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浙江近代物理中心1991年,由浙江大學43級校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與時任浙江大學校長的路甬祥院士協商提議,在浙江大學成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王淦昌先生任首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陳雲同志題寫了中心名,中心現任主任為李政道,副主任賀賢土。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相關領域長期布局,形成了場論與粒子物理、凝聚態物理理論、天體物理、統計物理、量子信息、核科學技術與工程六大特色學科方向,並且已經在相應領域建成國際領先的團隊。
中心簡介
浙江近代物理中心的建設基礎是浙江大學理論物理國家重點學科,也是學科目前的依託單位。浙江大學理論物理學科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博士點之一,為我國理論物理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浙江近代物理中心的成立延續了相關學科自王淦昌、束星北起在浙江大學近九十年從未中斷的歷史傳統。中心於1991年設立了物理學博士後流動站[1],先後吸引一批優秀青年進入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科研工作。目前,在中心聚集了一批在學科前沿領域積極工作的年輕人,他們中的一些人現已是中心的學術中堅。
創新人才
中心現有近40位教師,形成了以院士領軍,長江傑青為中堅,優秀拔尖創新人才為新生力量的高水平師資團隊。其中,雙聘院士2人(賀賢土、羅民興),傑青6人(曹新伍、馮波、李有泉、康熙、王曉光、鄭波),四青8人(渡邊元太郎、林勵慶、劉釗、王凱、汪玲、楊李林、袁野、朱華星)。在量子場論的形式理論方法、微擾量子場論、強關聯電子體系、拓撲量子態等幾個方向取得了一批教科書級成果和榮獲多項國際重要獎項。在輸運理論大規模數值模擬方向,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2]的計算軟件,為多項國家重點工程提供了理論支撐,服務國家重大國防和能源需求。
發展目標
理論物理學發展迅速,因此而出現眾多高難度重大前沿課題。浙江近代物理中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建設一支能夠適應這樣的學科特點的學術科研隊伍。我們力求在理論物理學科當前發展的重要前沿領域做出有影響的研究成果,使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成為國內重要的研究單位之一。通過綜合實力的提高,使浙江大學理論物理學科穩固地處於國內先進行列,並在某些研究方向上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從而逐步實現李政道先生提出的浙江近代物理中心的宗旨和目標:促進理論物理學科和相關基礎學科的發展,進而促進我國尤其是長江流域一帶的基礎學科的發展,使浙江近代物理中心成為我國基礎科學的強有力的人才培養和科學創新的基地之一。
參考文獻
- ↑ 339個博士後流動站獲批!哪些高校表現優秀?,搜狐,2019-10-26
- ↑ 知識產權須知,我們都了解多少 ,搜狐,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