年,「沙縣肩頭棚」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36。[1]
歷史淵源
沙縣肩膀戲,俗稱肩頭棚,享有「活木偶」之稱,是少有的民間傳統藝術表演形式。它起源於清朝末年,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閩中沙縣的民間戲劇十分活躍,「玉枕軒」「賽鳳韶」「香清軒」「賽春園」「雙鳳韶」等五個戲班競相演出。當時「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新一種用大人肩膀上頂小孩來表演的肩膀戲。
沙縣肩膀戲原先由孩童裝扮歷史人物,站在台閣上,由人們抬着遊行,後來又融合民間音樂、鑼鼓、排練簡單的故事情節,作簡單的戲劇表演。由於在台閣上表演,行動很受限制,後來就走下台閣,在廣場上演出。又因觀眾擁擠,看不到小演員表演,於是就由抬台閣的人,肩托小演員表演,從而,逐漸演變為現代的「肩膀戲」。
文化特徵
沙縣肩膀戲表演時,3—6歲的小演員站在成人的肩膀上表演劇中人的角色,負責唱腔、手部和頭部動作,邊唱邊舞;成人則根據劇情,負責台位變換和腳部動作,上下兩個默契配合,表演細膩,形態逼真,演技獨特。
沙縣肩膀戲除演技奇特外,戲路寬廣,南詞、京劇、越劇、黃梅戲均可表演,多以折子戲為主,唱腔動聽。唱腔多為民間曲調,經常用的有「花鼓調」「調兵調」等,後來也吸收南詞和土京戲的音樂曲調,如「南詞北調」「二簧」「西皮」等,使音樂唱腔更為豐富一些。現代有的劇目以現代音樂融入。
沙縣肩膀戲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嗩吶、笙、笛子等,肩膀戲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已從踩街表演升華至廣場舞台表演。
肩膀戲演出不受場地約束,無論是劇場或是露天,是大眾廣場或是走街串巷,均可表演。每逢節俗盛會,各民間劇團都組織肩膀戲走街串巷表演,它的豐富內容和表現特徵,在民間表演藝術中獨具特色。
代表劇目
沙縣肩膀戲主要劇目有《花子過關》《小放牛》《補缸》《四郎探母》《平貴別窖》等。
《花子過關》取自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故事,講述梁山好漢燕青、時遷、孫二娘和顧大嫂,喬裝打扮,與守關縣令機智周旋,順利過關的故事。
《小放牛》以對唱的形式,描述了牧童在放牛時向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慕時的情景。
《補缸》演繹一補缸師傅為一俊俏的大嫂補缸,心猿意馬,有意將缸敲破,引發糾葛,補缸師傅信守諾言,照價賠償,博得大嫂歡心。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陳麗風,漢族,三明市沙縣人,1971年7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沙縣肩頭棚」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麗風師從沙縣肩膀戲藝術團老藝人黃振。陳麗風大膽創新,有力地提升了肩膀戲的技藝:使小演員站在大人肩上,不僅能變化手上動作,還可以變化腿動作;使原來作為底座的大人不僅只走台步,還可以自如跑、跳、翻跟斗,讓肩膀戲走向了專業化道路。其代表作品有《哪吒逛海》《薛仁貴做壽》等。
保護措施
2007年,在傳承人陳麗風的主導下,正式在沙縣城西幼兒園掛牌「肩膀戲藝術分團」。主要負責肩膀戲編排,對小演員進行基本功的培訓。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小演員,為肩頭棚的傳承作出了貢獻。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縣肩膀戲團參加在澳門議事亭前地廣場舉行的「萬家喜慶賀蛇年」的開幕式表演,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何厚鏵觀看了演出。
榮譽表彰
2001年10月, 沙縣肩膀戲在湖北荊門全國第五屆民間藝術節上獲得金獎。
相關視頻
參考來源
- ↑ 沙縣肩膀戲:肩膀上的民間藝術奇葩 ,搜狐 ,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