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天文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淮南子·天文訓 |
《淮南子·天文訓》是西漢初年由淮南王劉安及門客李尚、蘇飛、伍被等共同編著。此書撰著於景帝一朝的後期,而於漢武帝劉徹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進獻於朝廷。
簡介
天地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①,故曰太昭②。道始於虛霩③,虛霩生宇宙④,宇宙生氣。氣有涯垠⑤,清陽者薄靡⑥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⑦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日月之淫為精者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塵埃。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評價
在還沒有天地的時候,宇宙一片混混沌沌的狀態,沒有一定的形體也沒有一定的景象,因此叫做太昭。清虛空廓是道原始的狀態,清虛空廓後來又生成宇宙,宇宙生出元氣。這種元氣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其中清明部分往上升騰就形成天,重濁部分凝結下沉就形成地。清明部分的氣容易匯聚到一起,重濁部分的氣很難融合在一起,所以最先形成的是天,地是後來才形成的。天和地的精氣相融合在一起,於是孕育出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精華融合在一起孕育了春秋冬夏四季,四季的精氣消散之後產生萬物。陽氣積聚在一起,其中的熱氣便產生了火,太陽於是就由火氣的精華部分產生;陰氣積聚在一起,其中的寒氣便形成了水,月亮正是由水汽的精華部分產生的。太陽、月亮的精華之氣散逸出去,於是星辰便產生了。日月星辰懸掛於天空之上,水潦塵埃存在於大地上。以前共工和顓頊爭奪天下的帝位,共工盛怒之下頭撞不周山,把擎天的柱子撞斷了,系地的繩子也被扯斷了。天傾斜於西北方,所以日月星辰也都倒向西北方向了;地陷塌偏東南方,所以水流塵土都向東南方向奔流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