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淡墨留痕秋亦浓(曹文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淡墨留痕秋亦浓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淡墨留痕秋亦浓》中国当代作家曹文乾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淡墨留痕秋亦浓

家乡的秋是蓝色的,天空湛蓝如洗,蓝的如一面屏,蓝的仿佛能挤出水来,蓝的叫人舒服家乡的秋是黄色的,山野是黄色的,龙凤山染上了一层层橘黄,漫山遍野被厚厚的黄金甲覆盖着,散发着稻花醇香的酒味儿来。轻轻的踩上去,像踩着童年的梦,撒下了满地的快乐。

初秋的风是清凉的,像沉淀的人生,不再浮躁,在品味名利与得失后淡泊一切。秋天的流水是清澈的,像历经风雨的智者,收敛了年少的冲动与鲁莽,返璞归真。秋天是一幅醉美的画,写满了灿烂与金黄。她的殷实,她的芬芳,她的色彩,宛如一缕缕情丝,洒在我干涸的心田。

站在龙凤桥头,放眼望去,天空如洗一般清新,风抹残阳,龙凤山柏树叶镀上了一道道金边。虽说是秋天,但柏临河畔依稀可见渐黄的荷叶,荷枝摇曳,瑟缩着昨夜深秋梦蝉。这深秋的晨,我读懂的是淡然,或宁静,或漂逸,或明澈……面对漫山遍野的累累橘果,一笑一颦让我暗生情愫,酒城龙泉一景一物皆让我为之动情。

龙凤桥上缘紧挨关公坊这段的湖面,挨挨挤挤的铺满了荷叶,此刻,不禁让我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荷叶填满了湖面每一个缝隙,莲蓬已成熟,零星有几朵荷花点缀其中,风咋起荷花摇曳,似少女婆娑起舞。虽然秋风带走了荷花的清香与美丽,然而,它依旧风姿绰约,婀娜多姿,秋风徐来,碧波漾漾,荷叶伴着湖面好一幅秀美的风景。细瞧那荷柄,嫩绿的杆,披满了细细密密微黄的刺儿,修长的身姿略显纤细,别小瞧这荷柄,是她擎起了这满湖的伞。无边的荷叶,无际与绵延的新绿,呈现我的眼前的是如此唯美。

从龙凤桥上下来,挪步看湖水。与其说是湖,倒不如说是几个小池塘罢了。睿智的稻花香人,在柏临河中拦腰截流,纳千溪,汇万壑,在溪水中平地筑湖。俯瞰这湖水,波光潋滟,湖面小鸟依依,阳光融融。阳光透出一束束光线在湖面上劲歌曼舞,层层涟漪闪烁着龙凤山弯弯曲曲的背脊。

人工湖青葱翠绿的荷叶与碧波荡漾的湖水交相辉映,荷叶、绿水、莲蓬、廊桥、小船以及岸边垂钓游人,浑然一体,似一幅淡墨成韵的画卷。碧玉般的湖水,如一方无瑕的翡翠。两岸垂柳依依、青波漾漾,这个时候要是你带上知己,来湖中荡着小舟,在船上垂钓,你可以淋漓尽致地享受着阳光浴,体验这种悠闲与安逸。你还可以一饱眼福,看两岸风景,赏荷叶;采莲蓬、走湖中小亭、看小桥、流水、人家,别有一番情趣乐在其中……这人工湖,是一汪欢乐的湖,一泓希望的湖,也是白酒名镇龙泉一方温馨的生命湖!

我漫步湖堤,这是一条通往古镇蜿蜒的林荫小道。草的清香沁人心肺,几百米长的小道两边全是茂密的树林,树荫下的小道除了凉爽,还显得格外幽静。这里没有城市里的浮躁与喧嚣,只有湖水的静谧与安详。徐徐秋风深情地舔着大地,吻在脸上,带来丝丝凉意,吮吸着清晨的鲜,风轻云淡,享受这大美的田园生活。

小道两旁是一畦畦小花坛,坛中翠绿的小草、树木睁开惺忪的睡眼,许是刚洗过脸,还挂着露珠儿。岸边一缕缕垂柳开始梳妆了,她们随风扭着腰肢舞动纱裙,笑语晏晏向我问好。看到这般和谐如诗如画的景,我真想立马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共享这份宁静时光。

