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顿光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爱丁顿光度 |
爱丁顿光度是吸积天体所能达到的最大光度。天体在吸积周围介质的同时发出辐射,当吸积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辐射压会阻止物质的进一步下落。此时天体作用在一个粒子上的引力与其受到的辐射压力达到平衡。
简介
天体在吸积周围介质的同时发出辐射,当吸积物质累积到一定程度,辐射压会阻止物质的进一步下落。此时天体作用在一个粒子上的引力与其受到的辐射压力达到平衡。其中mp是质子的质量,σT是电子的汤姆逊散射截面,M和M0和分别是太阳的质量和光度。上式表明天体吸积所能达到的光度与其自身质量成正比,并且太阳的爱丁顿光度是其光度的104倍。一般说来,普通恒星的光度远远低于爱丁顿光度,某些X射线双星和活动星系核的光度能够达到爱丁顿光度,伽玛射线暴、超新星爆发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过爱丁顿光度。
评价
英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1882年12月28日生于肯德尔,1944年11月22日卒于剑桥。16岁进欧文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的前身),23岁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06年到格林尼治天文台工作,1913年任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1914年后兼任该校天文台台长。曾任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英国物理学会会长、英国数学协会会长。1938~1944年当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1918~1919年创建造父变星的脉动理论,摒弃双星假说,而用单颗恒星的脉动(周期性的收缩和膨胀)正确地解释了造父变星周期性的光度变化。1919年参与组织两个日食观测队分别去西非和巴西观测5月29日的日全食,并亲自率队去西非,分析证实了A.爱因斯坦的光线经过引力场发生偏折的预言。这是广义相对论的三大天文验证之一。1920年,他把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应用于恒星能源的研究,认为恒星的能源不是来自于它的引力收缩,而是来自于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反应时的质量亏损转化成巨大的能量。这一预言被后来进一步的研究所证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