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湘阴县隶属于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历史源远流长。据近年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
湘阴位于湖南省北部,居湘资两水尾闾、南洞庭湖滨,县域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湘阴位于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年平均气温为17℃。
湘阴县是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湖示范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试点县、湖南省最具投资吸引力县,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和加工基地、区域性港口物流基地和休闲旅游服务基地。[1]
建制沿革
湘阴历史源远流长。据近年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开拓。至夏代,为三苗部落所居。周代,成王分封诸侯,湘阴地属楚国。文王徙罗子国遗民至湘水之南,县境为罗子国地。秦始皇废封、行郡县,改罗子国为罗县,隶长沙郡。西汉高祖刘邦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吴改长沙为国,东汉建武七年复长沙郡。或国或郡,罗国均为其属地。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徇定荆州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罗县属刘。刘备、孙权以湘水为界分治荆州后,罗县归孙,仍隶长沙郡。至晋代隶属未变。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湘州刺史王僧虔为安置巴峡流民,上表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部分地置一新县,名湘阴,属长沙内史,县治设琴棋望(今县芦苇场鲇鱼洲中部)。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县治迁黄花城(今城西镇黄花岭)。
隋开皇九年(589年)省湘阴入岳阳县,县治迁长乐(今汨罗市长乐镇)。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县治又迁至春秋罗子国都城、秦代的罗县县治古罗城(今屈原行政区马头槽)。唐武德八年(625年),并罗县入湘阴。此时县域广阔,地辖今湘阴、汨罗、平江三县(市)。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因地域太广,难于治理,遂析湘阴县东部地置昌江县(今平江县),同属岳州。同年湘阴县治迁城江城(汨罗市川山坪镇常公村)。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县治再迁白茅城(今汨罗市川山坪镇石桥村)。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湘阴改属潭州(今长沙市)。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县治迁湘江之畔的瓦碎潭,即现在的县城(文星镇)。元成宗元贞年间升湘阴为州,属潭州路,文宗时又改属天临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长沙府。
清朝仍属长沙府。民国初年直属湖南省。民国26年(1937年)底,湖南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年(1940年)设行政督察区,湘阴均属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湘阴属长沙专署,1952年属湘潭专署,1964年属岳阳专署。1966年,划出湘阴县东部5个区建汨罗县(后改市)。1986年,属地改市后的岳阳市。
行政区划
1995年,全县辖12个镇、20个乡:文星镇、白马镇、东塘镇、洞庭围镇、界头铺镇、临资镇、南湖洲镇、铁角嘴镇、袁家铺镇、新泉寺镇、樟树镇、濠河口镇、三塘乡、长康乡、车马乡、凤南乡、六塘乡、白泥湖乡、东港乡、古塘乡、石塘乡、玉华乡、关公潭乡、西林乡、青潭乡、杨林寨乡、茶湖潭乡、柳潭乡、南阳乡、湘临乡、躲风亭乡、静河乡。
1996年,撤销南阳乡,设立南阳镇。
2001年,长康乡、三塘乡撤乡建镇。
2005年1月13日,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撤销湘阴县濠河口等17个乡镇设立城西等4个镇的批复》(岳政办函5号):一、同意撤销濠河口镇、南阳镇、古塘乡、湘临乡,设立城西镇。二、同意撤销白马寺镇、洞庭围镇、临资口镇、柳潭乡,设立湘滨镇。三、同意撤销新泉寺镇、凤南乡、关公潭乡、车马乡、西林乡,设立新泉镇。四、同意撤销铁角嘴镇、躲风亭乡、东港乡、茶湖潭乡,设立岭北镇。调整后辖12个镇、7个乡:文星镇、东塘镇、袁家铺镇、界头铺镇、樟树镇、三塘镇、长康镇、城西镇、岭北镇、新泉镇、湘滨镇、南湖洲镇、石塘乡、六塘乡、白泥湖乡、静河乡、玉华乡、青潭乡、杨林寨乡。
2012年,城西镇更名为鹤龙湖镇,界头铺镇更名为金龙镇。
2013年,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4号)批复同意撤销青潭乡,设立青山岛镇(11月18日正式撤乡设镇)。
2011年,湘阴辖19个乡镇:文星镇、城西镇、新泉镇、岭北镇、湘滨镇、杨林寨乡、南湖洲镇、石塘乡、东塘镇、六塘乡、三塘镇、白泥湖乡、袁家铺镇、长康镇、玉华乡、界头铺镇、静河乡、樟树镇和青潭乡。