走着走着,倏地一阵阵“咿呀”、“ 咿呀”的声音,划破了寂静的树荫小天空,随风飘散,俶尔远逝。我定睛细瞧,原来是对岸的水车,经湖水的冲击转动时发出的吱吱声响。那声音可真好听,总是有规律地发出,我想要是给她谱上曲,那岂不是一首稻花香绝美的赞歌。

前面不远处古香古色的群居,便是龙泉古镇,一座宛如从遥远的时空里走来的古城。这是宜昌首个特色古街,是湖北稻花香集团耗资10多个亿倾力打造酒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其依照“三街、九坊、八十一铺”的格局,由38栋独具特色的仿古建筑集群组成,传统的古建筑民居、古桥、古街、古商铺群,无所不有。她也是全国首个体验式旅游胜地、人称“三峡不夜城”。集生态自然景观与工业景点为一体,吃、喝、住、行、游、购、娱和谐统一,已成为当今宜昌生态旅游新亮点。

今天的龙泉古镇,是所有人到了宜昌不得不来的地方。我家距离古镇不远,每天去来十分方便。我来到龙泉古镇颇负盛名的杜氏炕饼店,要了两个炕饼,一碟农家原生态豌豆瓣酱,我想亲自体验一下古镇的特色风味美食。这不,速度够快的,屁股刚落座,炕饼就呈上来啦!仅瞧这炕饼的着色,就让你食欲大增,表面金黄坚硬,饼内却酥软香甜,里面的馅儿是柔中带劲,越嚼越香。给我的感觉是,只要你吃了一次,绝没有不想再来吃二次的。豌豆瓣酱是地道的原生态老味道绿色产品,我不仅仅只是吃了,而且我也从中品出了孩童时的味道,其滋味可真不一般啊,明天我决定还来早餐。

青石板地面足音回旋,仿若穿越百年时空。包谷酒小作坊、水墨生香的字画店、民间九佬十八匠、诙谐的皮影戏、茶馆酒楼、戴着猪八戒面罩叫卖的小丑、古镇炕饼……古朴的民风,独特的乡音民俗,可口的美食佳肴,淡忘的农耕文化,在这里完美再现。脚踏这石板,心中总有太多乡愁的情怀从文字里跃出。眼前湖光山色,龙凤山山峦绵延,暮霭低低的颔首。碧水映古桥,廊下饮茶客,一片片景,一丝丝情,一幅幅画,我眼馋心亦醉。

红薯记忆

岁月无痕沧桑有迹,回首孩提时代的经历,如数家珍,总有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迹涌心头……

初秋的晚上,我独自在龙泉小街上散步,不经意间,烤红薯的地摊闪现眼帘,满街飘飞着红薯的香味来,让人很是贪婪。又到了吃红薯的季节,打开我记忆的闸门,时不时地蹦出一个个殷殷的红薯来……

我出生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岁,儿时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红薯。打我记事时起,红薯便成为我们乡下人餐桌上的主食,我对红薯情有独钟。

  记忆里每年到了十月底,红薯便成熟了,我们法官泉小村庄满山遍野都是殷殷的红薯。每到这个时候,生产队里就要安排劳力,把社员们分散到每块地里开挖红薯,大家一锄头一锄头地挖,红薯挖出来后,就要开始着手分红薯了。每一块土地因为土壤有肥沃与贫瘠之分,红薯的个儿大小也就不一样,所以每一块田里家家户户都分有红薯。生产队长、记工员按劳动工分的多少,对各家各户一一对照工分账本进行分红薯。在每一块地里都是过称称好了的红薯,每分好一堆儿红薯,生产队长就放一张字条,纸条上写有姓名及红薯的斤两。

分到的红薯如粮食般珍贵,倘若不及时挑回家,别人就会偷走。记得有一次,在我家后面的山岗上一块坡地里,分有几百斤红薯,我们奈何不着搬不了家。可是,天黑了依然不见父亲的踪影,母亲急的直跺脚,只好找我们作伴,拿着手电筒守候在寒冷漆黑的山岗上。

