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湘乡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湘乡市,隶属于湖南省湘潭市,居湘中偏东,东临韶山市湘潭县,南接双峰县,西与娄底市毗邻,北界宁乡市,总面积1967平方千米,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5%。

湘乡是湘军的策源地。“自古无湘不成军,天下湘军出湘乡”。湘乡曾“以百里之地荟萃群才,以一军之威维系全局”,“以一县之兵,征伐十八省”,历经半个多世纪,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山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发现战国以来的古墓葬5000多座及大量文物。文庙、伏虎井、褚公祠、观音阁、状元塔、宋窑遗址等20多处古迹保存完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毛泽东主席母校——东山书院,陈赓、谭政大将故居,杨尚昆题词的黄公略故居,江泽民、李鹏题词的黄公略铜像。

2019年,湘乡市下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 ,常住人口81.21万人。2019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3亿元,同比增长7.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9233元,同比增长8.4%。

历史沿革

西汉建平四年(前3年年),皇帝刘欣封长沙王子刘昌为湘乡侯,此为湘乡建置之始。

东汉建武初年,在原湘乡侯领地置湘乡县,属荆州零陵郡。

三国时属衡阳郡。

南朝宋永初三年(442年)并连道入湘乡县。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将湘乡、湘西、衡山三县合并为衡山县,属潭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改潭州总管府为长沙郡。湘乡地属长沙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衡山县复置湘乡县。

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湘乡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湘乡州复降为县。

清代,湘乡县属长沙府。

1953年11月,湘乡改属邵阳专区。

1965年7月,改属湘潭专区。

1983年2月,撤销湘潭地区,湘乡县改由湘潭市管辖。

1986年9月12日,国务院批准改湘乡县为湘乡市。

1987年3月6日,湘乡市正式成立。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湘乡市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行政区划

2012年5月10日,正式将湘乡市9个行政村成建制划归韶山市管辖。将湘乡市龙洞镇石塘、花桥、谷阳、韶东、韶西、新湖、城前7个村(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9627人)成建制划归韶山市韶山乡管辖;将湘乡市金石镇团田、舒塘2个村(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3307人)成建制划归韶山市杨林乡管辖。调整后,湘乡市建制村数量相应核减9个。 截至2019年,湘乡市下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湘乡市人民政府驻望春门街道。

地理环境

湘乡市居湘中偏东,东临韶山市和湘潭县,南接双峰县,西与娄底市毗邻,北界宁乡市。1996—1998年,根据国务院《行政区域争议处理条例》规定,湘乡分别与娄底、双峰、韶山、宁乡、湘潭县(市)勘定边界为547.33千米。介于东经111°59′40″—112°38′55″,北纬27°29′2″—28°3′45″之间。东西最长平距65.4千米,南北64.8千米。全市总面积1967平方千米 ,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95%。

湘乡市境地属华南湘赣丘陵区,处于湘中丘冈向湘江河谷的过渡带,为雪峰山东北余脉和越城岭北端余脉所夹峙。西、南部较高峻,东、北部较平缓。最高点为褒忠山的三尖峰,海拔807米;最低处于涟水出境处东郊乡文佳滩附近,海拔41米。地势比降从西向东为19‰。

湘乡市主要水系为涟水汇入的一级支流有13条。涟水最大年径流量为61.43亿立方米,最少年径流量16.80亿立方米。

湘乡市境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无霜期长,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作物生长期长。

湘乡市植物种类繁多,分属300多科(目),600多属,10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杉、樟等20多种。有利用价值和已被利用的野生植物有600多种。

1998年,湘乡市进行野生动物资源普查,全市有陆生野生动物15目,78科,110种,属省二级保护的有穿山甲、水獭、果子狸等9种;属省三级保护的有白鹭、灰燕、喜鹊、猫头鹰等37种,另引进繁殖动物有梅花鹿、牛蛙等。

湘乡市已勘明优质矿藏32种,矿产地169处 。“棋梓灰岩”、含锌天然矿泉水、白云石、矽石、石膏、滑石、铁、锰等质优量多。

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湘剧早期主要流行于“长沙府十二属”(即长沙、善化、湘阴、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及江西与湖南毗邻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县。当时民间习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或“湘潭班子”。

“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九年(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因它是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的,故一度称为“长沙湘剧”。湘剧有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南北路及一些杂曲小调)四大声腔、现有传统剧目682个,其中弹腔剧目有500个以上,高腔剧目近百个。

民俗风情:湘乡每到赛龙舟的时候常常出现街空巷净的局面。涟水两岸有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多以宗族社团为单位组织船队,船首扎龙头,也有扎公鸡、鲤鱼及兽头的。民国年代的赛期间是:初一谷水,初二溪口,初三羊古、初四薛家渡和潭市,初五杏子铺和县城(有段时间县城因涨端午水之故,议定改在六月初六)。

风景名胜

湘乡东山书院

湘乡东山书院是毛泽东走出韶山,求学励志、成长报国的第一站。东山书院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原湘军将领、新疆巡抚刘锦棠及湘乡县举人许时遂、黄光福等人倡修,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建成,规模为正厅三进,东西各五斋,合计60余间。书院门额“东山书院”四字,系清代榜眼、大书法家黄自元所书。书院建筑具有典型的湖湘书院文化特色,在布局上体现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采取中轴对称、多重院落、前后连串、层层深入的空间组合,给人以幽深宁静的感觉。在装璜上不求华丽,青砖青瓦,没有堆砌的装饰和虚造的声势,呈现出端庄、朴实、宁静、典雅的特色。书院建iaoti筑同时融入了地方祠庙建筑特点和西式建筑风格,如围以围墙,环以便河,饰以照壁,架以石桥,配以过亭,设以天井,无不体现出传统建筑的作法。出入书院的两座大门,亦依文王八卦卦位建在“干、坤”二卦的位置上,喻意从东山书院走出的学生,都将大有作为、响震乾坤。[1]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湘潭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涟水之滨的湘乡城南经济开发区,与市区隔河相望,总面积370平方公里。这里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山体秀美,形如仪凤翔空,昔人美曰“东台起凤”,故名凤凰山,是湘乡八景之首。,领袖读书台是毛泽东少年求学东山书院时,与同学们指点江山,激场文字之地。将军坨留下了新中国名将陈赓、谭政、黄公略的足迹。文塔、凤凰寺、八角亭、白云观、景行亭等人文景观,为森林旅游增添了亮丽风景线。龙凤山庄、娱乐小村、儿童娱乐场为渡假、休闲提供了温馨场所。东台山侧,有仙人井、晒药石、天书石,皆以仙迹而名。山中旧有凤凰寺,乃释迥所建,另唐道士曾于山麓修有仙林观,内有二仙女像。山上森林茂密,万木葱郁,绿荫护夏,红叶迎秋,花香四季,百鸟争鸣,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这里的天然矿泉水,水味甘冽,香如椒兰,堪称东方神水。人文古迹,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原有的文塔、八角亭、凤凰寺有千余年历史;唐代恒氏二女练丹求仙的晒药石、洗药井,旁侧的天书石独具神韵;紫树玄台,风景别致;领袖台、将军坨挺拔秀丽,气势雄伟;引凤桥、门楼群,古色古香,构造绝妙,独一无二;凤凰山庄集楼阁亭榭、碑林书画、奇花异草、山珍野味于一体,引人入胜,耳目一新。[2]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