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西藏的歌(萬郁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獻給西藏的歌》是中國當代作家萬郁文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獻給西藏的歌
——讀饒友君新著《火苗旺盛的地方》
未讀《火苗旺盛的地方》之前,我認為友君的性格只是大氣、豪爽,看了書之後,才知曉友君情感豐富、溫柔細膩;未讀《火苗旺盛的地方》之前,我以為友君只是生性耿直、樸實無華,看了書才知曉她還有非常浪漫、夢幻的情愫。
《火苗旺盛的地方》這本書,以旅遊西藏為由頭,描繪自然風光,欣賞極地美景,記敘藏族風情,抒發對藏地和藏族人民的親近與熱愛之情,可謂真情洋溢,哲理益人,時時令我掩卷而起幽幽之遐思。
通讀全書,感覺此書大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以畫家獨到的眼光,捕捉西藏斑斕的色彩
一般旅遊西藏、描繪西藏的作者,會感嘆西藏藍天之藍、白雲之白、雪山之壯、湖泊之美,愛上那藍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地和遊動的牛羊。而友君在此之外,更加在意西藏的多種色彩,更加注重對西藏斑斕色彩的描繪與抒情。 比如: 拉薩的色彩是讓人無法忘懷的,拉薩的色彩是隆重的、強烈的,有透明的藍、聖潔的白、活力的紅、神聖的黃、墨墨的青、飽滿的綠……
無論是僧人穿的絳紅色的袈裟,還是用聖柳磊成的布達拉宮紅牆,還是藏族少女們以紅色為主的藏袍,總讓人感到有一種凝固的美,叫人揮之不去。置身在雄偉、寧靜、祥和的布達拉宮,我腳踏着紅色木地板、手扶着紅色的層層扶梯,滿眼是身着紅色袈裟的僧人,還有不滅的酥油燈,你會被這些紅色包裹着,耳邊縈繞着如紅色一樣渾厚悅耳的梵音,——紅色在這裡是那麼充滿活力,那是一種只有生命才會有的活力,它像火焰把生命的熱情在雪域高原盡情地燃燒。 在友君的筆下,拉薩的色彩令人難忘,那是因為藍得透明、白得聖潔、紅出活力、黃得神聖,連青色都是「墨墨的」、綠色都是「飽滿的」。在她的眼中,一切的顏色都是神聖、飽滿而充滿活力。這樣的字眼,就不是一般的、平實的描繪,而是像當年梁啓超先生《飲冰室文集》所言「筆端常帶感情」了。作者通過細心的觀察和描述,將其畫家眼中發現的色彩之美盡情渲染,把紅色上升到生命的高度,調動比喻、象徵、誇張、擬人的手段,突出了草原上人的力量,寫出了一個有生命活力的不一樣的草原,紅色像火焰把生命的熱情在雪域高原盡情地燃燒。這是對紅色的歌頌,這紅色象徵火焰,象徵生生不息的藏族人民頑強的生命,象徵一切美好的前程。
二、以作家浪漫的情懷,寫景狀物美妙有聲
到西藏旅遊、做客,「哈達」是一個繞不開的物事。
哈達是藏族人民好客的標誌,只要進入西藏、到藏族百姓居住的地方,藏族人民都會給你獻上哈達,都有哈達包裹着你。友君他們一路行去,路過了多少藏寨,就接受了多少條哈達。
潔白無瑕最能表達和象徵人的真誠,純淨的心愿,在山間、在佛堂、在千年的老樹上,在藏族人家的房前房後,我們都能看到潔白的哈達。我也多次去過西藏,接受過藏族人民送上的哈達,但我從沒有看見過將哈達描寫得這麼美、這麼浪漫。在這本書里,友君描寫哈達非常獨特,我在讀到這些句子時,腦海里出現了一條條像薄霧飄渺的哈達在山間繚繞。請看—— 哈達圍繞大地,也飄舞在天空。那一朵朵盛開的雲就如哈達在天空中織的如意網,它們有時如花朵般白得厚重而一塵不染,有時又如一條輕紗做的哈達環繞着群山。有藍天就會有盛開着的白雲,就會有飄動的哈達。 這麼美麗的景致,將白雲比喻成哈達,也可以說將哈達比喻成白雲,在天地間飛舞,猶如輕紗如帶,猶如盛開的蓮花,這種將物與天地融為一體的構思,令人聯想到李白「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開闊的作品的內涵,作者那種豪爽的氣派,將文章托舉到一定的高度,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不但文字美,更展現出一種開闊的心胸與高雅的氣質。
