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川银莲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滇川银莲花(学名:Anemone delavayi Franch.)是草本植物,植株高7-20厘米。根状茎细长,在节处膨大近块根状。叶片近心形,有时心状五角形,三全裂,中全裂片菱状卵形或菱形。花葶苞片3,似基生叶,三角状卵形或卵形,萼片5,白色,椭圆形或倒卵形,花丝丝形;心皮9-14。生海拔2400-3000米间山地林下或林边较阴湿处。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 中文学名:滇川银莲花
- 拉丁学名:Anemone delavayi Franch.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属:银莲花属
- 种:滇川银莲花
- 命名者及年代:Franch., 1886
形态特征
滇川银莲花是草本植物,植株高(4.5-) 7-20厘米。根状茎细长,粗约0.8毫米,在节处膨大近块根状。基生叶1,有时不存在,有长柄;叶片近心形,有时心状五角形,长(0.6-) 2-4厘米,宽(1-)1.8-5.5厘米,三全裂,中全裂片菱状卵形或菱形,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不等大的钝齿,侧全裂片不等二浅裂,两面疏被短柔毛;叶柄长3.5-15(-24)厘米,上部有柔毛。花葶在上部有柔毛;苞片3,无柄,2个较大,似基生叶,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0.4) 1.8-3.8(-5)厘米,三裂,1个较小,菱形或椭圆形,三浅裂或不分裂,边缘有少数浅齿或全缘;花梗1-2,长(1.3-) 2.8-5.7厘米,有短柔毛;萼片5,白色,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2毫米,宽3.5-7毫米,顶端钝或圆形,外面有疏柔毛;雄蕊长约为萼片之半,花药椭圆形,顶端圆形或有不明显的短尖头,花丝丝形;心皮9-14,子房密被柔毛。[1]
主要价值
根状茎:活血散瘀,补肾。
生长环境
滇川银莲花生长在海拔2400-3000米间的山地林下或林边较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
分布范围
滇川银莲花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木里、九龙)。
栽培技术
催芽
为促进银莲花种球生根萌芽,进行低温处理,温度为1℃–3℃,时间3~5周。种球从冷库中取出后,摆放在15~18℃温度下进行催芽,8~10d后可萌芽整齐。种球萌芽后芽点粗壮,根系丰富,无病斑,根芽无腐烂,芽体无病变。
定植
种球生根、萌芽1~2cm时开始定植,定植时必须保证土壤湿润,种植深度以发芽部位能适当盖土为宜,株行距为30cm×30cm,浇透水。定植后忌移栽,否则生长不良或死亡。
田间管理
银莲花定植初期,采用80%的遮荫网进行遮荫,并适时浇水,10月中下旬气温较低时栽种,可不用遮阳网。苗期土壤不宜太湿,以防烂根;植株长有5~6片真叶时可进行第一次施肥。保持通风,加强光照,日温15~23℃,夜温5~10℃。适当补充20:10:20的少量复合肥;在银莲花植株的营养生长中期,需要补充大量的钙肥和钾肥,每亩每次追施硝态氮肥10~12kg,钙肥8~10kg;常浇水,2~4天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冬季注意保温防止霜冻,保持棚内每天的通风换气。为保证切花产量和质量均衡,现蕾初期应开始控制花枝数量,银莲花从12月到翌年4月大量产花。适时清除田间杂草和带病枝叶,剪除劣质花茎,及时喷药防止病虫害,切花采收期光照过强可采用遮荫网,保障切花品质。
病虫防治
银莲花病虫害防治在栽种前需要进行土壤消毒杀虫;筛选健康的种球,进行严格的消毒,调控株行距保障种植地具备良好的通风,配备完善的灌溉设施,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