2015年11月20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58号)批复同意:将文星镇、石塘乡、白泥湖乡、袁家铺镇、长康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文星镇;将青山岛镇与三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三塘镇。
文星镇、东塘镇、金龙镇、樟树镇、三塘镇、鹤龙湖镇、岭北镇、新泉镇、湘滨镇、南湖洲镇、六塘乡、静河乡、玉华乡、杨林寨乡。
湘阴现辖14个乡镇:文星镇、鹤龙湖镇、新泉镇、岭北镇、湘滨镇、南湖洲镇、东塘镇、三塘镇、玉华镇、金龙镇、静河镇、樟树镇、杨林寨乡、六塘乡。[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湘阴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居湘、资两水尾间,濒南洞庭湖。东邻汨罗市、西接益阳市,南界长沙市望城区,北抵沅江市、屈原行政区,介于东经112°30′--113°02′,北纬28°30′--29°03′之间。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51.3公里,面积1581.5平方公里,约占岳阳市总面积的10.5%、全省总面积的0.75%。
地形地貌
地块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二隆地带,地貌呈低山、岗地、平原三种形态,具有三大特征:其一,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位居幕阜山余脉走向洞庭湖凹陷处的过渡带上,地势自东南向西北递降,形成一个微向洞庭湖盆中心的倾斜面。最高处青山庵,海拔552.4米,最低处濠河口河底,低于黄海水平面4.3米。其二,以滨湖平原为主体,呈块状分布。地处湘江大断裂带,构成低山、岗地;西盘下切,形成滨湖平原。除去江河湖泊及其它水面,滨湖、江河、溪谷3种平原共702.11平方公里,占湘阴县总面积的44.4%,岗地占13.59%,低山占1.51%。其三,河湖交汇,水域广阔。山岗地区水系发育不良,北部平原、湖洲地区河湖交汇。
气候环境
湘阴位于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年平均气温为17℃,全年无霜期为223-304天,年日照1399.9-2058.9小时,年均降雨量1392.62毫米,主导风向为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秒。[3]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资源构成可概括为“一山四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貌类型以冲积平原和岗地为主。全县平原面积702.11平方公里,低山21.4平方公里,岗地200.9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657.06平方公里。土壤以水稻土、红壤、潮土为主,土地适种性广。
气候资源
湘阴位于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长,降水集中在春夏暖热季节,年平均气温为17℃,全年无霜期为223-304天,年日照1399.9-2058.9小时,年均降雨量1392.62毫米,主导风向为北风、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 秒。境内适宜于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特别是对喜热的水稻、棉花等作物有利。冬季气候亦适宜种植油菜、荞头、蚕豆、小麦、绿肥和蔬菜等越冬作物。温和的气候,亦有利于各种水陆动物的生长繁殖。
水资源
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沼塘堰星罗棋布。湘资两水在县内流经长度达260余公里,内江流经长度70余公里,有外湖81个,内湖78个,塘堰3372个,水坝2249座,水域面积98.6万多亩,可利用率在55%以上,为养殖、捕捞、灌溉、航运、工业用水提供了十分充裕的水源。
生物资源
县域适应性广的土地资源和光、热、水资源,为生物的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生态环境。农业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全县有以水稻、红薯为主的11种粮食作物,有以茶叶、棉花、荞头为主的15种经济作物,有以芦苇、湘莲为主的10多余种水生经济作物,有以松、杉、樟、柳为主的228个树种,有以青、草、鲢、鳙、鲤和湘云鲫(鲤)为主的114个鱼类品种,有以猪、牛、山羊、鸡、鸭、鹅为主的9个畜禽种类。全县山林24万多亩,林业用地占陆地面积的16%,森林覆盖率为12.5%,主要分布在东部低山岗地。境内多珍奇生物,珍稀树种有银杏、枫香、杜仲等30余种,珍禽异兽有麂、獐、獾、锦鸡、鸳鸯等,珍贵鱼类有中华鲟、白鲟、银鱼、胭脂鱼、非洲鲫等,还有特种水产甲鱼、乌龟、泥蛙、龙虾、河蟹、贝类以及世界珍稀的白鳍豚。
矿产资源
湘阴非金属矿比较丰富。主要有重砂矿、细芝麻石、陶土、砂石等。县内砂石开采量每年均在100万吨以上,不仅能满足县内需求,且远销长沙、株洲、常德、岳阳及湖北省等地。细芝麻石天然颗粒细,硬度理想,质地优良。陶土藏量极为丰富,为优质陶、瓷工业原料。
区域人口
2017年全县年末总人口为78.6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0.63:100。出生人口10875人,出生率为14.22‰;死亡人口4254人,死亡率为5.5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66‰,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6.99:100。[4]常住人口70.58万人,城镇化率为50.26%。[4]
