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清清文澜向北流(唐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清文澜向北流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清清文澜向北流》中国当代作家唐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清清文澜向北流

带着山野百花的芬芳,带着岸边橡胶乳汁的乳香,带着山坡甘蔗的甘甜,清悠悠的文澜江水流过山岗,流过坡地,流过田洋,一路欢歌向北部湾流去;带着祖祖辈辈临高人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传说,带着两岸顽强的临高人与强敌英勇博斗的故事,带着两岸嘹亮婉转的木偶戏“啊啰哈”唱腔的韵味,清悠悠的文澜江水从往昔的峥嵘岁月流到欣欣向荣国泰民安的今天。

文澜江不长,长度不到一百公里。它从相邻的儋州市的马鞍山发源,从临高大地的正中穿过,从南到北,把临高县分成东西两部分。

文澜江是临高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用甘甜乳汁哺育着两岸的临高儿女。文澜江是临高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着临高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艰苦历程和不屈精神,它见证着临高这片土地从荒凉走向繁荣昌盛的过程。让我们由南向北,顺着蜿蜒曲折的文澜江,细细地感受河岸边英雄的土地上不散的英雄气息,细细地欣赏它两岸欣欣向荣的新貌,细细地品味它身边曾经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

在文澜江上游东岸,离河不远的和舍镇的海岸岭边,曾经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一九四九年初,我琼崖纵队在海岸岭伏击国民党军,琼崖纵队战士们英勇顽强,敢打敢拼,把千几百敌人全部消灭,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为了纪念海岸岭战斗英勇牺牲的战士,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在和舍墟上修建一座纪念碑,永远纪念为革命献身的革命先烈,永远弘扬革命先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距离海岸岭不远的文澜上游西岸,有一块丘陵连绵的地方,叫做木排地区(现属儋州市管辖)。抗日战争时期,木排地区是一块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人称海南西部的“小延安”,当时的临儋抗日政府和琼崖纵队部队在此驻扎,抗日政府领导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博斗,琼崖纵队从此地出发,攻打海南西部重镇那大镇,多次神出鬼没地伏击日伪军,木排抗日根据地让日伪军胆战心惊,在海南抗日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木排地区旁边的文澜江边一个叫做尧龙的地方,一条大坝把文澜江拦腰截住,形成了一座烟波浩渺的水库,名叫尧龙水库。上世纪的1957年,几万临高儿女雄赳赳气昂昂,从全县各地汇集到荒坡野岭的尧龙地区,用锄头挖,用畚箕挑,硬是用手挖肩挑筑起了一座高29米长1160米的拦水大坝,形成了一座容量较大的水库,灌溉周边十个乡镇的农田,英勇顽强的临高儿女在此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改造大自然的颂歌。如今的尧龙水库湖光山色,景色优美,成了一处游览胜地,周边的荒坡野岭变成了橡胶树果树遍山坡的新天地。这一切都是尧龙水库管理所所长刘汉勇带领全所干部职工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刘汉勇也因为出色的工作于1995年被评为临高县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当时,我正从事新闻工作,我为刘汉勇撰写全国劳模申报材料,我将尧龙水库新貌和刘汉勇带领大家改天换地的感人事迹见诸各种新闻媒体,为弘扬先进 出了一份力。

文澜江继续向北流,从尧龙水库流出十来公里,眼前的河两边是一片片开阔的田地,西边是南宝镇的南宝田洋,东边是加来镇的加来田洋。春夏之交,平展展的田洋上,稻浪起伏,稻谷飘香,一派丰收景象;冬春时节,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初冬到来,一片片碧绿的瓜菜铺满田野,冬末春初,收获瓜菜,一片繁忙。南宝和加来成了临高县最重要的冬季瓜菜基地,尤其是加来镇,这里的人们利用地利条件(海榆西线从加来经过),政府把加来镇建成了临高县最大的冬季瓜菜聚散地。春节前后,高潮迭起,瓜菜商纷至沓来,瓜菜堆积如山,瓜菜车辆络绎不绝,好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地老百姓得益于冬季瓜菜带来的效益,一个个摸着日渐鼓起的腰包,脸上现出越来越灿烂的笑容。

文澜江向北流过了小小的抱美水库,又流过了波莲水坝,就进入了临高两个最大的田洋——城东洋和美珠洋。这两个大田洋在文澜江一东一西,东边的城东洋一万多亩良田,西边的美珠洋良田上万亩。得益于抱美水库和波莲水坝的清清河水,两个大田洋历来是临高的两个大粮仓。

