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是北京大学宋史研究专家赵冬梅老师以30年史学研究为依托,为普通读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纠葛的通俗读物。

本书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学著作精读三部分构成。作者一改制度叙事的严肃刻板印象,以轻松明快的方式来思考制度变迁,理解历代制度之得失,并分别从国家故事、群体故事、个体故事讲述制度在与不同层面的人的互动中产生的关系。与其他制度史写作者相比,作者更强调“从史学角度关注个体的生活与命运”走向:制度如何影响人的命运?人在制度中如何自处?人如何改造制度?如:个体在制度直接或间接作用下颠沛流离的境遇;官僚群体与更迭的制度“相爱相杀”,在制度变迁中的宦海沉浮;士庶群体在制度变革中的颠簸起落等。入仕、升迁、贬谪、宦游、服役等境遇是古人生命的常态,围绕这些具象化的常态,制度变迁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关注人与制度的互动及人在制度中的命运,不仅带有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从人与制度的关系层面通讲制度发展的历史,这在已出版的通俗类制度史作品中独树一帜。

本书以开放的历史话题、充满问题意识的探讨方式,对那些真正塑造了传统中国并影响至今的历史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解答了“历史并不一直向前”这一隐蔽逻辑——在对朝廷性质和君臣关系的认识上,元朝曾出现两大倒退:从朝廷性质看,华夏传统将天下称为江山社稷,主张“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而元朝的天下则入了皇家私囊——江山社稷变成了皇室私产;从君臣关系看,华夏传统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到了元朝,臣子沦落到以自称奴婢为荣——君臣关系沦落为主奴关系。专制与猜疑的强化自此一发不可收,直至近代。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金元以降,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国家治理水平为何会走下坡路?推动其江河日下的原因究竟何在?本书就此话题展开了细致生动的剖解。

作者既能从已有的史观中提出新见解,又能从悉知的史料中得出新史观;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充满了探讨的可能性与话题的延展性。

本书为读者开启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化的通道,同时为管理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大量管理案例。辅以帝制中国大事表拉页、私房推荐书目、经典历史著作解读,以及近60幅高清彩插,图文并茂地诠释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变迁史。

1. 30年制度史研究的深厚积淀,对70年历史研究成果的“读书思考”

北京大学赵冬梅教授倾30年制度史研究的积淀,为读者通解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纠葛的作品,是一本吸收过去70年历史研究成果的“读书思考”,也是继新作《大宋之变:1063——1086》后的又一力作。

2.本书更关注人与制度的互动及人在制度中的命运

相较于其他制度史研究专家,作者更关注制度中的人——制度如何影响人的命运?人在制度中如何自处?人如何改造制度?制度发展的整体脉络是怎样的?

3. 以深切的同理心和共情力解读历史

历史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生发出真正的同情。作者长期关注制度中的人,所以她非常重视从“理解之同情”的角度解读帝制时期的制度与政治文化,以此带领读者看懂并理解历史上的有为与无奈。这样,读者才能深入体察与明白古人之所想、所为,激发出真正的同情心与同理心。

4. 一场“典型个案普遍化思考”的思想盛宴

作者精挑细选大量典型案例,史观鲜明,见解独到,具有“熟悉的陌生感”——选取我们悉知的历史人物,但多是发生在他们身上鲜为人知的故事。通过短小精悍的案例,让读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认识更为饱满立体。如 “一札荐三相”——额头跑马肚里撑船的欧阳修(谦谦君子天下之心 廓然大度公私分明),如欧阳修给范仲淹的一封信——台谏官“面折廷争”之职责 士大夫坚守道义之气节,如中国古代救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富弼赈灾(有条不紊接济30万河北灾民)等。

5. 一本充满问题意识与探讨视角的独特历史作品

本文以带有问题意识的探讨方式和多元化开放性的视角,为历史呈现留有更多可能性。文本充满探讨的可能性与话题的延展性,如:以“玄武门之变”“王安石变法”为例——对各执一词的历史事件做价值判断,虽改变不了过去,但会影响未来。再如:“抄近道”还是“绕远路”——从狄山博士的死,看如何权衡变通与坚守。此类问题的探讨,可帮助读者拓展知识面,调动思考力。

6.对宏观问题深入浅出的解读——从天下国家到家产制国家,历史为何会“开倒车”?

为什么说“历史并不一直向前”?当历史的车轮开到元朝,江山社稷变成皇室私产,君臣关系沦为主奴关系。金元以降,政治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国家治理水平为何走了下坡路?导致其江河日下原因是什么?表现有哪些?