区域经济
综合概述
201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6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4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90.83万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3.35亿元,增长6.2%。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7、2.6、1.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4%、51.1%、35.5%,三次产业结构为15.65:52.92:31.43。与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提升0.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1.8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1.73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49928元,增长3.7%。
2017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0.5%,税收收入10.1亿元,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7%。地方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81亿元,同比增长3.5%。全县财政一般公共总支出42.8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6.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5亿元;医疗与计划生育支出5.7亿元。
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42户,完成率86.6%;城市棚户区改造3437套,完成率83%。全县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10公里,安保设施建设107.3公里;新增城镇就业5331人,新增养老服务床位64张,新增管道输送天然气用户2110户。
第一产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86.15亿元,增长4.84%。实施粮油全程机械化示范工程,获评“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3.21千公顷,增长0.06%,其中稻谷播种面积87.82千公顷,增长0.01%。油料播种面积10.78千公顷,增长0.56%。棉花播种面积0.34千公顷,增长3.03%。全年粮食总产量60.75万吨,增长1.4%。其中,稻谷产量54.83万吨,增长1.39%。全年棉花产量503.42吨,增长6.43%。水果总产量4.11万吨,增长1.31%。全年出栏肉猪96.53万头,增长1.67%;年末生猪存栏53.62万头,增长4.85%。出笼家禽368.22万羽,增长2%。全年肉类总产量7.58万吨,增长1.45%。禽蛋产量1.08万吨,增长0.27%。全年水产品产量15.16万吨,增长2.3%。
2017年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19.4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5.55万千瓦,水稻机耕面积136.2万亩。
第二产业
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9家,其中本年新增4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364.4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3.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按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0.1%,股份制企业下降9.8%,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8.9%。按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12.4%,重工业下降12%。全县园区规模工业企业77家,其中本年新进9家,实现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179.7亿元,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8.5%。
2017年全县房地产企业38家,其中本年新进6家。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8亿元,增长21.2%。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17万平方米,增长7.6%,其中新开工面积23.3万平方米,下降11.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6万平方米,增长18.4%,实现销售额14.7万元,增长35.8%,商品房销售均价4090元/平方米,待售面积45万平方米。