宽大的美珠洋,墟镇和村庄大多数排列在洋田的边上,四周的村镇围着一个大大圆圆的田洋,我的家乡座落在美珠洋南边上,从小到大,我目睹着大田洋年年呈现出来的优美景象,今日田洋风光尤甚:春天,春风吹绿了田洋,碧绿的秧苗随着春风,荡漾着绿色的波浪,在人们的辛勤呵护下,夏季到来时,田洋翻动金黄的稻浪。当人们在小暑大暑时节把又一茬秧苗插下刚回过神来不久,转眼间,晚秋到来,偌大的田洋上,收割机往来穿梭,四处欢唱,人们的脸上又一次荡漾起年丰人欢的笑容。

美珠洋靠着文澜江,江边聚集着近十个村庄,这一带地势低平,台风到来就暴雨成灾,那里首当其冲成为县里抗洪救灾的主战场。1996年9月,罕见的台风袭击临高,天空像漏了洞似的倾泄雨水,那些村庄很快被淹没了。县委县政府关心群众疾苦,领导分头下各灾区指导抗洪。作为记者,我跟着县委许书记在那片重灾区,度过了一天一夜。至今, 当年夜宿洪水的情景还时不时在我脑海显现。

江东边的城东洋,顾名思义就是县城东边的田洋,田洋边上地势较高处是县城。这块宝地,古称莫村,想当年,县令谢渥慧眼识宝地,于宋高宗绍兴壬子年(公元1132年)把县治从北部湾边偏僻的临机村迁到莫村(现称临城镇)。谢渥爱民如子,治理有方,临高快速发展,一时间,临高境内,四处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人丁繁衍生息,他成为临高历史上最受人拥戴的县令。屈指数来,至今已千年有余。

城东洋依托县城,一马平川,土地肥沃,田洋上,村庄众多,人口密集,是临高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农闲时节,临高人偶戏(木偶戏)在各村庄到处演出,一时间,锣鼓阵阵,唢呐声声,“啊啰哈”腔调四处飞扬。人偶戏(木偶戏)是临高人的最爱,千百年来,一直是临高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所以,岂止是城东洋上的村庄呢?文澜江两岸,到处都呈现出临高人偶戏(木偶戏)演出的热闹景象。

城东洋靠着文澜江,台风时节,易发洪灾。2016年9月,全县又发生了比1996年更严重的五十年一遇的洪灾,县委县政府带领人民奋起抗洪救灾。抗洪救灾中,一位武警战士舍身救落水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悲壮故事激荡人心,天地为之悲戚。我一时激情涌动,提笔写下长诗《抗洪之歌》发在刊物上,再现抗洪救灾的悲壮过程,深切缅怀舍身救人的英雄烈士。

文澜江流到临城(县城),成为最美河段。临城镇是临高最大的市镇,作为土生土长的临高人,我从小到大,真真切切地见证了临城由破烂小墟镇发展成现代化美丽城市的全过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城里土路纵横,晴天满城灰尘,雨天遍地泥水,最高的建筑物是河边的临高旅店,楼高四层。当时,每个学期开学,我们村里的一帮孩子在学校报名注册后,一定要结伴步行八九公里到县城游玩一番。游玩的重要内容是登上临高旅店,登高望远看风景,一解乡下孩子上楼之奢望。

看如今,全城到处是高楼大厦,二十五层的高楼比比皆是,数一遍,脖子要仰痛两回。一个个满是高楼大厦的商品住宅区展示着小县城的现代化气息;一条条街道纵横交错,两旁绿树成荫,店铺连片,高楼林立,一尘不染的大街和往昔满是污泥浊水的土路,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文澜江两岸,幢幢新潮高楼尽显时尚风情,入夜,华灯璀璨,霓虹灯闪烁,江水缓缓流淌,灯光倒映水中,水上水下,流光溢彩;一座座大桥更显临城现代化气派,已从过去一座建于元朝的小石桥(旧称九眼桥,现已拆除),变成了如今的六座现代化大桥;文澜江边的文化古迹更是显示出临城作为临高县文化中心深厚的文化底蕴。茉莉轩(已毁,尚余石碑),临高最早的官学,“被贬海南五公”之一的胡铨曾在那里讲学。

位于古老九眼桥北面的文澜塔,尽管有毁誉相反说法,却也是临城一大文化景观。临高师范学校(现已合并到琼台师院)是临高人引为自豪的存在,这所座落在文澜江畔的书香胜地,从成立到合并,历经百余年历史。想当年,临高有识之士为了振兴临高教育,东奔西走,振臂高呼,赢得上级官方重视,建起临高农村简易师范学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我有幸考上临高师范学校。当时,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心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实现中华民族崛起而日夜苦读。多少年来,临高师范学校培养了几万师资,走出校门的临师学生在各个岗位上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母校争了光。

