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煙霞三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煙霞三洞即石屋洞,水樂洞,煙霞洞,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處著名風景,位於南高峰下的煙霞嶺上。在虎跑附近路邊上原有一井,上有四個井眼稱四眼井,對面有一條小路,兩邊桂樹成林,行約500米便是石屋洞,其洞高敞,洞頂如屋,因此得名。洞壁原有五百羅漢石雕,現已毀。主洞邊上另有一洞稱「別石院」,洞後上寬下窄,狀如浮螺,取名「滄海浮螺」。石屋洞規經整修,遍植花木。[1]

中文名稱 煙霞三洞 著名景點 石屋洞
開放時間 全天 所屬國家 中國
門票價格 免費 所屬城市 浙江省杭州市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

目錄

  • 景點簡介
  • 內部景觀
  • 名人活動
  • 相關剪報

景點簡介

石屋洞

在虎跑附近路邊介紹上原有一井,上有四個井眼稱四眼井,對面有一條小路,兩邊桂樹成林,行約500米便是石屋洞,其洞高敞,洞頂如屋,因此得名。洞壁原有五百羅漢石雕,現已毀。主洞邊上另有一洞稱「別石院」,洞後上寬下窄,狀如浮螺,取名「滄海浮螺」。石屋洞規經整修,遍植花木。

水樂洞

石屋洞前約1000米,是水樂洞。洞外路邊桂樹林立,中秋時分,金桂飄香,遊人可在桂樹旁品茗小坐,極具佳趣。水樂洞深60多米,洞口有清泉流出,聲如金石,十分悅耳。兩旁石壁上有「天然琴聲」、「聽無弦琴」等石刻,在洞內到處可聽見水聲,但見不到水,直至洞口才見清泉如注。洞底原有梁山伯、祝英台石像兩座。另有一石,用杖一擊,聲如古琴,很是奇妙。

煙霞洞

水樂洞外約500米,為煙霞洞。煙霞洞內壁上的石窟造像,為五代時的作品,造型生動,自然流暢,特別是洞口的觀音與大勢至菩薩最為精美,有呼之欲出之感。洞左有一石,狀如大象,石象肚下又有一石如一小象,極具妙趣。鄰近還有佛手岩勝景。佛手岩在「聯峰」巨岩洞中,洞內有一手狀石柱下垂,維妙維肖,因稱「佛手」。自山徑望前折回便是"呼嵩閣",居高望下,山景盡收眼底。

內部景觀

石屋洞

位於石屋嶺下,因洞形如屋故稱「石屋洞」。洞壁鐫刻500餘尊小羅漢,中間鑿有釋迦佛、諸菩薩像,其中最古的是五代晉天福年間的作品。太平天國時羅漢頭都被毀,現造像也已不存。洞內高敞虛明,狀如軒榭,可布几筵,據說百姓曾躲避兵災於此。

水樂洞

位於煙霞嶺下,舊為錢氏西關淨化院。宋代以前名聲極大,但日久淤塞,後由宋朝賈似道重新修葺,此後屢興屢廢。有泉水自洞內流出,流勢急湍與岩石撞成飛沫,似水霧一般,淙淙水聲如奏樂一般,如蘇東坡的《水樂洞小記》寫道:「泉流岩中,皆自然宮商。」宋熙寧二年,杭郡守鄭獬名之「水樂洞」。洞口有孫克宏的隸書「清響」二字。洞前有水樂寺,今不存。煙霞洞在南高峰西南坡煙霞嶺上,為石灰岩溶洞。洞頂大小不等的鐘乳石,遠望如一片蒸騰欲出的煙霞。洞中原刻有六尊羅漢,史書記載,此洞在公元944年(後晉開運元年)僧人彌洪在此建庵,傳說彌洪圓寂後託夢給吳越錢武肅王,「吾兄弟一十八人,今方有六,王可聚之」,吳王夢醒後於是增刻至十八羅漢。南宋時又補彌勒大佛、觀音等造像。洞側有許多名人題刻。洞極為寬敞,為石屋嶺諸洞之首。