7.近60幅高清宋画彩插+私房荐书+帝制中国大事表拉页+经典史学著作精解

高清彩插:以近60幅高清宋画及每幅画300字左右的解读辅助读者理解。

帝制中国大事表:一张拉页看懂帝制时期大事发展的脉络

私房荐书:专业又个性的历史书目推荐,为读者提供深入探究古代政治制度、文化及人与制度关系等历史知识的入口。

经典史学著作精解:为读者开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文化的一扇大门。

名家推荐

赵冬梅教授的这部作品,从制度、文化到社会生活诸方面勾勒历史脉络,点评千秋功过,将史学家的眼光和思考编织进人物事件的具体情节,寓严谨的专业知识于生动的史实叙事之中,史学洞见贯穿篇章,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 周雪光教授

作者以多年制度史研究功底为依托,将看似抽象的制度与文化还原到鲜活的政治生活场景中,就一系列影响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又生动的探讨。这本书对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制度变迁与文化更迭的轨迹,认识历史上人与制度的互动关系,大有裨益。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张帆教

作者简介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

曾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与他的时代》《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大宋之变:1063—1086》等作品。

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晚唐至北宋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对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制度与人群的互动关系关注密切。

原文摘录

这也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通病,善于捕捉特殊的历史现象,却不善于从特殊中抽象一般,缺乏从特殊现象中发现普遍问题的能力。 上箱典章经制下的理乱兴 63 皇帝的“同前实习 现代专业历史学的一大进步,是我们终于开始认真地注意到 历史是有过程的”。从封建到郡县,这是过程;楚国八百年这是过程;唐朝的兴衰,这也是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大过程,我所说的“过程”,指的是那些相对于宏大过程而言的细微的过程。比如,一个历史人物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持续不断地和周围世界进行信息交流,他经历、体会、反思、进步、倒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健康状况在变化,阅历在增长,地位有浮有沉,他所处的环境有时顺风顺水,有时山重水复,有时山穷水尽。跟我们一样,在不同的境地中,他会有不同的心态会写出不同的文字,说出不同的话,这些话可能前后一致,也可能互相矛盾。因为,这个人是一个变化中的人,而变化中的人是有他的过程的。从前的历史学并不真正尊重过程。比如写一个英雄,从一开始就是奔着神坛去的,可以缓缓登顶,但是路径明确,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发表特励志的讲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成为英雄;写一个政治家,基本上从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是一副气宇轩昂、领袖群伦的样子。而现在的历史学开始尊重过程,尊重过程中那些偶然事件对人物、事件和制度的影响。

书评

历史上的制度,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存在,一定是经过了筛选,经过了沉积,凝聚了人类某个群体集体的愿望、理念与智慧。回到中国帝制社会来说,皇帝与士族阶层共同制定了延续千年的政治制度,是为了维护这个阶层的利益,延续他们的统治, 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价值取向、政治理念和政治观点的规范化与具体化。

想要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制度,需要对中国历史上的观念、思想、政治理念加以了解,才能知道政治制度的原理与思路,才能明白中国历史制度的优与劣,得与失。孟德斯鸠透过共和、君主、专制各种政治的原则,透过表面现象去研究其背后的本质,将观念史与制度史相结合,写出经典政治哲学著作《论法的精神》也是基于这个思路。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得民心者的天下”这一说法极为赞同,这一说法不论是哪个朝代,无论真正做到与否,帝王君主表面上都是遵从这一原则的。“民本”意味着“民为天下之本”,民心的是与否,与制度的合理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纠缠的。


如何去理解中国古代制度的发展、演变与得失?如何理解帝制时代民与制度之间的关联?赵冬梅老师的《法度与人心》一书为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帝制时代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法度与人心》分为上篇与下篇两个部分,上篇探讨了典章经制下的理乱兴衰,以各种历史资料为基础,探讨各种制度的变迁。其中包括皇帝的权利、帝制与相制、帝制国家的治理、巡视制度的演变、选官与用官、利益的分配等等。下篇为王朝政治省思,从历史的各个朝代入手,讲述传统政治文化的演变,以及古今政治思想的差异,及对于古代政治的反思。

从研究的思路与视角来看,赵冬梅老师在《法度与人心》中非常偏重于深入中国古代制度的内部,采用内部观察视野,从具体的、个体的、微小的政治制度演变入手,去理解古代制度的变化,去呈现中国帝制的本质。这与以往不少著作重点关注制度外在表面的呈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就是对于古代政治制度中君主帝王与“人”的互动角度来解释帝制。也就是说,从政治制度的行为、君主的立场、臣子的立场、统治过程与制度结构的互动与构建这些角度出发,去理解制度的发生与变化,改变了某些著作中只见“制度”不见“人”、只有制度结构没有体现内在变化的状况,讲述得极为详尽,让人受益匪浅。