如果分到的红薯不多,我们就分批次地搬运回家。依稀记得小时候,我们从学校放学,书包还没放回家,就一溜烟地跑到公家的地里,眼睛像寻找珍珠一般,在挖过的红薯穴里来回寻觅,把埋在土里的红薯或者遗漏在地上的红薯用书包挎回家,给家里捡一些“粮食”回来。

孩提时代,我家包括奶奶老少八口人,家里十分贫穷,父亲在大队铁业社学手艺,母亲一年四季生病。那年头农村全靠拿工分分粮吃饭,因为我家没有劳力,忙活了一年,到年底仅分得两三百斤粮食,平日里阖家大小顿顿吃红薯。孩提时,我最爱贪玩,在外面玩饿了,跑进屋喊一声妈,母亲就会给我一个香喷喷的烧红薯。念中学的时候,生活条件更是艰苦,家里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母亲总是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把红薯蒸熟后,再用刀切成片片,最后放到太阳光下晒红薯片(那时候称之为“苕皮子”)。到学校后,课间的时候,饿了我就可以拿出来充充饥。我的学生时代差不多就是靠吃红薯度过的。

红薯有多种吃法,先在吊戈里把木筷纵横放着,放足水,再把洗净的红薯放入鼎锅内木筷上用水蒸,这就叫蒸红薯,我们小时候把这种吃法俗称蒸苕吃。还可以用火烤着吃,也就是把红薯埋进热灰里,待个10多分钟后,从热灰里刨出烧熟的红薯来吃,那个时候叫烧苕吃。把一个个红薯洗净后,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放进吊锅里沸煮,待红薯煮熟后,我们每人盛上一碗,那时叫做“红汤苕”,那年头,喝汤苕竟也觉得甜津津的。把红薯放到锅里与米同煮,叫做红薯饭,红薯饭可有味道了,尤其是红薯锅巴稀饭,那个香香的味儿可好好吃了。晒干了的红薯片,还可以用油“炸”着吃,香香甜甜的味道,吃了叫人还想的那种感觉。此外,还把红薯磨成面粉状,做成像柿子一样的红薯饼吃。

小时候,我最爱吃的还是红薯糖,那时叫做“苕糖”。母亲把红薯洗干净后,放到大锅里用柴火煮,煮熟的红薯连同水,用纱布或者蚊帐似的布袋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渣就用来喂猪,把滤下的红薯汁,再倒入大锅里用柴火慢慢熬,一直把里面的水变成水蒸气,锅里留下的这个黄黄黑黑的精华就是“苕糖”了。我们都迫不及待了,待到“苕糖”冷却后,我们每人用竹筷卷一坨,缠几圈,举在手里,悠哉,乐哉地慢慢享用……

曾有一次周末,我从大老远的土门念书归来。母亲见我饿得黄皮剐瘦怪可怜的,她面带愧疚地说:“孩子呀,家里实在没米了。”母亲拿了个葫芦瓢在左邻右舍转悠了一圈儿,空手而归。

那日晚上,母亲睡得极晚,待第二天早上吃饭时,我才见碗里盛的是喷香喷香的红薯米饭。原来,母亲昨晚到生产队找保管员,通过开“后门”借来25公斤谷子后,又连夜冲碾。我端起红薯米饭就像有千斤重,怎么也端不起碗来。

我总算享用了一顿用红薯煮的米饭,这次,我才吃出了这红薯饭的味儿来,也品尝到了那深远而崇高的母爱。

几十年沧桑转瞬即逝,殷殷的红薯记忆粹片如儿时的电影般,总时时在我脑海里再现。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用不着餐餐吃红薯,但我时常忆起心头那殷殷的红薯来。

一件棉袄

近日,天气转凉,我翻箱倒柜想找一件秋衣添上,来给身子保保暖,不经意间,一件棉袄跃然而出。看到它我立马想起了我儿时的旧棉袄,那是一件补丁连着补丁的棉袄。情随事迁,随着时间的慢慢逝去,过往的许多什物和故事已销声匿迹,唯有在记忆的长河里翻检回来。然而,那件旧棉袄确实让我无法释怀。

我的童年时代不堪回首,一年到尾极少有新衣穿,即便是逢年过节尚是如此。那个时代,哪怕你手中有钱,恐怕因为没有布票,也无法缝件新衣。那时的布票,是供城乡人民购买布匹或布制品的一种票证,是国家对布匹购销实行统一治理,保障布匹按计划供给所采取的一项基本措施。

