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煤深成变质作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煤深成变质作用地面下较深处的煤,在正常地温和上覆岩系静压力的影响下发生的变质作用。煤深成变质作用在各种煤变质类型中对煤影响范围最广,具有普遍性,又称煤区域变质作用。由于它主要是以地温为热源,因而亦称煤地热变质作用或煤正常变质作用。

煤深成变质与褶皱的关系

M. 泰希缪勒 (M.Teichmuller)用等煤级线与煤层之间的交角关系表示煤深成变质与褶皱的关系。图中2a所示等煤级线与煤层大致平行,表明褶皱发生在煤深成变质作用完成之后,煤的变质与褶皱无关;图2b所示等煤级线与煤层斜交,表明煤深成变质作用是在褶皱期间进行的;图2c所示煤层受到褶皱而等煤级线水平,表明煤层在褶皱之前未曾经受变质,而是在褶皱之后才变质的。因泥炭在被覆盖后不久由于基底的沉降,就开始了煤化作用,故单纯褶皱后的变质作用(煤化作用)并不易见到。经过变质的煤,褶皱后若继续受到50℃以上温度的影响,煤的变质程度仍然可以继续加深。经过褶皱的同一煤层,由于在向斜部位较在背斜部位埋藏深,因而向斜核部煤的变质程度就较高,背斜顶部煤的变质程度则较低。同样的原因,经构造变动后,断层下降盘煤的变质程度高于上升盘的同一煤层的煤。

地温来源

煤深成变质作用的地温来源于原始地球残余热化学反应热、重物质位移热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热等。地壳各处的地温是不同的,洋脊、裂谷带、岛弧、中新生代造山带以及现代火山区等,是地壳上可能的高地温区;板块俯冲带的地温较低;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地温有差异,同一构造单元上的地温也有变化,隆起区的地温高于坳陷区。各地区的地温梯度不同,中国开滦的地温梯度为1~2℃/100m,淮北为2.1~2.6℃/100m,抚顺为3.6~4.57℃/100m。这就必然导致各地区煤变质梯度的差异。可以推断,地史上也必然有类似的情况,而且随着时间的演变,同一地点的地温梯度和变质梯度也不会一成不变。 [1]

深成变质煤的分带

由于含煤岩系下部煤层或煤组经受的温度和压力大于上部,因而下部煤的变质程度也高于上部。这种煤变质依沉降深度而呈现的规律性变化,即煤变质的垂直分带是希尔特规律的体现。 德国鲁尔煤田石炭纪含煤岩系厚度超过5000m,煤层多达100余层,煤的挥发分随深度的加大而递减,大致是每深100m降低2.3%,在垂直剖面中,由上而下煤变质程度分带依次为长焰煤—气煤带、气煤带、肥煤带、焦煤—无烟煤带。中国黑龙江省鸡西煤田中生代含煤岩系厚1000余米,含煤10余层,煤质由上而下分为低变质、低中变质和中变质三个带。即使含煤岩系厚度仅几百米,仍能显示出煤质垂直分带。中国河南某晚古生代煤田,其上部石盒子组煤的平均挥发分Vdaf为29.4%,属肥煤;中部和下部的山西组煤的平均挥发分Vdaf分别为23.7%与21.8%,均属焦煤。不仅含煤岩系及其上覆岩系厚度和煤层的层间距影响煤质垂直分带,而且煤变质梯度越大,煤质的垂直分带越明显。 煤质(煤变质)分带包括煤层的煤质垂直分带及其反映在平面上的水平分带。聚煤盆地中,同一含煤岩系的不同地段,在形成过程中,或其上覆岩系在沉积过程中的沉降幅度差异,以及后期构造变动,都会使其煤层的埋藏深度不同,从而引起变质程度出现差异,即形成煤质垂直分带;反映到平面上就是煤质水平分带。由于希尔特规律的普遍性,煤深成变质形成的煤质分带在许多煤田都有显示,含煤岩系或含煤岩系及上覆岩系厚度的差异越大就越明显。煤深成变质作用形成的煤质分带,较其它煤变质类型的规模大。煤质水平分带呈带状、弧状或环状,各变质带之间的宽度不等。[2]

上覆岩系厚度对煤深成变质作用的影响

中国北方晚古生代仅仅经受深成变质作用的煤,在有些地区的煤变质分带比较明显。但含煤岩系本身的厚度一般较薄,且变化不大,其所代表沉降幅度上的差别,尚不足以形成不同煤种; 而体现聚煤期后不同沉降幅度的上覆岩系厚度的差异,却是这些地区形成煤变质分带的主要原因。中国贺兰山沙巴台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厚度为221m,正义关为230m,相差不多,但其上覆的石盒子组与三叠系的总厚度的差别却较大,沙巴台只沉积了石盒子组,厚1490m;而正义关还覆有三叠系,与石盒子组相加共厚2557m,因而,沙巴台的晚古生代煤为焦煤和瘦煤;而正义关的煤则已达无烟煤阶段。上覆岩系厚度对煤深成变质的影响表明,煤变质作用(煤化作用)具有长期性、继承性和叠加性。但对于含煤岩系上覆岩系对煤变质程度的影响需进行具体分析。如果上覆岩系与含煤岩系为连续沉积,或虽有间断但时间很短,并与含煤岩系一道经受褶皱构造运动,那么上覆岩系厚度的差异就会对煤变质分带产生重要影响;假若上覆岩系与含煤岩系之间有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或上覆岩系是在含煤岩系褶皱之后才沉积,那么它对含煤岩系中煤层的影响,就应考虑扣除沉积间断时期的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