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淬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淬灭的英文词是Quenching,源于金属学中的淬火,原意是指快速冷却,用来防止低温相变、提高金属硬度等,还可以用于制备金属玻璃。在这里,淬灭表明在荧光过程中,光子产生的数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衰减或者消失。

中文名:淬灭

外文名:Quenching

来 源:金属学中的淬火

作 用:用于制备金属玻璃

分类

淬灭可分为化学淬灭、颜色淬灭(光淬灭)和相淬灭(自吸收)。[1]

化学淬灭是指溶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影响闪烁液把放射性粒子转变为光子

光淬灭是指有色物质影响了光电倍增管对光子的检测,它不影响放射性粒子和光子之间的能量转换。

相淬灭发生在非均相测量中,光子被样品本身和样品的附着物所吸收。

操作

碱金属氢化物、氨化物

氢化钠 一般为60%(油中保存),需要除油的话可以用正己烷洗涤,然后倾倒出正己烷(一定要避免倒干)。一般情况下不用清洗太多次处理,除非油影响反应(比如体系太粘稠,有油再加上有气泡产生的话,容易冲料。 后处理是如果量不大的话,可直接用水直接淬灭,量大的话,缓慢滴加水。将其悬浮在干燥的四氢呋喃中,搅拌下慢慢加乙醇异丙醇至不再放出氢气、澄清为止。

硼烷

反应完成后,一般用MeOH淬灭,先冰浴冷却下,一滴一滴滴加甲醇,特别是刚开始,要非常缓慢,可外加氮气吹气,也要注意通风和防护措施。 开始淬灭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可求急,他不像四氢铝锂氢化钠那样很快被淬灭,硼烷需要比较长的过程才能彻底。当加入过量的甲醇后,溶液可稍加升温,缓慢回流,如此30min-1h以上才基本淬灭干净 。[2]

氢化锂铝,粉末很细,戴口罩。使用过的称量纸和钢勺注意处理。

反应结束加溶剂后用甲醇破坏过量的四氢铝锂 后用稀盐酸洗涤 但是乳化 很多絮状固体用硅藻土都很难滤去 后用稀碳酸氢钠洗涤也是乳化

1.比较好的方法是低温下用水淬灭生成胶体状颗粒,过滤,然后再用溶剂洗涤几次,合并有机相,洗涤,干燥,浓缩即可。

2. 低温用水淬灭,然后加大量硫酸镁,形成小颗粒,再过滤就容易的多了。如果反应小可以试试。

3. 反应完毕后,计量加水,后加硫酸镁干燥,抽滤即可。4. 最好用NaOH溶液淬灭,然后过滤脱溶。

假设反应的LiAlH4用量为1 g。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10 ~ 0 ℃,搅拌下, 缓慢滴加1 mL的水淬灭反应。完毕,再缓慢滴加1 mL 的1 0%NaOH溶液。滤除产生的固体,用反应溶剂洗涤数次,滤液减压浓缩即得产品。必要时,固体可用乙醇或甲醇浸泡洗涤,浓缩回收更多的产品(此时多半含无机盐)。一般固体悬浮于反应溶剂中,非常容易过滤。有时在加水过程中,反应物较为粘稠,可适当加入一些反应溶剂稀释。 注意:加水时反应较剧烈,大量放热且有气体产生,一定要缓慢滴加。水和NaOH的次序不要加反,否则可能会加重对产物的吸附而影响产率。

硼氢化钠与硼氢化钾

对酸不稳定,产生硼烷。量大时淬灭反应要非常小心,冰浴下慢慢滴加饱和氯化铵溶液(稀盐酸)淬灭。用甲醇溶解后,以水充分稀释,再加酸并放置。此时有剧毒易自燃易灼伤皮肤的硼烷产生,故所有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其废液用碱中和后倒入落地通风柜内相应的废液桶。硼烷极易自燃,要备好CO2灭火器。 [3]

酰氯、酸酐、三氯氧磷

还包括:五氯化磷氯化亚砜硫酰氯五氧化二磷AlCl3,PCl3, PCl5,BBr3

在搅拌下加到大量冰水中(不能加反),确认反应后再用碱中和,对于不立即与冰水反应的三氯氧磷,可慢慢倒入常温水中,确认反应完了,再继续加,不时加冰冷却,最后在冷却下用碱中和。处理时只能慢慢将其加入到水(碱液中),绝对不能将水加入到以上化合物中。

硫酸二甲酯

在搅拌下,滴加到稀NaOH或氨水中,中和后倒入落地通风柜内相应的废液桶。加碱水解成甲醇和硫酸,毒性大大减低了。

有机锂化物

包括:n-BuLi,s-BuLi, t-BuLi, MeLi

慢慢倒入加有少量干冰的四氢呋喃中,慢慢加入过量一倍摩尔乙醇,然后加水稀释,最后加稀HCl至溶液变清,倒入落地通风柜内相应的废液桶。

视频

New! Vectorlabs新品防荧光淬灭封片剂

就是这个黄色东西,不能淬灭,不能后处理,不能过柱,怕酸怕碱,

参考文献

  1. [汪志聪 , 董静 , 李敦海.蓝藻类囊体膜色素蛋白的构象变化可引起快速的非光化学淬灭:《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2 (8) :668-676]
  2. [张一平 , 廖世健 , 徐筠 , 王美君 , 樊明兵.无氧条件下TiO2薄膜界面光催化反应的XPS研究:《化学学报》,1991 , 49 (4) :329-334]
  3. [冯乙巳 , 张博 , 杨春燕 , 许华建.硼氢化钠还原9-亚芴基丙二腈的反应机理研究:《有机化学》,2011 , 31 (7) :1095-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