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洋鱼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洋鱼类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万米左右的深渊都有分布。

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促成了海洋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生活方式相同。

产生一系列共同的特点: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鳃,鳍状的便于水中运动的肢体,能分泌粘液以减少水中运动阻力的皮肤。

此外,在体型结构、繁殖生长、摄食营养、运动等方面都有其特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 海洋鱼类 , 拉丁学名 : marine fishes

界 : 动物界 ,分布区域 : 两极到赤道海域

种类

大多数以鳃呼吸、用鳍运动、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

现 生鱼类共2万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约有1.2万种,为鱼类中最繁盛的类群。

研究简史一般认为,对海洋鱼类的研究,是从公元前4世纪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他在《动物志》一书中,记录有爱琴海的鱼类115种,并对鱼类的结构、繁殖、洄游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记述。

近代海洋鱼类的研究,由法国学者G.B.居维叶和A.瓦朗西纳发表《鱼类自然史》(1828~1829)开始,以后各国对海洋鱼类的洄游、繁殖、生长及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其中以"挑战者"号、"信天翁"号、"丹纳"号等调查船的工作成就最为显著。

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电子显微镜等新技术,对海洋鱼类的发生、组织、生理和生态等进行了大量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海洋鱼类最早的国家之一。1975年在山东胶州湾畔发掘的古墓。

证实了中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即能捕捞鳓鱼、梭鱼、黑鲷、蓝点马鲛等多种海洋鱼类。

竹书纪年》(古本)记载:夏朝时已"东狩于海,获大鱼"。

秦汉以后,对鱼类资源有了一些保护措施,如"鱼不长尺不得取"。明代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对福建沿海129种鱼类的习性、渔期作了较详细的记述。

清代郝懿行的《记海错》和郭柏苍的《海错百一录》,记有海鱼的生长、繁殖和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对中国的海洋鱼类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先后出版了《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东海鱼类志》、《南海鱼类志》、《中国软骨鱼类志》等著作,并开展了对鱼类生理、生态和遗传等方面的研究。[1]

物种分类

折叠圆口纲

(Cyclostomata)

最为原始的海洋鱼类。无上下颌,故又称为无颌类(Agnatha)。体表裸露无鳞,体形细长呈鳗形,骨骼完全为软骨。

无偶鳍,无肩带和腰带,脊索终生存在,无椎体。

具有单独不成对的鼻孔,由内胚层形成的鳃处于肌肉囊中,并开口于体外。

本纲为一些小型或中型的鱼形动物,现知全世界有2目、3科、14属、60余种。中国只有七鳃鳗目(Petromyzoniformes)的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和盲鳗目(Myxiniformes)的蒲氏粘盲鳗(Eptatretus burgeri)为海产。

=折叠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内骨骼全为软骨,但常以钙化加固,无任何真骨组织。体表被有盾鳞。棘刺或裸露无鳞。

脑颅无接缝,头部每侧具有鳃裂,开口于体外。肠短,内具螺旋瓣,无鳔。

雄性具有由腹鳍内侧特化而成的交配器,称为鳍脚。行体内受精,卵生、卵胎生或胎生,为歪型尾。现知全世界软骨鱼类有12目、40科、130属、650余种。

分布很广,全世界各海域都有,但以低纬度海域为主;从沿海至3000米的深海均有分布。

中国软骨鱼类现知有10目、35科、73属、166种,可明显地分为"标准北方种类"和"标准南方种类"两个区系。

"标准北方种类"经常生活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标准南方种类"通常生活于南海,有些种类随着暖流,可到台湾海峡和东南部海域生活。

折叠硬骨鱼纲

(Osteichthyes)

海洋鱼类中最高级的、也是现在最为繁盛的一纲。内骨骼出现骨化,头部常被有膜骨,骨骼具有骨缝。

体表被有硬鳞或骨鳞,或裸露无鳞。外鳃孔 1对,鳃间隔退化,鳃丝为双行的鳃条所支持。

通常有鳔,鳍条多分节,肠内无螺旋瓣。有些鱼有背肋和腹肋,耳石坚实。

一般为体外受精,无泄殖腔。现知全世界硬骨鱼类有420科、3800余属、18000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约有12000种。中国海洋硬骨鱼类有 197科、780属、1825种。

视频--- 海洋鱼类合集


參考來源

  1. 《南海鱼类志》,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