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晴方好(烏龍川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湖水晴方好》是中國當代作家烏龍川人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湖水晴方好
人間四月天,草長鶯飛時。挨過一兩日寒氣陰雨,等得艷陽和煦的空閒,輕輕緩緩地走過寬敞的街衢、林立的樓宇,早被親切可人的錦繡繁花、綠樹青草感佩了一千年。天藍得出奇,似乎才淘洗過的一塵不染里,更加清新甘飴的氣氛、黃金舒適的溫度,偏偏就超越了置身南國且過濾了浮躁的那樣一種心安和恬淡。
遠遠凝望,東山綿延北去,猶如一條鬱鬱蒼蒼的飛龍,引關川河流滔滔而往;安家山巍巍收攏,宛然一位雄峻健碩的漢子,遮擋了凜冽寒氣的從心所欲。堪堪就在這樣一處暖洋洋、展拓拓的地方,就在這樣一個曾經金戈鐵馬的古戰場,人力而為了一泓清澈、明麗的水域,就像一面龐碩晶瑩、綺彩耀眼、太平安詳的大鏡子,和涓涓洮水和滿山四野的草樹山花,成為潤育故鄉泥土田禾、興意人生的一道風景源泉。
誰能承想?竟然在昔日的旱塬黃土、在世人眼目的苦瘠之地,轟轟烈烈地湧現了如此壯觀的一汪湖水,雖然比不上人們相望西子之煌煌名氣,但是,也可謂玲瓏剔透、楚楚動情的小家碧玉哦。她的坐落和顯現恰恰是一個進步時代的合拍與獲益,是一個貧困地域的崛起與上進;更是四方人流觀光自然生態絡繹不絕的好地方,也是每一位普通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咀嚼着定西湖——一幀親熱而酸澀、別樣而磁石一般的深情滋味,全然就切近了公允了放心了幾多遍。穿越過碧綠叢叢、鳥語花香的小徑、棧橋,定然為高低俯仰、參差錯落的景致所迷戀、所心儀、所折服,一股敬畏自然的強大力度油然而生。佇立拱橋,那潔白的水流飛跨假山石岸,銀練濤濤、聲浪喧譁,潺潺東流,頓時,一種清涼、一種靈秀、一種造化撲面而來,直滲入血肉肺腑,教人通透爽朗、教人心曠神怡、叫人超凡脫俗。
沿着紅艷艷的塑膠運動道散散漫漫,總因了給予紅撲撲的碧桃、粉白白的海棠、黃呵呵的連翹拍一張影兒呢;還有白的、紫的濃重飄逸的丁香,簡直就是太過於奢侈的天地精華;還有風寒西北綠得最早的依依垂柳,她始終是痴戀了故土,永遠也解不開心結的主導者。
還有那麼多的青翠、妍麗、旖旎,盡心盡意地簇擁了、守護了、懷抱了一片波光瀲灩、一片詩情畫意、一片秀美靈性。堅勁挺拔的翠綠的薇草,拴不住魚翔遨遊、拴不住蛙聲鼓鼓,拴不住生機盎然、拴不住萬類勃發。舞蹈着的野鴨啊,追逐嬉戲,一會兒潛底尋覓,一會兒犁開一道道銀亮的水浪,不亦樂乎;翩躚着啁啾着的燕子吆,就是一隻只黑色的閃電,倏忽掠過湛藍的粼粼水面,驀然插過我的肩頭,仿佛要把生命的欣喜、日月的歡歌一股腦兒傾訴出來嗎?
中山壘
關川河西岸、生態園東邊,有一處頗為奇特古典的梯形構建,正好把道路居中分開,自然而然留出了兩塊小小的空地。南面的駟馬拉車,威武強勢、雄姿勁健,仿佛能一下子將紛亂的思緒帶向了鐵馬冰河入夢來的烽煙戰火,亦更容易記憶起在這一片黃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一場朝代更迭的戰事。拾級而上,好像要與四周的草樹繁花、樓宇掩映一樣齊列了;佇立在高高的女兒牆包圍着的空曠平台,遙望一段歷史、瞻仰一位人物,內心滋味雜呈,無不為之感慨唏噓。
北邊中山壘的石碑勒刻了過去的故事,也記載了明將徐達作為中山王平西征程的艱難創業和卓越才華,尤其是又一次改寫王朝、鐫刻史實的一次重大事件,既是故土旱塬牢牢實實的銘錄和烙印,也是滄桑凝重的貧瘠生活里不可忘卻的濃墨重彩。
好多年前,就見到過矗立在莊稼田禾地上的福台墩,不是很規則,完全是懸差差的皚崖黃土,上面平坦如砥,應該還種植着苜蓿呢。後來通過一些資料,總算比較明晰了其中的些許原委:這正是明洪武三年徐達與擴廓帖木兒對陣時明軍所築戰壘。此壘「高三丈,闊六丈,廣八丈」(見王黼堂《定西縣誌採訪錄》)。當地百姓免受戰亂顛簸流離之苦,蒙其賜福,因呼為福台。抑或,這也就是一個村名的來由吧。
我理解,這是一場相當大的戰役,從沈兒峪(山谷為峪,沈兒是藏語魔怪之地,沈兒峪即魔峪。今稱大鹼溝,溝東西走向,長40華里。)開始,首先取得了一次空前重大的勝利,一舉扭轉了戰局的主動性,然後一路追逐過平西城、攆上了車道硯(嶺),等跨越黃河的時候,元軍已經所剩無幾,也就很正常地宣告了一個皇皇帝國的徹底覆滅。
如今乘着新城開發的時潮,為了更好地熔融於這一方簇新的繁榮氣象,設若恁般寬闊的道路、娟然的水流,挺拔的樓群、秀美的花木,也保護和留存了往昔轟轟烈烈的一頁,如是更加合拍了一個地域的文化氛圍和許許多多的心意感受。
面對新的壘台和舊的情事,不禁浮想聯翩,感覺既不能丟棄前塵過往忙忙亂亂的歲月歷程,又能夠讀懂新時期新時代日益飛快的進步,同時,要更透徹地感悟一個個世事安定、時時如意的祥和幸福日子,要更切近地珍愛、珍惜身邊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事,猶如古往今來的星月辰輝,維有每一天希望升起燦爛輝煌的太陽,才會是人間最平順、最和善、最純粹的時光。[1]
作者簡介
烏龍川人,本名:張文彩,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中華路中學高級教師,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安定區作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