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風箱(紅山飛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灶火,風箱》是中國當代作家紅山飛雪的散文。
作品欣賞
灶火,風箱
早先年間,灶火旺,就是五穀豐登,人丁興旺。
灶火,一直以來,就與風緊密相關。
《說文》里是這樣解釋的。灶,炊穴也。
野外的篝火,是需要風的。在狂野的風中,火苗呼啦啦地燃燒,火星四下亂竄,食物就熟了。人們圍着火焰舞蹈,慶祝豐收,慶祝不再忍飢挨餓。篝火烤熟了食物,也溫暖了被寒風吹徹了的胸膛。在風中,在大自然的風中,因為有了煙火,一切都變得不同,一切都溫暖起來。
灶膛裡面的火焰,也是需要風的。
於是,發明了燧木取火的人類,自然會發明風,發明創造出造風的工具。創造,將人類與其他動物區別開來。
不知道,人們何時發明創造出了風箱,讓灶中的火焰,熊熊燃燒。但人們把火從野外取回家中,放進灶膛里,讓冰冷的房屋,充滿煙火氣息,肯定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次飛躍。
山東滕縣出土漢代冶鐵畫像石中有橐的畫面。它有三個木環,兩塊圓板,外敷皮革而成。拉開皮橐,空氣通過進氣閥而入橐;壓縮皮橐,橐內空氣通過排氣閥而進入輸風管,再入冶煉爐中。這是單橐作業,至遲在戰國時期,出現了多橐並聯或串聯的裝置,名為「橐籥」,漢代又稱之為「排橐」。這應該是風箱的雛形。這樣的工具在家庭並不常見,在一些需要風力的手工作坊里,還時有發現,至今還在使用。
那是很小的時候,在北方大山深處的一個小山村,見到了一個簡單而又極具智慧的製造風的工具。在印象中,那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工具。奶奶說那是「風車」。可是我倒是覺得,叫「風扇」更為合適。不得不說,人類之所以是人類,而不是什麼其他的動物,是因為人類充滿了智慧,極富創造力。
北方的房屋,一般分為里外三間,中間一間,通常叫做「外屋」。灶台就砌在外屋的兩側,東屋一個,西屋一個,分別連通東西屋的火炕。灶膛里的煙火,就由火炕,爬上煙道,從屋頂的煙囪,縷縷逸出,成了遊子們望不斷的鄉愁。
灶台是一個很大,帶有內膛的土台子。上面安放一口大鐵鍋,鍋下面,就是灶膛。灶火,就在灶膛里不斷跳躍,舔舐着尖尖的鍋底。鍋熱了,裡面的食物熟了,熱氣氤氳出來。屋子裡,就蕩漾起幸福的笑聲。煙火舔黑了鍋底,燎黑了灶膛口。牆壁、房梁也薰染得斑駁漆黑,進來進去的人,被煙火熏得咳嗽、流淚。那一定是灶膛里的風力不夠,或者是煙道堵了。
山野的火需要藉助風力,灶火也是。灶膛裡面的火缺少了外來的風,火成了煙。煙熏火燎,煙成了灶膛里的主角。人們就在灶台的邊上,向地下挖一個坑,通向灶膛的下面。做一個「風車」或者叫做「風扇」的,安放在坑裡面。一個木製的框架,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框架安上一個木製的「軸」,也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地下的部分安有幾個木製的薄而結實的「扇」,上面的軸上則纏繞上一圈一圈的皮繩。皮繩通常是用熟牛皮製成,柔韌,富有彈性,結實耐用。燒火的人就坐在灶膛前面,一手添柴,一手抓緊皮繩,一拉,一送,一拉,一送。風車就飛快轉動起來。那風,就源源不斷地送進灶膛。火越燒越旺,人們的日子,也變得有滋有味了。
奶奶經常坐在灶膛前,一下一下拉着風車,經營着一家人的一日三餐。那一收一放之間,非常嫻熟,極有韻律,已經具有一種美感,一種勞動的美。有時候,勞動不光充滿了艱辛,也蘊含着一種無法言說的美。我覺得,奶奶每天轉動風車,就是一種難言的美。每天放學回來,遠遠的,就看見房頂纏繞着縷縷炊煙,剛進大門口,就聽見風車嘩啦啦轉動,就會感覺到家的溫暖,被一種幸福包圍。是那奇特的風車,是那風車轉動發出的聲響,伴隨着我走過了童年,走出了大山。
使用最廣泛,時間最長,恐怕是「風箱」了。
一個長方形的木製的箱子,一頭是拉杆,一頭開了一個很小的四方形的洞,掛一個稍大一點,可以張開,可以覆蓋的四方形的木板。拉杆連着一個與木箱差不多大小的板子,四周裹上一層雞毛。拉風箱的人一拉一推,掛在四方洞口的小木板,一張一合,就會有風抽進來,然後再將風送出去。灶膛裡面的火焰,就瘋了一樣竄出來,映紅了黑黢黢的房間,也照亮了一個又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根據使用的不同,風箱有大有小,風箱的拉杆,有單有雙。在很長一段時期,這種風箱,在北方地區,家家都在使用。相比於風車,風箱更簡單實用。風箱可以隨意挪動,哪裡需要,就搬放灶台旁邊,呼呼拉起來,灶膛里的火焰燒起來,不一會兒,飯就熟了。風箱給許許多多的普通家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快樂。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家裡就使用了「風葫蘆」,是用鐵鑄造的。鋼鐵鑄造的風葫蘆的出現,似乎可以看作是中國農耕時代的一次飛躍,由此進入了工業化社會。風箱在中國廣大的農村,不知使用了多少年代,是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的重要標誌之一。由鋼鐵製造的風葫蘆的出現,至少說明,廣大的農村,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在比較偏僻的農村,現在還可以看到有使用這種「風葫蘆」的家庭,那也是貧窮落後的標誌。就現在社會發展的進程而言,風葫蘆恐怕難以很快退出歷史舞台。
從某種角度來說,風葫蘆的創造靈感,應該來自於大山深處的那種「風車」。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被一根細而柔韌的皮繩拉着,飛速轉動的造風的工具。人類得以綿延不絕,是因為人間煙火的旺盛,人間煙火,離不開那些鼓動煙火的風。各個時期,各種各樣的造風工具的不斷發展進步,支持了這樣的進步。
如今,城市、村鎮,再看不到那些壘在屋子裡的灶台了,那些造風的用具,也隨之一起消失。燃氣替代了煙火,人們的生活,走進了現代化。
然而,多情的文人墨客,還是願意讓那些遊子眷戀的目光纏繞在縷縷炊煙上面。那是從灶膛升起的,莊戶人家幸福的源泉。
作者簡介
紅山飛雪,孫國華,內蒙赤峰市人。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兒童文學》《中國校園文學》《小品文選刊》《四川文學》《意林》《語文報》《電影報》等報刊。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