文澜江西岸,历经上千年的临高文庙面江巍然耸立,这斗拱飞檐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的文庙是临高人神圣的精神高地,亦是临高古八景之一“东桥春涨”,是琼岛规模最大的孔庙之一。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向孔夫子顶礼膜拜,现在,临高文庙(临高学宫)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城文澜江岸还留下了中国文化名人田汉的足迹和墨迹,1962年5月,田汉到临高考察文化,在江边的临高县木偶剧团驻地,感受着椰子树的挺拔气质,面对着清悠悠的江水,耳听着木偶戏“啊啰哈”悦耳腔调,他情不自禁,挥笔写下了动人诗篇:“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

离开县城,文澜江往北往下游流到临高古八景之一的百仞滩景区。“百仞滩声”是临高古八景之一。因滩头河床乱石累累,散布水中,故又称为“老人头滩”。由于流水冲击,看上去石头似在转动,有如群凫戏水,有的像老翁对弈,有的状如垂钓的渔翁,有的宛如扬蹄欲奔的骏马,有的形同钟磐,因水流作用,不断发出“咣当咣当”的响声。此处河床弯曲,坡度陡降,有九级滩石阻挡,水势异常湍急,形成连泻而下的九层瀑布,有如银河落九天,洪水时节,水声震天,吼声如雷,响彻十里八里之外,遂得名“百仞滩声”。

“百仞滩声”美景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触景生情吟诗作对,很多诗作镌刻于滩头岸边大石头上,留下了琳琅满目的摩崖石刻,如清朝邑人拔贡陈公贤题诗:“百仞滩头结伴游,烟波无际望中收。岩悬万丈波涛急,水逐重洋日夜流。樵牧成群频唱和,酒诗随处任勾留。此间风景今犹昔,争奈江河下不休。”明清岭南四大爱国诗人之一的临高举人王佐亦有多首《百仞滩诗》,其中一首写道:“策马东门道,寻芳百仞滩。自翻波底石,青点海中峦。对局临江水,急杯下急湍。公余此乘兴,随意倚岩看。”1962年5月下旬,中国文化名人田汉到临高考察文化,游览百仞滩时,诗兴大发,即时赋诗一首:“百仞滩头一驻鞭,层岩飞瀑万雷喧。文江过此波澜阔,电站将来坝堰坚。漳里愁村成往事,移山填海看今天。他时两岸芳林满,秋榭高吟出水莲。”“潇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时代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旅游大发展的今天,百仞滩景观更是遐迩闻名,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游览,感受慑人心魄的百仞滩声,品赏往昔文人骚客的优美诗篇。

江水奔下百仞滩,脚步放缓,出海口渐近,江水慢悠悠地流淌。临近海边,江岸上耸立着一片片商业往宅楼盘,高楼参差错落,休闲度假设施和高楼大厦相辉映,遮天蔽日的木麻黄海防林给一片片楼盘围成绿色的屏障,海岸细腻洁白的沙滩,犹如青春少女的迷人胴体,给周边增添一抹亮丽色彩,休闲度假的人们三三两两走动,一片闲适景象。宽阔的江面上,一座崭新的大桥横跨两岸,上面通过的是海南沿海旅游公路。桥上,一辆辆载着游客的车,慢悠悠地在海边旅游公路上行驶着,也许是车上的游客在慢慢行驶的车上,从车窗往外欣赏着优美的海景,时而,车停下了,人们走出车外,涌向海边,去领略大海的风光。

沿海旅游公路在向前延伸,这一段是海南沿海旅游公路最美路段之一。从文澜江出海口向西走出不远,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临高角。临高角也是临高“古八景”之一,称为“南海秋涛”。那里是海南解放主要的渡海登陆点,现在已建成海南有名的红色景区,称为解放公园

走进公园,一座电脑操控声情并茂真实再现七十多年前渡海大军登陆解放海南战斗情景的纪念馆,走进纪念馆,人们仿佛置身于七十多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前面的海边岬角上,一座高大的解放海南纪念塑像巍然耸立,塑像上,琼崖纵队战士和渡海大军战士精神抖擞,欢呼胜利。看着塑像,我们的思绪会被带回炮火连天千帆竞发的渡海战役,让我们再一次回想起木船打军舰的战争奇观,我们会为英勇献身的先烈感到肃然起敬。

公园里,当年的战壕保存完好,世界百座百年文物灯塔之一的临高灯塔高高耸立,瞭望着北部湾,让人惊叹。东边的泳场,海底平缓,沙滩洁白,游泳安全。热天里,长长的海边,游泳的人们纷至沓来,岸上,海里,人如潮涌,好一个遐迩闻名的游泳胜地。

……

清清文澜江日夜向北流,融入浩瀚无垠的北部湾,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临高人像文澜江水一样,不断融入日新月异的精彩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4.6.15 [1]

作者简介

唐凯,海南临高人,先后从事中学老师、新闻记者、文化工作,爱好文学,热爱写作,曾在海南日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新闻作品二百多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