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獨酌成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獨酌成詩》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

《獨酌成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獨酌成詩》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獨酌成詩》[1]

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醉里從為客,詩成覺有神。

兵戈猶在眼,儒術豈謀身。苦被微官縛,低頭愧野人。

解析

此公往鄜州,在途獨酌而作。沈炯有《獨酌謠》。江總詩:「獨酌一尊酒。」《南史》:顏延之獨酌郊野,當其為適,旁若無人。

燈花何太喜①,酒綠正相親。醉里從為客②,詩成覺有神。兵戈猶在眼③,儒術豈謀身④。苦被微官縛⑤,低頭愧野人⑥。

(上四敘旅夜情事,題意已完。下則有感身世,而嘆一官之拘束。《杜臆》:遇酒而燈花為兆,酒之難得可知。任從為客,酒解客愁。詩覺有神,喜動詩興也。二句暗承。陶嘆折腰,杜愧低頭,皆不肯屈節於仕途者。)

①《西京雜記》:「目瞤得酒食,燈花得錢財。」②朱超詩:「若言為容易。」③《吳越春秋》:欲興兵戈,以誅暴楚。④《前漢·蕭望之傳》:宣帝不甚從儒術。⑤潘岳詩:「豈敢陋微官。」⑥《後漢·梁鴻傳》:妻曰:「今何為默默,無乃欲低頭就之乎?」愧野人,愧不如彼之自適也。趙汸曰:東坡詩:「夢裡似曾遷海外,醉中不覺到江南。」又云:「卻舉酒杯疑是夢,試拈詩筆已如神。」皆出於此。

古人凡送別遣懷之作,只寫景言情,而作詩本意,已在其中。若於篇中明說作詩,近於自注,終覺非體。如《大雅·卷阿》篇,乃召康公和成王之詩,首云:「來游來歌,以矢其音。」末云:「矢詩不多,維以遂歌。」此系一時唱和之作,故首尾提出賦詩之意。又《嵩高》篇,乃尹吉送申伯之詩,末云:「吉甫作誦,其計孔碩。其風肆好,以贈申伯。

」但於章尾結出贈詩之意,收束有情。《杜集》如《留別嚴賈》詩,於第三句云:「去遠留詩別。」如此詩於第四句云:「詩成覺有神。」又如《游修覺寺》詩,於第三句云:「詩應有神助。」突於半腰中,插入作詩,題意已盡,而語氣亦傷,後面重敘,便脈絡不貫矣。此皆少陵不拘古法處,未可為訓也。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天寶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這種小官,但杜甫不願意任此「不作河西尉,淒涼為折腰」的官職,朝廷就將之改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低階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長安也十年有餘,為生計而接受了這所學無用之職。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剛剛進到家門就聽到哭泣聲,原來小兒子餓死了。就長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見聞,寫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視頻

倒霉的杜甫

參考資料

  1. 《獨酌成詩》 詩詞古文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