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炮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河川炮舰本条目内对100吨及以上者称呼为“舰”,100吨以下者称呼为“艇”,并非是对英文各种称呼(Gun Vessel, Gunboat, Gun Craft)的严格对应,或称内河炮舰、浅水炮舰,是一种主要在内陆水域行动的炮舰,如河流、河口、三角洲、湖泊等地区。内河炮舰为了适应内陆河流环境,通常吃水较浅;因应目标地区水文条件,大小不一;通常防护薄弱,没有装甲,但也有例外。舰上的武备大多仅止于小口径火炮和机枪;部分装备了大口径火炮,这种又称为内河重炮舰(River Monitor),但两种分类之间并无绝对的划分标准《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里面的《1906-1921》以及《1922-1946》分册倾向于将装备100毫米或以上口径火炮(平射炮或榴弹炮)的舰艇分为River Monitor,小于100毫米口径者为River Gunboat;但其丛书自己也能找出不符合的例子来。故此本条目并不尝试严格区分两者,除有资料(大部分情况下是Conway系列)明确称呼为River Monitor者则翻译为内河重炮舰/艇;其余全部写作内河炮舰/艇。
内河炮舰与具有远洋航行能力的航海炮舰相比,两者之间并非总是泾渭分明。一些吃水较浅的航海炮舰可以驶入较大的河流进行活动;而部分内河炮舰也可以在进行相应改装后在近海活动内河炮舰内除部分设计极为特殊者外,与航海炮舰一般并无严格区分;故此有些长期用作内河巡逻用的航海炮舰也会在本条目内简要叙述。
一些经济实力有限的国家,会选择装备内河炮舰以保卫本国利益。而对于海军强国而言,虽然不会把内河炮舰作为主力舰使用,但其对小国的海军舰艇存有威慑力,因此也广泛用于殖民地等海外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中力量对内河炮舰造成了严重威胁。战后内河炮舰这一舰种日渐衰落,在各国逐渐为内河巡逻舰/艇(River Patrol Boat / River Patrol Craft)所代替《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的《1947-1995》分册内,截至1995年大部分分类为内河炮舰/艇的舰艇均已退役,仅少数如巴西的巴纳伊巴号尚在役。例外的情况是俄罗斯继承自苏联的一批内河炮舰,截至2018年仍有为数不少的舰艇尚在服役,不过有网络来源将其分类为巡逻舰。
各国概况
英国
1854年,英国为了在黑海和波罗的海进行近程封锁,迫切需要一种吃水不超过6.5|ft的浅吃水军舰。同年年中,英国海军部订购了6艘拾穗者级炮舰,首开浅水重炮舰[1] (Monitor)的先河。1867-1881年间,英国建造了一批所谓“熨斗炮舰”或曰“伦道尔式炮舰”,其中一部分部署在中国,多少满足了在中国内陆巡逻的需要。
1884年2月,英国卷入了苏丹的内乱,出兵镇压馬赫迪起义。英国的苏丹总督查理·喬治·戈登少将在喀土穆征用了一些民用蒸汽船,并用手上能搜集到的各种物资改装成炮舰:把法制或德制野战炮搬上船当舰炮;铺上一层厚木板,再拼凑一些能找到的金属板和沙袋,就算是装甲了。这种改装炮舰防护薄弱,在拥有新式欧洲火炮的马赫迪军面前生存能力很差。英国海军部因应前线的需求,在1884年底下达了建造4艘专用于尼罗河的塔玛依级(Tamai)炮舰的订单。这批蒸汽炮艇艇吃水很浅,满载时也仅有2|ft,而且推进轮安装在艉部,能靠舰体提供一些防护。1895年,又追加订购了3艘埃尔·扎菲尔级(El Zafir);1896年,英国人总结了10多年来的经验,为在上尼罗河地区行动而设计建造了3艘苏丹级(Sultan)浅水炮舰。该级采用低干舷,以便在湍急且浅的上尼罗河航行;宽船辐,容纳人员和物资,增强居住性;取消推进轮,改用螺旋桨,装设在内凹的船底内,减少搁浅的风险。
1889年英国议会通过《1889年海防法案》,所有在役炮船(Gun Vessel)和炮舰根据后膛炮还是前膛炮而划分为一等和二等炮舰,同时极大缩减了建造新炮舰的规模,转而走向远洋海军的扩张。这时期仅建造了4艘荆棘级炮舰 (1898年),部署在西非和中国。