此洞與一般溶洞不同的地方是洞深只30多米,洞室由外向里逐漸收縮,至洞底高僅1米許,舉手可摸到洞頂。洞內不以鐘乳石、石筍之類為主景,而是以利用天然岩穴刻成的石窟造像取勝,較大的有38尊,還有一些小型供養像和浮雕。造像大致分三個時期的作品:正壁三世佛、脅侍像,16尊羅漢以及孔雀明王等為五代時期作品;釋迦和彌勒為宋代添造;由財神改作的蘇東坡像為清代改造。其中以洞口兩旁刻於宋初的觀音和大勢至菩薩為最精美。大勢至菩薩低頭俯視、雙手交叉下垂的神態,莊嚴而顯慈悲;顏面、前胸、手腕的肌肉豐潤。觀音的表情刻劃得真摯而溫雅,面部豐麗,肩上所披薄襞衣,自然流暢,表現出軀體隱約可見的曲線,這兩尊像今仍在。與洞相配的還有呼嵩閣、舒嘯亭、臥獅亭(今已不存)、吸江亭、象鼻岩、佛手岩、霞園等亭閣庭院。[2]

煙霞洞

煙霞洞的盛名是在清同治、光緒年間。當時一位從福建來的僧人名學信,不僅文才出眾,還有一手烹調手藝。煙霞洞在他的主持下,一時文人如陳豪、俞曲園等都樂於與他相交。而更多的遊人是慕名這裡的素菜、素麵。每逢客至就餐,不論面菜,學信都親自下廚。他圓寂後,徒弟金復三,人稱「金和尚」,也善蔬餚,直至三十年代末,煙霞洞的素蔬,在西湖享有盛名。

名人活動

胡適情緣煙霞

胡適之先生日記載:「(1923年)9月14日,同佩聲到山上,坐一亭中講莫泊桑小說遺產給她聽。上午、下午都在此。」「9月19日,與佩聲出門,坐樹下石上,我講一個莫泊桑的故事給她聽,夜間月色不好,我和佩聲下棋。」日記所載佩聲,是胡的表妹,胡因病來杭療養時,她在杭州女子師範就讀,抽空常去胡適居所,二人感情由此升溫,但是胡適傳統觀念極強,即便心有旁屬,舊式父母之命的婚姻,他始終不曾放棄,直到他過世,為他送終,慟哭不已的,還是他的髮妻江冬秀。

一段旁逸斜出,揪人心弦的戀情,使胡適先生對於杭州,有了特殊的情分。當年胡適攜侄子來杭,邊讀書邊療養,修身養性的居所,就在煙霞洞旁煙霞寺。寺廟為五代時所建,清末以後,漸漸默默無聞。所謂「一角夕陽藏古洞,四周嵐翠接遙村」,過「煙霞勝境」圓洞門,當年寺廟,今日茶室,古樸依舊,大殿與禪房,均可辨認無礙。後院有石徑,蜿蜒通南高峰,晨鐘暮鼓之聲,不復可聞矣!

現今的茶室,茶飯統賣,一人二十元。此間飯菜,茶水,家常樸素,口腹之慾,在此不能盡享,它給世人的,更有一堆雲嵐,幾縷桂香,空谷傳聲,靜似桃源。尤其是清秋,桂花漫山遍野,無須賣花人試賣花聲,桂花兀自香醉人。而此間人文意味甚濃,亦堪比八月桂香,楹聯匾額,觸目皆是,隨手拈來一副:「半空虛閣有霞住,六月深松無暑來。」可圈可點,清新宜人。

回頭說胡適之。適之先生的家鄉,安徽績溪,他從小過慣鄉土生活,所以成年後雖然收入頗豐,但生活簡樸,除了三餐「老頭」飯,零食他不吃,水果也吃得少。他的家鄉菜,比如臭鱖魚,還有三石:石雞石耳石斑魚;三山:山雞山牛山龜,還是很有特色的,口味上,脫不開一個「土」字。盤桓杭州煙霞嶺,想要一品農家菜,還是得去農民家,什麼神仙雞呀,鯽魚湯呀,沒有什麼花招,架勢,只是求一個本色而已。當此時,清秋初降,氣候微寒,耳聽秋雨敲打桂花,石階之上,已鋪點點碎金。於煙霞嶺上,載酒看花,山靜日長,幾有斯世何世之感。

相關剪報

2008年

05月08日

杭州煙霞洞景區計劃建設望江閣

在煙霞洞最大最高的兩層樓建築「啖雲」樓東面高處,錢江管理處正在修建一處兩層的亭閣,修好了站在裡頭,能望見錢塘江無敵江景。這樣一來,杭州人可以恢復老習慣,「煙霞洞上望江景」。

「目前正在進行煙霞洞二期整治工程。這兩層亭閣建好後,你來登閣賞江景吧!」錢江管理處基建科科長黃飛燕昨天告訴記者,這亭閣立在煙霞洞景區最高處,兩層樓,高8米左右,每層約30平方米大小,下層白牆圓洞門,牆上飾以掛落、垂花柱,上層全木結構,東西南三面開窗。

