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滇藏海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藏海桐

中文名称:滇藏海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目:桔梗目(Campanulales)

滇藏海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叶大厚革质,具圆锥花序,花及蒴果都很小。

它和羊脆木 P. Kerrii 及圆锥海桐 P. paniculiferum 较接近,后二者都具4个种子及较短小的叶片。

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的西藏和云南地区,南亚地区也有分布。

信息

种中文名:滇藏海桐

种拉丁名:Pittosporum napaulense (DC.) Rehd. et Wils.

科中文名:海桐花科

科拉丁名:Pittosporaceae

属中文名:海桐花属

属拉丁名:Pittosporum

国内分布: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

国外分布:同时亦见于尼泊尔,不丹,锡金及印度啊萨密。

海 拔:400-2000

中国植物志:35(2):035

英文植物志:9:16[1]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褐色有皮孔

叶簇生于枝顶,厚革质,二年生,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4-8厘米;先端尖锐或渐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暗褐色,下面秃净无毛,侧脉在下面突起,边缘平展,干后稍反卷。叶柄长1-2厘米或更长,粗壮。

圆锥花序或复伞房式的圆锥花序,顶生,通常被褐色柔毛,花梗长7-10毫米;萼片卵形,长2-3毫米,基部稍连合,无毛或有睫毛;花瓣窄矩圆形,长5-6毫米;雄蕊长4毫米;子房被毛,长2毫米;花柱无毛,长1毫米;柱头头状。

蒴果圆球形,细小,直径6-7毫米,2片裂开,果片薄,轮廓圆形,内侧有横格,胎座位于蒴果基部;种子5-8个,种柄极短。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400-2000米常绿阔叶林中, 杂木林中。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国外分布于尼泊尔,不丹,锡金及印度阿萨密。

本属概述

海桐花属,海桐花科,约160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约34种,产西南部至台湾,有些供观赏用,有些种类的木材有用。常绿灌木或乔木;叶互生,全缘或有波状齿缺,在小枝上的常轮生;花为顶生的圆锥花序或伞房花序,或单生于叶腋内或顶生;萼片、花瓣和雄蕊均5枚;花瓣狭,基部粘合或几达中部;子房上位,不完全的2室,稀3-5室,有胚珠数颗生于侧膜胎座上;果为一球形或倒卵形的蒴果,果瓣2-5,木质或革质;种子数颗,藏于胶质或油质的果肉内。[2]

本科概述

海桐花科,双子叶植物,9属,约200种,广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产大洋洲,中国有1属,约34种。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单叶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罕单性或杂性,辐射对称,腋生或顶生,单生或组成伞房花序或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罕簇生;萼片、花瓣和雄蕊5枚,花瓣常有爪,爪有时多少合生;子房上位,1室,有时分成完全或不完全的2-5室,侧膜胎座或中轴胎座,胚珠多数,倒生;果为浆果或蒴果;种子通常多数,藏于有粘质的果肉内,罕具翅。[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