全县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5家,其中本年新进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3.5亿元,增长27.7%,其中装修产值5.7亿元,在外省完成产值5亿元。
第三产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销售额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67.5万元,增长12.3%。粮油、食品类销售额2.4亿元,其中肉禽蛋类销售额1.3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销售额0.6亿元,日用品类销售额1.4亿元,中西药品类销售额3.9亿元,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销售额4.3亿元,汽车类销售额7.3亿元。
2017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180万美元,其中,进口2755美元,出口2425万美元;完成加工贸易9771万美元。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97亿元,同比增长6.8%,占GDP比重2.1%(按现价计算),对GDP贡献率2.6%,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全县境内国道75.23公里,省道112.35公里,县级公路295.13公里,乡级公路952.92公里,村级公路1455.1公里。全县汽车客运量153万人,旅客周转量13770万人公里。全县行政村客运(公交)班线通达率100%。G240湘阴段创造了一年建成通车的新速度,新乔线、武警机场公路全线通车,漕溪港码头二期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投资6000万元将芙蓉大道湘阴段改造升级为湘北旅游最美路,6.8公里洋沙湖大道和滨江南路高标准改造通车,全年县级交通建设投入12.4亿元。
2017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403万元,同比增长9.6%。移动电话用户数37.5万户,宽带上网用户4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5428户。[5]
社会事业
科技发展
2017年全县科研机构32个,实施科研项目合计1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6项;专利申请质量提高,共申请专利239件,授权专利206件,有效发明专利19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8件,软件著作权8件,技术标准1项;获奖项目5项,国家级1项,省级3项、市级1项;科技成果推广58项,科技成果登记26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3400万元,专利质押融资700万元;科技型企业6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全县规模以上高新科技工业企业53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45亿元,R&D经费支出6亿元。
教育事业
2017年全县现有学校190所,共有教职工人数4750人。其中中小学校185所,专任教师4685人,在校学生数64109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专任教师224人,在校学生数4008人。全县现有幼儿园87所,其中专任教师601人,在园幼儿数152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专任教师18人,在校学生数153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4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38%。全县校舍占地面积3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共有图书174万册。 文化事业 2017年全县文化馆2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7.8万册。博物馆1个,电视台1座,群众艺术机构22个。剧场、影剧院11个,全年城乡放映公益电影4848场次,送戏下乡80场,送图书下乡45070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免费接待10万人次。全年电视播出时间12000小时,其中转播1500小时,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全县文化体育设施面积24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3.52平方米。
医疗卫生
2017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41个,其中县级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共25个,民营医院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康复戒毒中心1所,疾控中心1个,计生服务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全县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01人,注册护士1068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3300张。全县总诊疗人次1912889人次,其中门诊人次数1768332人次。