1914年一战爆发,英国迅速买下了巴西订购但尚未完全付清款项的三艘内河重炮舰。1915年2月英军订购了12艘苍蝇级炮艇内河炮艇,98吨,吃水0.6米,预定用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为了掩人耳目而起名“中国炮艇”。同年12月又追加订购了另外4艘。同样在1915年2月,订购了12艘昆虫级炮舰内河炮舰,645吨,吃水1.2米,两门6|in炮,同样号称“大型中国炮舰”,准备用在多瑙河流域。接下来英国人又发展出了M15级浅水重炮舰和M29级浅水重炮舰,统称M级,部分甚至搭载了夸张的9|in炮。这批浅水炮舰全部没有航海能力,只能在港口和内河进行活动。
美国
南北战争时期,联邦军(北军)装备了大量的铁甲浅水重炮舰。1862年,北军订购了4艘密尔沃基级浅水重炮舰浅吃水重炮舰(Shallow Draught Monitor),排水量1300吨,吃水1.83米,装备两座双联装11|in滑膛炮,1863-1864年陆续下水。密尔沃基级原本设计用于内河行动,不过也有在墨西哥湾沿岸活动的能力。1863年北军又追加订购了20艘1170吨的卡斯科级浅水重炮舰浅吃水重炮舰,1864-1865年陆续下水,因为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仅有部分最终建成服役。这批早期的铁甲浅吃水重炮舰均在1874-1875年出售。除了铁甲舰,北军还大量运用各种木壳军舰。1861年6月8日,战争开始没多久,北军就马上采购了3艘木壳明轮船并改装成炮舰;同年开始大量建造乌纳迪拉级炮舰。这种691吨、带全套帆具的木壳炮舰昵称“90天炮舰”,可以在沿海以及内河进行活动;1865年全部出售。
1913年,190吨的莫诺卡西号炮舰 (PG-20)下水。这是美国为了在中国长江执行任务而专门建造的浅吃水长江炮舰。1925年,美国决议建造6艘专用于长江的炮舰,也就是后来的威克号炮舰(370吨,1.55米)、班乃号炮舰(450吨,1.6米)以及吕宋号炮舰(560吨,1.7米)3级,每级各两艘,均只配备两门3英寸炮。美军在长江服过役的军官要求建造小一点的炮舰,好方便在曲折的长江上游行驶,从而拓展美国在中国内地的军事存在;但军方高层最终还是决定,新炮舰不能太小,要在外观和气势上压倒其他国家。
1965年12月18日,美国海军再次组建褐水海軍,以便在南越地区内进行行动。1966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授权组建内河机动部队。越南战争期间,美军的内河第一突击区舰队(River Assault Flotilla One)下辖4个内河突击分队(River Assault Divisions, RAD),其中RAD91拥有3艘炮舰,RAD92两艘,RAD111有3艘,RAD112则是两艘。
美军在越南的内河炮舰可以分成两类:型号4装备了40毫米火炮;型号5实际上又分成两种:装备榴弹炮的H型(Howitzer)以及火焰喷射器的F型(Flamethrower)。这批炮舰改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的機械化登陸艇,改装后大约长61|ft,宽17|ft,装备两台格雷船用型64NH9柴油发动机,航速8.9|kn,乘员通常11人或者更多,有10吨重的装甲板作为防护:
- 第一代:81毫米迫击炮一门,40毫米机关炮一门,20毫米机关炮一门,Mk18榴弹发射器两具,M79榴弹发射器3具,.50机枪两挺,7.62毫米机枪4挺;
- 第二代F型:火焰喷射器两具(200米射程),20毫米机关炮两门,M79榴弹发射器3具,.50机枪两挺;
- 第二代H型:105毫米榴弹炮一门,20毫米机关炮两门,M79榴弹发射器3具,.50机枪两挺,7.62毫米机枪1挺。
越共的轻武器对美军的内河重炮舰杀伤有限,不过12.7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对其有很强的威胁。此外越共还少量装备无后坐力炮,颇具杀伤力;但威胁性最大的还是要数苏制RPG-7等肩扛式反坦克火箭炮。越共同样大量使用水雷,这种自制水雷不需填充很大当量的炸药,就能对美军几乎没有装甲防护的内河舰艇造成可观的破坏。美军的应对措施则是多重水密舱等一系列损管措施,受伤舰艇一般都能自行搁浅,就算万一沉没,毕竟是在浅水地区活动,也能很快打捞起来。此外越共还经常在浅水处用木头等搭建掩体。美军的内河重炮舰要摧毁这种掩体很容易,但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就足够让附近的越共战士警觉;而放着不管的话,里面又很可能藏有伏兵。纵使如此,越共想要打伏击战也不容易:美军的内河重炮舰装备了大量自动火力,弹药充足;而且美军直升机和攻击机的支援随叫随到,贸然进攻经常会导致损兵折将,并且迫使越共军在撤退时将火炮等重装备遗留在现场。
