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拓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湿拓画,ebru 也称为大理石花纹纸艺术,是一种绘画类型,利用水油不相容的原理,使得油墨在水面上舒展形状,轻轻滴落在水间的颜料渐渐随水波晕开,等到水上图画完成后,创作者就将白纸盖在上面吸取颜料,然后再将纸慢慢抽离水面,形成画作。在土耳其斯坦的查加台语中,“ebre”的意思是“成脉络状的或者水印的”,在波斯语中“abru”是“水面”的意思,而“ebri”是“多云”,于是“ebru”被阐释为“装饰者制作的上面有不同种设计图案的水纸”,也有“浮水染色技法”之意,现在人们则称之为“湿拓画”。
历史
- 据最新研究表明,湿拓艺术起源于中国唐朝,四川盆地出产一种称为“流沙箋”的花纹纸。有学者根据文献甚至推断唐朝就已经出现了使用五种颜料的水拓染色工艺。可惜在中国从未发现过实物文物。
- 十四世纪经丝绸之路穿越波斯(今伊朗)带到安纳托利亚,流传到了土耳其。最早被用做《古兰经》封面的纹理布面。
- 15世纪湿拓画在中亚、波斯、印度和土耳其出现,最早被用做《古兰经》封面的纹理布面并且有抄写在大理石纹纸上的古兰经经文保留至今。源自中亚古突厥语的“ebru”(水拓技法)也出现在土耳其语和波斯语中。
- 16世纪末和17世纪,湿拓技法在奥斯曼(土耳其)和莫卧儿(印度)帝国得到很大的发展,并且经由欧洲商人、外交家、旅行家将大理石纹纸从小亚细亚带回欧洲,欧洲开始大量出现湿拓画装帧的书籍,并称其为“土耳其纸”或“土耳其大理石纹纸”。
- 在土耳其湿拓画Ebru流传至今,靠的是作坊式学徒传承,并且现在掌握Ebru的匠师也很少了,2014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湿拓画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
工艺
第一步,准备做画用的水介质: 在3升自来水中一点一点地加入1西餐汤勺的粉状粘稠剂(成份:黄蓍树胶、鹿角菜和蓝茎根粉),用手或者打蛋器使劲搅拌,不能用电动搅拌机!搅拌的时间越长,粘稠剂就越好地融化于水中,水介质才会成功。之后,将搅匀的已经粘稠的水盖上盖子放入冰箱过夜 — 水介质很容 易变质而无法使用。 第二步 准备颜料 : 颜料有两种,同是油基底、不溶于水的:一种是用笔刷蘸了在水中甩撒背景图案的,另一种是用画锥沾了在背景上做画的。两种颜料都必须与一定比列的水和牛胆汁调和、酝酿方可使用,这个比例的掌握完全靠经验。Ebru的颜料是酝酿得越久,越鲜亮生动。每次做画前还需要再次勾兑当时用的颜料。 第三步 做画: 1、 把前一天准备好的水介质从冰箱取出,用薄布(棉质的枕头罩即可)过滤一遍,这样水中那些没有融化的块、结和粗大颗粒就会被过滤掉。把过滤完的水介质倒入长方形铝制画盆里,缓缓加入适量清水搅匀,之后在水面上覆盖一张报纸 — 水介质妥了,接下来用水和牛胆汁兑好颜料就开始做画。
2、 用马鬃和玫瑰花枝制成的笔刷蘸上适量颜料,往画盆的水介质中按一定节奏、轻轻甩撒出背景图案。这个背景设计过程是2遍,就是分别用2支笔刷蘸2种不同浓度、色调的颜料甩撒2次,第2遍的颜料是覆盖在第1遍上面的,马上就看到两遍颜料相互反应、成形,通常是大理石花纹状
3、 根据不同需要,用6把粗细不同的画锥沾颜料在刚设计好的背景图案上做画,最常见是花卉,尤以土国的国花郁金香最为经典、生动,有说法:Ebru就是为画郁金香而生! 整个画面完成后,根据画的颜色决定用白色还是黄色纸来拓。取一张纸轻轻地覆盖在水画表面,避免纸张和水面之间有空气,然后把纸从水中轻轻提出,就会看到刚才的水中画完全拓染在纸上,把画纸放在干燥平整处,晾干即为成品,最后将一张报纸盖在水面上,再从水中卷拎出来,这是清洁水介质,每完成一幅画都要用报纸来做这道清洁程序。[2]
相关作品
来自新浪博客
土耳其艺术家Garip湿拓画创作
土耳其艺术家Garip湿拓画
土耳其艺术家Garip湿拓画 水上画梵高 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