人民生活
2017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57元,增长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03元,增长8.6%;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84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55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78元,增长7.8%。
社会保障
2017年,全县享受城镇低保金7117人;全县结婚登记4825对;离婚登记1859对;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3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300人,失业率4.09%;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85977人;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43803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4000人,失业保险参保26129人,参加工伤保险60320人,新增3221人;参加生育保险28589人,新增14589人。
资源环境
2017年全县耕地面积42.2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7.39千公顷,淡水总面积49.88千公顷。城镇建城区面积13.9平方公里,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475.8公顷。
2017年全年城镇污水排放总量796万吨,处理量748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93.9%;2017年,全县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8.28万吨标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9.9%,全社会单位GDP能耗0.419吨标煤。全社会用电量90015万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量3041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4.1%。2017年全县COD排放量1073吨,同比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量1547.5吨,同比下降7.9%,烟尘排放量320.4吨,同比下降4.5%,工业粉尘排放量123.8吨,同比下降9.8%。工业用水量1702万吨,建成投产执行“三同时”项目数31个。
全年平均气温为17.1℃,比历年平均气温偏低0.2℃,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1℃,出现在7月中旬,年极端最低气温为0.2℃,出现在12月下旬,年总降水量为2058.3mm,比历年平均值多41.5%,年总日照时数为1512.9小时,比历年平均值少102.2小时。[6]
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
划龙船:湘阴县城北30公里处汩罗江是楚国大夫投水自沉的地方。为吊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千百年来,湘阴城乡每逢端午必泛舟投黍表示纪念。习俗相演,渐渐形成了端午龙舟竞渡的活动。每年端午这天,湘阴沿江集镇,特别是县城和临资口,沿例举行龙舟赛。历史上县城出现过各种龙舟赛阵容,清末民初“红船”与“黑船”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习惯是五月初一龙船下水,检验班子,称作“齐桡”,初三、初五是预赛和决赛日,称作“正船”。农历五月初五,数艘龙舟竞渡,观众如云。解放后,龙舟赛不再分成帮派,由地方政府或民间组织赛事,争标夺胜的气氛更为热烈。
姜盐豆子芝麻茶:湘阴姜盐豆子芝麻茶,最具地方特色。由姜、盐、豆子、芝麻、茶叶五种配料泡出来的茶,五味调和,香脆可口,不仅解渴充饥,还能驱寒祛湿,健胃强脾。传说南宋绍兴五年(1135),宋高宗令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制置使岳飞领兵二十万,“征剿”洞庭湖一带的杨幺。因岳飞所率兵勇,大都来自北方,不合湖南水土,胃胀腹泻,大大影响了战斗力。经暗访本地高人获得指点,让将士们喝一种用姜盐茶叶熬成的酽汤,病情渐渐缓解消除。此后,本地人更佐以芝麻豆子(通称相料),作为家常和待客的茶饮,沿袭至今。
耍故事:湘阴春节期间的一种娱乐形式。所谓“耍故事”,是人们按照古代历史、小说、戏剧、神州中的故事内容,挑选一些青少年与幼儿,打脸挂须,戴盔披甲,穿红着绿,点额画眉,乔装打扮成故事中的人物,配以场景,安置在一个个木质台子上,每台用四至八人抬着,基本上是一个台子上一个故事,也称一出戏。再配以旗、龙、锣、鼓,在灯笼火把的簇拥下结队而行。历史上曾有文字记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县志》上有“元宵,剪纸为灯,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或携以行。至有扎龙灯、鳌山、塔、球者。城市彻夜游玩,各乡村,朱衣鬼面,持灯入人家,打花鼓,唱民歌,相聚数十人为戏,曰:耍灯”。