布票的单位面额一般有:1寸、2寸、半尺、1尺、2尺、5尺、10尺等等。布票是那个时段商品短缺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是那个时代购物的凭证。老一辈人都知道上世纪中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口头禅。

大概是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穿衣服,都得事先买好布匹。购买布匹,必须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有钱,二是还得凭布票。那时候每人每年也只能领到几尺布票,一年到头全家大小八九口人恐怕仅能做一至两件衣服,一件衣服从家里的老大一直穿到老幺,甚至是老辈子穿了晚辈人又接着穿,破了就补,补了再穿,而且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做一件新衣。

当时我们国家贫困,商品短缺,物质生产匮乏,不能满足人民正常的日用需求,布匹发放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从人民公社或供销社买回来布匹后,你还得把裁缝师傅请进屋里来,用比家人平时稍好的生活来招待师傅,裁缝艺人给你量身高、肩宽,袖筒直径等,那时称之为 “量比子”。而后裁缝艺人量体裁衣,才能给你缝做新衣,一件新衣服从裁剪到缝制完毕大约需要半天的时间。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小时候穿的衣服大多是“捡旧”,要么就是别人送给你穿。能够得到一件新衣的确来之不易,想必要得瑟好久,那种自豪和幸福感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穿在身上自然也是如生命般十分爱惜。

有一年过年,我们三弟兄只能做一件棉袄,一件棉袄谁穿好呢?!最后决定,三弟兄轮流依次来穿。因为我是老大,老二比我胖,老三小,只能以我身体的大小粗细来量体裁衣定做棉袄。

新棉袄做起后,我们三兄弟每人轮流穿一天,我是老大先穿第一天,老三穿后我又继续接着穿,我每穿一天都是特别的兴奋与自豪,每次都是爱不释手,生怕把新衣服弄脏了弄破了。由于要等到3天才能轮到自己穿一次,当时感觉穿新衣的时间难得盼。记得有一次穿过一天后,晚上老二就要我把新棉袄脱给他穿,我说时间还没有到,明天早晨是交接的时间。为了多穿一会儿新衣,那天晚上,我就穿着新棉袄睡了一整夜。有时候,我怕弟弟拿走了新衣,我就把新棉袄抱在怀里睡它一整宵,有时候我还会把棉袄压在头下当枕头睡……

有一次,老三穿新棉袄,把新衣弄脏了,我和老二发现后,硬是不依不饶,从此不给老三穿新衣了。可是老三哪里肯干,他最小,父母疼爱有加,他就拿出了他的绝招——哭鼻子。父母知道后严厉地呵斥了我们。

老二有一天穿新衣到学校去,被他同学用铅笔划过一条痕迹,我与老幺看见后,也不让老二穿了,老二就把棉袄给藏起来了。我和老三找的好苦,一连了几天也没有找着新棉袄。我们告诉了父母,老二吃了一顿“棍子肉”(指挨打,用棍子抽打)后,才从苕坑里拿回他藏的衣服。我和老三看见快发霉的新棉衣,心疼地流出了眼泪……

这件棉衣我们也不知穿了多少天,多少年,破了母亲就用一小布块给补上,棉衣上已经穿出了大大小小的补丁。我们长大后,这件旧棉衣我们再也穿不进去了,后来两个妹妹又接着穿,谁也不知穿了多少年。

现在回想起这段辛酸的往事,心里真不知道是啥滋味。当今购衣服只要你有钱,你每天买一件新衣就可以,也没有谁指责你,不像过去那样还要凭布票限购。市场上的衣服商铺鳞次栉比,要是遇到节假日,家家商铺顾客几乎爆满,各色衣服令你眼花缭乱。挑衣服、试衣服、买衣服,试鞋、买帽的,街头店铺的人群如泄闸的洪水,门庭若市。他们从商铺里出来时,一个个都是拎着大包小袋的,一个个都是灿烂的笑脸。

流年似水,往事虽然不堪回首,却留给我一段段难以忘怀的情。这件旧衣是往事的见证者,棉衣里写有我多彩缤纷的童年,也带给我们儿时太多的快乐。[1]

作者简介

曹文乾,网名,一文钱,教师,宜昌市散文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