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眼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牛眼珠,中药名。为马钱科植物牛眼马钱Strychnos angustifiora angustiflora Benth.的种子。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 中药名称:牛眼珠
- 别 名:牛眼球、牛目周,牛眼睛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捩花目
- 科:马钱科
- 属:马钱属
- 种:牛眼马钱
- 分布区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 采收时间:秋、冬季
- 用 量:0.5-1g;外用适量
- 毒 性:大毒
形态特征
攀援木质藤本,长达10m。除花序和花冠外,全株无毛。小枝对生,变态枝成为螺旋状曲钩,钩长2-5cm,老枝有时变成枝刺。单叶对生;叶柄长4-6mm;叶片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8cm,宽2.5-4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圆形,全缘;基出脉3-5条,紧靠边缘的2条脉纤细,小脉成网眼状,在叶背突起。三歧聚伞花序顶生,长2-4cm,被短柔毛;苞片小;花萼小,裂片卵状三角形;花冠管长约3-4mm,白色或淡黄色,裂片窄,与管等长,基部内面有长柔毛;雄蕊和子房均无毛。浆果球形,熟后鲜红色,直径2-4cm,果皮光滑,略硬,红色或橙黄色。种子扁圆形,直径1-2cm,中间凹陷,边缘有花纹。花期4-6月,果期6-12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疏林下或灌丛中。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药材性状
种子扁圆形,直径0.8-1.5cm,厚0.2-0.3cm,一面稍凹,另一面稍突起。表面灰棕绿色,被匍匐状短毛茸,由中央向四周射出,子叶心形,叶脉3条,胚根长约1.5mm。气微,味微苦。
入药部位
种子。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通经活络,消肿止痛。[1]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手足麻木,半身不遂,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禁忌
不可久服,以防中毒。孕妇禁服。
采集加工
秋、冬季采收果实,除去果肉,晒干,以油炸酥,或用砂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