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灰颈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灰颈鹀

中文学名: 灰颈鹀
拉丁学名:Emberiza buchanani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亚 目:鸣禽亚目
科:鹀科
属:鹀属
种: 灰颈鹀
亚 种: 3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Blyth, 1844
英文名称: Grey-necked Bunting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灰颈鹀[1](学名:Emberiza buchanani )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5厘米。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头清灰色,眼圈色浅,下体偏粉色,下髭纹近黄色。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筑碗状巢。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分布于俄罗斯东部,蒙古西北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印度,中国新疆

外形特征

灰颈鹀雌雄羽色相似。成鸟,头部除眼先、眼周及颊纹苍白外,余部和颈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淡灰褐;具淡色羽缘和暗色羽干纹;翼羽、初级覆羽、飞羽和尾羽暗褐,小覆羽及初级飞羽具淡褐色羽缘,其余各羽均缘以淡红褐色,外侧二对尾羽的外翈具白色羽缘,内翈具白色楔状端斑。颏及上喉污白沾褐,下喉及胸为淡红褐色,腹部转淡,至尾下覆羽几近白色。胸侧橄榄灰色,腋及翼下覆羽污白色。

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和脚为橙红色或淡褐[2]

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

灰颈鹀与圃鹀的区别:灰颈鹀胸腹间无明显分界,且头蓝灰而非圃鹀的绿灰[3]

生活习性

夏候鸟。春季在4月下旬北迁,秋季在10-11月南迁。

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其他季节多成群。在地上活动和觅食,性活泼而机警,较为胆小怕人,见人立即躲入草丛、灌丛或者飞走。飞翔轻快而敏捷。多贴地面在灌丛间短距离飞翔。

叫声:飞行叫声为轻柔的tsip,也作tchcup 叫声。鸣声从高栖处发出,声似圃鹀,为ti-ti-ti tiu-tiu-tiuu u,第二音音调最低。

主要以草子、种子、果实、幼芽嫩叶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昆虫和谷物[4]

栖身环境

栖息于裸露的荒山、岩坡、生长有稀疏灌木和植物的干旱荒漠和岩石地带,海拔高度多在20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也下到平原和耕地中。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雄鸟常站在高手岩石上或灌木顶端鸣叫,分别成对在地上草丛或灌木下凹坑巢筑。巢呈杯状,结构较为粗糙,大而疏松。外层用枯草茎和枯草叶等材料构成,内层垫有细的小草叶或草茎,偶有些兽毛。营巢主要由雌鸟承担。巢的大小为外径18厘米,内径7厘米,高6厘米,深4.5厘米。每窝通常每产卵4-5枚。卵色差异很大,从白色、乳白色、淡绿色、粉色到淡灰色,多被有黑色和紫红色斑点和纵纹,卵的大小为18.4-20.3毫米×14.8-16.7毫米。雏鸟晚成性[5]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土耳其、伊朗、中亚山区至中国西部及蒙古西部。越冬于巴基斯坦及印度西部。

分布状况:亚种neobscura为地方性甚常见鸟,见新疆喀什西部、乌什、吐鲁番中部及天山等地的中海拔荒芜地区,繁殖于新疆西北部,冬季南移。

在香港范围, 根据《香港及华南鸟类》2006年版第228页记载,灰颈鹀只有一个在1990年3月17日在米埔的记录;而22年后,于2012年4月10日, 一班行山人士于新界西贡拍摄得该雀的照片, 可能是灰颈鹀在香港的第二次实质记录[6].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灰颈鹀指名亚种 Emberiza buchanani buchanani Blyth, 1845
2 灰颈鹀土耳其亚种 Emberiza buchanan cerrutii de Filippi, 1863
3 灰颈鹀新疆亚种 Emberiza buchanani neobscura Paynter, 1970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7]。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1. 灰颈鹀,震旦网,2013-1-31
  2. 灰颈鹀外形特征,有道搜索
  3. 灰颈鹀与相似鸟种的区别辨识,鸟类-百问中文,2017-08-30
  4. 灰颈鹀生活习性,有道搜索
  5. 灰颈鹀繁殖,有道搜索
  6. 灰颈鹀地理分布,鸟类-百问中文,2017-08-30
  7.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