欧洲大陆
法国作为仅次于英国的另一个殖民国家,在十九世纪末建造了一批殖民地炮舰和通报舰来保卫其殖民地,其中就包括为法属印度支那和中国建造内河炮舰。一战期间法国也为本土内河防卫建造了若干小型内河炮艇;这些小艇由海军设计,交由陆军运用,充当西线战场上的移动炮台。二战前法国海军的长江区舰队(Yangtze Flotilla)下辖弗朗西斯·卡尼尔(Francis Garnier)、都大号炮舰、柏年(Balny)、刚健(La Grandière)4舰。
奥匈帝国紧随在美国之后,1871年建造了莱塔号内河炮舰等两艘内河重炮舰,一开始配备了6|in炮,不过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实在不适合在多瑙河流域使用,于是在1890年代又换成了小一些的4.7|in炮。经过多年的建设,奥匈帝国在一战前拥有着多瑙河流域最强大的力量,其多瑙河区舰队拥有6艘内河炮舰和6艘巡逻艇。在战争期间又增加了4艘炮舰、6艘巡逻艇。其中最老的莱塔级拥有一门120毫米炮、2门47毫米炮;外形低矮、装甲较好,具有较强作战能力。较新一点的是克勒什级,配备120毫米平射炮和120毫米榴弹炮各一门。此后奥匈帝国陆续开工建造一系列新式炮舰,主要火力都是两门120毫米炮。奥匈海军的炮舰普遍吨位较大,虽基本在多瑙河内逡巡,但也能进入黑海执行任务。随着一战奥匈战败,大部分奥匈炮舰均被赔偿给各国。
罗马尼亚一战期间拥有着当时多瑙河流域内吨位最大的内河炮舰,达到680吨,装备3门120毫米炮,水线带、炮塔和司令塔有着70毫米的装甲防护。这批炮舰在奥匈帝国的的里雅斯特分段建造,然后通过铁路运回罗马尼亚,在加拉茨船厂进行组装。不过这批炮舰没有与敌舰进行作战,而都是参与对地攻击,迟滞敌军进攻。战间时期的罗马尼亚多瑙河舰队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内河舰队。
捷克斯洛伐克的马萨里克总统号炮舰排水量214吨,在1930年代是捷克斯洛伐克最强大的军舰。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马萨里克总统号随之改名为贝歇拉伦号(Bechelaren),二战期间进行过一系列改装。该舰在二战中幸存了下来,并重新返回到捷克斯洛伐克手中。
南斯拉夫王国成立之初,也曾试图在列强瓜分德奥海军时分得一杯羹,希望能分得包括4艘巡洋舰在内的一大批军舰,不过在意大利极力反对下,只能得到一点残羹冷炙。南斯拉夫最终获得的舰艇包括4艘原奥匈内河重炮舰:克勒什号内河重炮舰、博德罗格号内河重炮舰、恩斯号内河重炮舰以及波斯纳号内河重炮舰,分别改名为摩拉瓦河号(Morava)、萨瓦河号(Sava)、德拉瓦河号(Drava),还有瓦尔达尔河号(Vardar);另外还有一些扫雷舰、鱼雷艇、辅助舰艇之类。二战期间,1941年意大利入侵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海军在意大利空军面前没有任何还手的能力,南斯拉夫的内河舰艇在战争初期就被击沉或者搁浅放弃。意大利和德国随后扶植建立了克羅埃西亞獨立國,但意大利不允许其拥有自己的海军,因此后者只能保持有限度的内河警察力量,以及在黑海为德国承担辅助任务。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军舰里包括两艘原南斯拉夫内河炮舰波斯尼亚河号(Bosna,原南斯拉夫摩拉瓦河号)和萨瓦河号。
波兰独立后直至二战前,都在努力扩张自己的海军实力。1920年波兰购买了4艘华沙级(Warszawa)内河重炮舰,110吨,吃水0.8米,装备两门105毫米炮。1939年,波兰在普里皮亚季河流域使用过一些70到100吨的内河炮艇。1923年,波兰建造了第一款完全由本国设计和建造的军舰,克拉科夫级(Krakow)内河重炮艇,常备70吨,吃水0.39米;原本备两门75毫米炮,1门100毫米榴弹炮,1932年改装成3门100毫米榴弹炮。1941年苏军捕获了克拉科夫号,并改名为博布鲁伊斯克号(Бобру́йск)。维尔诺号(Wilno)则在1939年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