三、寫人準確抓住神韻,令讀者具體可感
除了純粹的抒情,散文離不開對人的記敘與描寫。如何寫人,如何才能準確、傳神地寫好人,這是一個高明的作家與一般的作者的分水嶺。這方面,友君的眼法、心法與筆法,都值得我們借鑑。 比如,在《火苗》一文中,寫了草原上的天使、角桑和姐姐這麼幾個人物。在天使一文中,我們可以想象醫生在草原上的艱辛和發揮的巨大作用,他們就是草原人民的天使,給藏族人民消災除難。友君寫的唐醫生,事跡非常感人,在牛棚里接生,在馬背上巡診,在藏民家住宿,特別感人是,多個被他搶救和接生的孩子都要唐醫生給娃娃取名,這種深似親人的醫患關係令我們對唐醫生肅然起敬。在角桑和姐姐一文中,友君寫了那麼一個單純、可愛的孤兒,她的一段抒情文字好打動人心。
「母性的最柔軟的情緒從心裡蔓延開來,我蹲下去雙手抱緊兩個孩子,兩個孩子依戀的目光讓我淚流滿面。孩子啊,當你倆小小的身體緊緊依偎在我的懷裡,我感覺到了那柔弱的身體,每一滴眼淚、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細胞,都傳遞着你們對母愛的渴望,孩子,我多想給你們全部的母愛,但是,此時,我能夠給你的,也僅僅是一塊糖果、一瓶飲料和幾百元錢,你倆在我懷裡的啼哭聲又是怎樣的刺痛了我的心啊!」這一段描述,是多麼打動人心,我們作為一個母親見到這麼可愛、可憐的孩子也是會有這樣深刻的體會。接下來,友君的一段話,就是有很多人不會想到的:孩子,在你那幾乎與世隔絕,物資匱乏而又貧窮淳樸的世界裡,一塊糖、一瓶飲料帶來的驚喜和歡樂,就是回饋給我由衷的感謝,那就是你對我的感恩。這種體會,是一個完全心地善良的人的感受和理解,友君有這樣的深情,證明她是一個溫柔善良的母親,她想到的不是她的給予,而是孩子們對她的依賴,這是孩子們對母親的愛,而她能享受到這種愛,是孩子們對她的饋贈,友君的這種體會,是人間大愛,是人與人之間的摯愛,體現了人性的光輝。最後在告別這兩個孩子時,友君說,在清清山泉中成長的大山裡的孩子們,一派淳樸天真,怎麼能不讓我怦然心動?我不能帶走你們,但我還會再來看你們。這深情的告別,讓我們感受到友君的一片愛心,同時這兩個孩子的身影也留在我們讀者的心裡,為什麼我們也被感動,因為友君抓住了人物的特點,唐醫生不辭辛勞為草原百姓服務,受到百姓的愛戴,兩個孩子的身世和那種純真、淳樸的情感也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友君陛下的這些人物是成功的,他們不但打動了友君自己,同樣打動了萬千的讀者。 四、融哲理於議論之中,啟人開悟引人深思
散文最怕就事論事地局限於寫自己的眼前所見,那樣的話與風景名勝的解說詞還有什麼區別呢?除了選材、剪裁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寫出作家目之所見、身之所感引起的心之所想。
友君的文章突破了僅僅寫景那樣的模式,她在寫景後,總有自己的感悟,而且很有哲理,讓你讀後總想掩卷沉思。 比如,當她看到那散布于山嶺溝壑無數的瑪尼堆,她深情地寫下這樣的句子:「那些石刻六字真言,讓人讀到生與死的哲理。——更有虔誠的朝聖者,三步一平手地磕着長頭,佛光穿過蒼涼,他們用肉身打磨着漫漫長路的時候,目光已觸到燦爛的光芒。」又比如,《夢尋貢嘎山》文中,她「尋夢貢嘎,這一刻,離高樓很遠,離雪山很近,離霧霾很遠,離陽光很近,離世俗很遠,離自己很近。當我看到巨大而高不可攀的貢嘎雪峰時,激動得瞬間流淚,不禁感嘆生命的渺小、脆弱、狹隘和短暫」。這種夾敘夾議,超出了平鋪直敘的寫景,將認知總結、提煉、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的句子,既富有哲理,又文采斐然,既美麗可人,還引人深思。