建這兩層亭閣要從去年4月說起。

抬高下陷的柱子,換掉白蟻蛀蝕的椽子梁子,在「全國最棒的石刻觀音造像」水月觀音前立好攝像頭,造型獨特的路燈營造璀璨夜景……去年4月到9月,煙霞洞進行了一期整治工程。

一期工程為煙霞洞最大最高的兩層樓建築新挑了個大露台出來,露台上散放三兩茶桌,南面腳下的古樹群一直生長上來,剛好當了露台的大陽傘,閒坐露台,視線從樹幹中間穿過,只能望見錢塘江一小角麗景。這朱紅樓閣背靠南高峰,倚山而立,古色古香,幽靜而有韻味,卻只在一樓進門處掛了個簡單的黃色匾額「啖雲」。

一期整治後的煙霞洞景區,形成一條更清晰的遊覽路線:遊客從滿覺隴路口的大門進入後,一路沿着石階而上,過煙霞洞,再往洞旁的小路上去,過舒嘯亭、陟屺亭和吸江亭,到達「啖雲」,最後到達南高峰,沿途可欣賞40多處摩崖石刻。 舒嘯亭、吸江亭、啖雲樓、煙霞洞……這些名字背後都有同一個意思——此景地處高地、雲霧繚繞、江景一攬無餘。可這已經是七八十年前的事情。

錢江管理處文物科科長張慧琴說,1932年1月,國民黨中央在煙霞洞召開會議,期間,在「大好湖山」石刻前的山地上,蔣介石最喜愛拖把椅子,面向錢江,閒坐讀書。

1923年6月24日,胡適搬進煙霞洞,一住就是三月余,由紅粉知己表妹曹誠英陪伴左右,其間他寫了大量詩詞,其中一首深情的白話詩說;「……自從南高峰上那夜以後,五個月不曾經驗這樣神秘的境界了。月光浸沒着孤寂的我,濕潤了我孤寂的心……多謝你能來,慰我山中的寂寞,伴我看山看月,過神仙生活。匆匆離別便經年,夢裡總相憶。人道應該忘了,我如何忘得。」

而另一首《煙霞洞》則寫道:「我來正值黃梅雨,日日樓頭看山霧。才看遮盡玉皇山,回頭又失樓前樹。」 眼下快到黃梅季節,卻已經很難望江望山。修新亭閣,正為了彌補這個缺憾。 另外,二期工程中還有恢復「南高攬勝」牌坊等項目。從「啖雲」再往山上走200米左右,就能看到「南高攬勝」牌坊,從牌坊往上再走500米左右,經過一大片茶園,南高峰就到了。

2005年

08月31日

杭州煙霞洞兩尊宋代觀世音像石刻「克隆」成功

她們佇立在南高峰下的煙霞洞口,已經千年。昨天,工作人員將她們的容貌細細收入石膏模型里,再過一個月,與她們模樣相同的石刻造像將站在西湖博物館裡,講述與西湖有關的佛教文化。

她們是兩尊觀世音像石刻。西湖邊,有關佛教的造像有很多,專家為什麼獨選中煙霞洞口的這兩尊?西湖博物館籌建辦人士說,這兩尊觀世音像都建於宋代,體態各異,面容完整,濃縮了宋代石刻造像的精華。

選定造像後,專家們幾經論證複製方案,力求仿製得真實唯美,尤其不能對原有造像造成損傷。於是,工作人員提前幾天將煙霞洞封鎖起來,然後,先在石像上塗一層特製的保護膜,再將特製的硅膠像塗面膜一樣抹在造像上,接着在硅膠外面抹上一層石膏。經過兩天風乾,硅膠和石膏已經基本硬化了,昨天就是工作人員取石膏和硅膠的日子,硅膠成型的成不成功,決定了石像能不能複製成功,所以大家都很緊張。

上午10點左右,工作人員取下支撐石膏的架子。兩個小時後,佛像又露出了真身,硅膠上已經印下了清晰的紋路,「太好了,複製的第一步成功了。」露出真身的觀世音像做了全身「面膜」後,顯得非常乾淨。 兩尊「克隆」的觀世音像將放置在西湖博物館「東南佛國」展廳里。這一展廳主要展示西湖周邊精美的石刻造像。大多數石像以圖片的形式表現,只有煙霞洞的這兩尊觀世音像是仿真製造。

視頻

參考文獻

  1. 煙霞三洞
  2. [楊瞻. 諸天龍象—杭州煙霞洞石窟殘跡考. Diss. 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