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臣是出自《韓非子》的一篇古文。分析了臣下權勢過大的危害,嚴防大臣篡權。[1]

[]

作品原文

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①;主妾無等②,必危嫡子③;兄弟不服,必危社稷④;臣聞千乘之君無備⑤,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徙其民而傾其國⑥;萬乘之君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⑦,以徙其威而傾其國。是以奸臣蕃息⑧,主道衰亡。是故諸侯之博大⑨,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敗也⑩。將相之管主而隆家⑪,此君人者所外也⑫。萬物莫如身之至貴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勢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諸外⑬,不請於人,議之而得之矣⑭。故曰:人主不能用其富⑮,則終於外也⑯。此君人者之所識也⑰。 ① 易:更變,改變。 ② 主:指王后。妾:指妃子。無等:不分等級。 ③ 嫡子:正妻所生的兒子。 ④ 社:土地神。稷:穀神。社稷:象徵國家。 ⑤ 臣:韓非的自稱。乘:兵車。千乘之君:擁有千輛兵車的國家君主,泛指中等國家的君主。 ⑥ 徙:遷移。傾:顛覆。徙其民而傾其國:奪取他的民眾而顛覆他的國家。 ⑦ 家:私家,指大夫。 ⑧ 蕃息:滋長,擴展。 ⑨ 博大:廣大,強大。 ⑩ 敗:衰敗,失敗。 ⑪ 管:控制。隆:興盛。 ⑫ 外:排斥,排除。 ⑬ 諸:之於。 ⑭ 議:通「義」,適宜。 ⑮ 富:財富,指上面的「四美」。 ⑯ 終於外:終究被排斥在外,指被奸臣篡權。 ⑰ 識(zhì):記。

白話譯文

寵臣過於親近,必定危及君身;臣子地位太高,必定取代君位;妻妾不分等級,必定危及嫡子;君主兄弟不服,必定危害國家。我聽說千乘小國的國君沒有防備,必定有擁有百乘兵車的臣子窺視在側,準備奪取他的百姓,顛覆他的國家;萬乘大國的國君沒有防備,必定有千乘之國的大夫窺視在側,準備奪取他的權勢,顛覆他的國家。因此奸臣勢力擴張,君主權勢就會消亡。因此諸侯強大是天子的禍害;群臣太富是君主的失敗。將相控制君主使私家興盛,這是君主應排斥的。萬事萬物中,沒有比君身更高貴、比君位更尊崇、比君威更強大、比君權更隆盛的。這四種美好的東西,不藉助於外界,不求助於別人,處理恰當就都得到了。所以說:君主不能使用他的財富,最終將會被排斥在外,這是統治者要牢記的。

作品鑑賞

《愛臣》一文出自韓非子第四。 本文取首句的頭兩個字作篇名,這是古人的一種命題方式。 韓非在本文中着重分析了臣下權勢過大的危害。他認為,嚴防大臣篡權,必須對臣下「盡之以法,質之以備」,不許在國內另立私朝,不許在封邑內搞獨立王國,不許擁有私人武裝,不許與諸侯國私下交往,不許用私人財富收買人心。君主必須保持高度警惕。這些主張,對於當時建立封建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卒於秦王政十四年(約前281年-前233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今河南省新鄭)。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