在后记中作者提到,这本书原本是作为音频节目的素材,以笔记的形式来记录的,相比赵老师其他的书籍,从逻辑结构上并没有那么严谨,有些内容在不同的章节前后有些重复,不过作为一本入门的表现中国帝制时代的科普读物,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深入浅出,描述详尽,倒是显得极为友好。

不管是君臣、父子、夫妻,还是兄弟、朋友、合作伙伴,其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信任。但是很可惜,在中国帝制时代,这种信任关系恰恰就是君臣关系最大的软肋。

作为神授天权的皇帝,其最大的担忧就是失去权利,也正因此,皇帝的疑心病是与生俱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臣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存形迹、避嫌疑。否则信任缺失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赵冬梅老师在书中提到了宋朝的“庆历新政”,提到了“王安石变法”,这些改革运动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与失去帝王的信任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一点,在赵冬梅老师的《大宋之变》中其实也提到过,对于宋神宗与王安石、司马光这两位观念不同的臣子之间的政治博弈,与君臣之间的信任程度是有着极大的相关性的。王安石得到宋神宗的信任,得以开展变法;哲宗登基后,司马光得到信任,再次在大宋政治舞台上一展身手。可惜那时候留给司马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赵老师在《法度与人心》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除了开国的君主,一般登上皇帝宝座的也就是中等的智力与能力,而能够做到位极人臣的文臣武将,莫不是一流的智商与情商。二流皇帝领导一流的臣子,如果臣子能够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和权利,一定能成大事。如果皇帝不把臣子的功劳当成朝廷的荣耀,臣子功高震主,那功臣的命运可想而知。

所有的功劳皆归君主,是君臣和睦相处,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想一想这千余年来的帝制,出现过多少君臣相残的事例,在想一想这“功劳皆归君主”,不禁唏嘘不已。

《法度与人心》有一章是专门讲述巡视制度的兴与衰。在中国的古代,良好的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对实现良好的政治生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其背后无不以良好的监察制度为保障。

赵老师在书中总结了巡察制度的三个特点:其一是巡视使不是地方官,对地方事务不负管理责任,因此也就没有利益纠葛;其二,巡视使的责任是对地方官员的施政情况(而非地方事务本身)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弹劾;其三,巡视使通常具有“以卑临尊”的特点,自身品秩卑微,但是权力巨大。

监察制度是好的,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监察制度逐步开始演变,蜕化。在书中可以看到,皇权对监察制度进行了构建,却也对这个制度进行了侵蚀。唐朝的台谏制度,能够对君主起到约束的作用,等到了宋朝,随着君主的集权,监察体系逐步在蜕化。另外,巡察制度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能陷入地方的势力纠葛中,但是在汉朝部刺史监察,最终逐渐变成了地方官,唐朝的按察使,最后渐渐地方化,明清两代的巡抚、总督都是从巡视官转变成为地方官,失去了监察的职责,监察制度慢慢失去了其本意。最后,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监察观很难保持自身的清明,最终依附权贵,为利益所诱,成为政治傀儡。

这也就是赵老师所说的:“金元以后,官僚集团集体奴化,能够匍匐在皇帝的脚下,就能匍匐在皇帝的代表脚下。”

在结语中,赵老师提出一个观点,《法度与人心》是讲述一个有关倒退的故事。

“帝制中国的政治文化,在北宋抵达最好状态,然后一路下行,节节倒退,直到1911年。”

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是好的,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坏的呢?很简单,凡是有利于本朝统治长治久安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坏的。长治久安的最高目标又可以分解为三部分:第一,是整个社会生产与生活秩序的基本稳定;第二,是朝廷国家的统一与安全;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皇权的稳定与安全。

从这些标准来看,到北宋仁宗时代,政治制度已经接近于理想状态。在个观点在吴钩的《宋仁宗:共治时代》中也有所体现,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也向广大观众传播了这一观点。

但是随后,从宋神宗开始,几乎都是对于政治制度的破坏,将皇权从儒家经典、祖宗法度和天意人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彻底破坏了宋朝政治的根基。

等到了金元之后,北方落后民族入主中原,野蛮征服文明,在国家性质的认识上,从“江山社稷”天下国家倒退为家产制国家,元朝国家成了成吉思汗家族的私产;在君臣伦理上,从具有抽象人格平等的君臣关系变异为主奴关系。华夏政治文化中那些原则性的基本共识遭到了彻底的动摇和瓦解。金元明清,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路下行,一路倒退。

针对中国帝制的这种倒退,以及帝制与人心之间的演变,赵老师在最后提出了两个问题,应当怎样看待政治上的不同意见?在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当中,是否对异议缺乏包容,对抗争缺乏耐受?这两个问题作者还在思索,同时也是值得广大读者去深思、去考虑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