湘阴窑:湘阴窑是晋唐时间的民间瓷窑,后来又兼烧宫廷御器,属青瓷系统,以印花影青为主要特点。唐陆羽《茶经》中将岳州窑与越州窑并提。湘阴窑与岳州窑有何关系无文字资料可查。据分析,唐代的窑,以所属的州命名。湘阴在唐武德初改天下诸郡为州时,湘阴隶属岳州,所以今天的湘阴窑可能就是唐代的岳州窑。湘阴窑主要分布在湘阴县城堤垸一带。南北长150米,深6米左右。窑口产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如碗、钵、盘、盂、洗、壶、坛、罐等等。釉色以青釉为主,也有酱色釉。青釉莹洁闪光,透明或半透明,多作玻璃质开片,往往上半部施釉,下半截露胎,垂釉如泪。酱釉不太透明,略开片或不开片。胎骨可分为瓷胎、瓦胎和缸胎三种,瓷胎的比重占器物总数的三分之二。大量使用匣钵烧制,这是制陶工艺中的一大革新。此外,湘阴县铁角嘴一带也有晋唐时期的古窑址,但以唐代制品为主,大部分为壁形足青瓷碗。窑址分布在湘江西岸的铁角嘴以北至吴家祠堂一带,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窑区。湘阴窑的瓷器对湖南古代瓷器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湖南省瓷窑中的一颗明珠。[7]
名优特产
岳州瓷:岳州青瓷久有盛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岳阳青瓷源于商周,盛产于唐,具有造型古朴大方,晶莹润泽,清淡雅致等特点。古岳州窑窑址,在今湘阴县铁角咀窑头山,是唐朝六大青瓷名窑之一。
鹤龙湖螃蟹:鹤龙湖是湘阴县最大的万亩内湖,闸蟹产量很大,蟹黄厚实,肉质细嫩。附近有一条专门吃蟹的街,捞完蟹回来,就可以等待着现做的闸蟹,或清蒸,或辣制。你也可以带上几只闸蟹,回城送给亲友,或在家亲手烹制。鹤龙湖大闸蟹分口味蟹和清蒸蟹两种。国庆节前后吃蟹是最佳时机,农历十月后的公蟹更有吃头。
七彩龟:湘阴县素称"鱼米之乡",境内水产丰富,七彩龟是其中产量较多的的一种。肉质细嫩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7种氨基酸,有补阴血、励精气之功效,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其色彩十分艳丽,被誉为"活翡翠",富有观赏价值。
湘云鲫鲤:湘云鲫鲤是湘阴县与湖南师大生物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鱼类新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体形好,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湘云鲫鲤无论用什么方法烹饪,都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让人食过不忘。
酸甜藠头:酸甜藠头产于湘阴县三塘乡,年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量1200多吨。鲜藠头经过加工,制成美味食品;干入药,能通阳散结,主治胸脾心痛、泻疾等症。三塘乡由于土质适应于藠头的生长,从解放前就种植加工藠头。解放后,成立了酱厂,加工的酸甜藠头,以白、圆、脆、肉紧而闻名,具有防暑、开胃、助消化等效用,多年一直畅销国内外市场。
樟树港辣椒:樟树港辣椒,结果期短,产量小,特点是油、辣、肉。铁锅烧红,不放油,从辣椒树上扯几只,丢进锅里煸炒,挟一筷子,辣椒皮肉还是一体,更有一种血性本色的辣,“好的辣椒有水果的香醇”,美食家罗布沃尔什说。樟树港辣椒便有种“嫩剥青菱角”的清新自然,它的辣不是朝天椒那样辣的狂放,也不是灯笼椒那样辣的淡泊,它的辣是一种闷骚的辣,这种辣在骨头里的性格,很像曾在樟树港的柳庄种了14年菜的左宗棠的脾气。
兰岭绿茶:中国湖南省兰岭茶厂是湖南省茶叶企业的后起之秀,有已建和在建的生态良种茶园300多公顷。在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茶叶研究所等专家们指导下,研制和生产了一大批名优茶叶。兰岭毛尖、兰岭绿茶、兰岭花茶九六年至今连续两届荣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同时,九六年至今连续两届荣获国家AA级和A级绿色食品称号。生态良种茶园自建园起连续八年从未喷过化学农药,三年未施化学肥料,于二000年九月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有机茶原料生产、加工和贸易三项认证。产品不仅是国内畅销名牌产品,而且已销往香港和欧美市场。兰岭茶厂主要产品有兰岭毛尖等名优有机生态茶、兰岭绿茶等AA级绿色食品茶、兰岭花茶系列产品、出口眉茶系列产品、红碎茶系列产品、袋泡茶等。
风景名胜
青山岛
青山岛又名青潭,位于湖南省北部,是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岛,距湘阴县城北20公里。全岛陆地面积11.2平方公里,内湖6000亩,似一只巨大的龙虾,呈南北丘陵带状布局。南北长约10000m,东西宽约1000m,平均海拔38m,最高处为50m。南为横岭湖,北为上荷叶湖,东为梅子湖和湘江,东岸为屈原行政区。
青山岛四面环水,湖面烟波浩渺,常有渔歌互答。洞庭湖有名的潇湘八景之一“远浦归帆”,指的就是这青山岛。清诗人李庆成“锦帆遥映石榴裙,一曲渔歌两岸闻,现浦落霞归雁亟,好赊明月吊湘君”就是青山岛的真实写照。宋朝的米芾也有“晴岚漾漾,落霞照水,有叶其舟,捷于飞羽,幸济洪涛,将以宁处,家人侯门,观笑容与”的经典描述。
青山岛以湿地生态成名,山岛耸峙,芦苇荡漾,春夏秋冬景色各异,时值深秋,但见芦花漫天飞舞,一点也不欠诗情画意。这里位于世界三大鸟类迁徙飞行线的亚太飞行线上,四周有约五百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湖洲、杨柳、芦苇面积约六十万亩,由于洞庭湖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湿地环境。大量北方鸟群迁至洞庭湖越冬,冬春之交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繁衍栖息,冬季候鸟迁徙高峰期,鸟类总量可达20多万只。冬春时节,“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的场景十分壮观。
青山岛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名胜古物颇多。青山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渔业文化遗址多处。“青山天下渔”,有关专家称,青山是我国南方淡水渔业文化的发祥之地,也是现代淡水渔业文化的繁荣之地。据唐《通典》、《刮地载志》、《元和郡图志》及清郭蒿焘编《湘阴县图志》等史料记载,舜帝二妃从帝南巡,后投湖殉帝而去,葬于青山。原建有黄陵二妃墓,唐时称湘灵庙,黄陵二妃墓自古为湘阴县第一胜迹,历代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韩愈、张说、李贺、刘禹锡、苏东坡、夏元吉等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文。杨幺起义也曾驻扎于此。
青山岛是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岛上的1000多居民与外相隔,享受着天伦之乐。
鹤龙湖荷花公园
鹤龙湖是湘阴境内又一天然湖泊,位于鹤龙湖管区,面积10000余亩,与湘阴县城隔江相望,湘江大桥建成后,与县城融为一体,交通十分方便。鹤龙湖水草丰茂、水质优良,湖畔有绿荫长堤,湖中鸢飞鱼跃,荷香醉人,是养鳖殖蛙、鱼类繁衍、种植莲、菱等水生经济作物的绝佳水域。鹤龙湖一万多亩水面广种莲、菱,放眼远眺,如同一片巨大的绿毯铺在水面上,令人心旷神怡。荷叶中不时有飞鸟惊起,扑翅而飞。夏日酷暑难当的夜晚,于月明星稀之际,荡舟于湖上,置身于荷叶丛中,既可饱览荷塘秀色,又可清凉消暑,涤荡心胸,是垂钓休闲、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左宗棠故居
柳庄,左宗棠故居,位于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南距县城15公里。1843年,左宗棠用教书所得积蓄约九百两白银在柳家冲置田70亩,并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占地4亩多、有48间房屋的砖木住宅,因挚爱柳树不折性格,起名“柳庄”。从建成入住到1857年迁居长沙,左宗棠在柳庄居住14年,期间,他除研习农事、钻研农桑外,还广泛研究天文、军事、历史、时事,“读破万卷”、“心忧天下”,通晓治道,通观国事,为其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奠定了深厚基础。
文庙
位于县城步行街,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与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同时,历朝历代先后十多次予以维修、加修、重修,至清咸丰元年,“规模宏丽,遂甲于湖以南”,整个文庙建筑群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气势宏大,古朴雄伟,状元桥位于文庙之前,横跨“泮池”。按科举时代规矩,高中状元者可打马过桥。状元桥两侧,南面为“肃然起敬”牌坊,北面为“太和元气”牌坊,古时文官在此必须下轿,武官到此必须下马。二牌楼均为石榫结构,全用花岗石块镂空雕刻而成,其造型奇特,制作精良,令人叹为观止。湘阴文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是湖南保存最好的文庙之一。198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予以大修。
南泉寺
南泉寺位于湘阴县城东南五里许,自唐建寺以来,为湘北极有影响的名刹。南泉寺唐时名为双林寺,在宋代,由于普庵禅师的主持,南泉寺名震一时。普庵禅师禅学高深,且极好文学,通达音律,又熟知梵文,其所创梵语“普庵咒”自明清以来一直成为佛门无可替代的放生、救生、辟邪之神咒。普庵禅师到湘阴后,广扩双林寺,并于寺南凿井得泉,泉水清冽,饮之者百病可除,普庵禅师便亲自改寺之名,因泉在寺南,故谓之“南泉禅寺”。南泉禅寺在宋代名闻天下,然自宋以来,几度兴废,沧海桑田,影响渐弱,至1930年只剩大殿一进。1952年,湘阴因修中学把所剩大殿也拆了,千年古刹,终成废墟。2003年,湘阴县委无偿划地300亩给佛教团体,2006年,省政协委员、省佛协副会长、岳阳市佛协会长怀梵大师主持南泉寺重建工作,并担任新中国成立后南泉寺首任方丈。在社会各方的鼎力支持下,南泉寺现已初具规模。今日之南泉寺,既是湖湘传统文化、佛教文化的对外窗口,也是湘阴重要的旅游景观之一。
洋沙湖
洋沙湖是湘阴境内一天然湖泊,位于湘阴城区东南,面积近6000亩。洋沙湖出口处筑有四孔净宽4米、净高5米、全长21.6米、设计最大排水流量185立方米每秒的防洪闸,临湘江一带建有长达数公里的防洪大堤。洋沙湖湖面开阔,碧水清澈,四周绿荫怀抱。春夏之交,微风吹过,湖面波光粼粼,浩渺无际,而当日丽风清,风平浪静之时,湖面水平如镜,岸边杨柳与建筑物倒影于湖中,美丽如画。湘阴县政府正与顺天集团合作,力图将洋沙湖及其周边打造成一个集儿童乐园、水上活动中心、近水山庄、旅游度假、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山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