「生命是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銜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發現不一樣的風景,遇見不一樣的人,我們總是一廂情願地在人世間輾轉、有人說:這世間,最風塵、最蒼茫也最無情,明明給了我們棲身的角落,心卻無處安放。」這種在旅途中生髮出來的思考,來有根,思有由,給人啟迪,回味無窮。反覆思量,能夠讓人明白一些道理,更好地理解人生。這是遊記中難能可貴的地方。 五、駕馭文字嫻熟自如,寫景抒情文采飛揚
可以說,散文是可以與詩歌並提的、最能表達感情的文體。現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強調:「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在「藏地行蹤」這十一篇文章里,每一篇都濃郁地表達了作者對西藏的深情,每一篇都抒寫了西藏看不夠的美景。在翻閱文章時,沒有一點審美疲勞,她的每一篇文章對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描述,每一處都有精彩的點評,讓我們在美景中陶醉。 請看:
這是波密的清晨,青山環抱、綠樹掩映,雖細雨濛濛四周高山仍蔥蘢翠綠,雲霧繚繞其間,似玉帶纏腰,如夢似幻。
這是羊湖:羊湖的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色彩,碧藍的湖水總是能給看到它的人極大的視角和心靈的衝擊。平靜的羊湖之水就像一面寬闊無垠的鏡子,藍天白雲無不清晰地倒映其中,美不勝收。
這是日喀則:雪峰綿延逶迤、冰川懸垂如瀑、冰塔猶如森。
這是聖象天門:隨着日頭的逐漸墜落,西邊的湖面竟不知何時泛起了層層麟浪,一時間分不清那閃閃爍爍的究竟是夕陽餘暉,還是從九天銀河灑落的細碎星辰。
這是若爾蓋草原:天高氣爽、帳篷點點、炊煙繚繞、牛羊漫野,牧歌悠悠,好一派醉人的風情!騎在馬上到最高的山頂上,等待日落時看晚霞中最美的九曲黃河第一灣的落日璀璨。
我最欣賞的是對米亞羅的描寫。
文章一開篇就點題,「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而秋天的紅葉,是這個季節里一首動人的歌,讓人喜歡讓人留戀。正值」彩墨挽秋紅,楓葉醉意濃「的大好時節,那一簇簇黃色的、紅色的、紫色的彩林從大山中鑽出來一比高低。——盡收眼底的是萬山紅遍、赤濤翻滾,金黃流丹。——路邊的黃葉風情萬種,水邊的紅葉嬌艷欲滴,我時而停車駐足看滿山彩林炫舞,時而溪邊靜聽流水歡歌。晨間紗霧中,米亞羅幻化的景色如身着紅裙的少女翩翩起舞,帶着秋的情感穿越層層山、片片林,依然清晰,將千嬌百媚的姿態展示給世人。讓人看不夠、美不夠、憐不夠。——米亞羅的秋是飽滿的、是彩色的、是激情四溢的。」文章的結尾「夕陽的餘暉將整個山巒染成了美麗的金色,給它披上了多彩的霞衣,米亞羅的秋天,如此絢麗多姿,讓我無限留戀。」文章首尾照應,全篇文章圍繞秋字做文章,處處體現出彩林的迷人之處,文字優美,抒寫流暢,多有排比句式,以作者的見聞,給廣大讀者展現了米亞羅秋天的美景,繪製了一幅幅秋色美景的畫卷,是一篇飽含深情的美文。
六、展示多種人生狀態,打開生活特別的窗戶
我們生活在多元的世界,多元世界的狀態自然呈現出千姿百態、豐富多彩。作為作家,特別是作為一個兼具畫家身份的敏銳、敏感的女作家,友君的生活本來就多姿多彩,令人羨慕。而這樣的生活,值得付諸文字,記錄、描繪、抒情、點染。
友君車開得好,在成都這座大城市本來不算什麼,但沒想到她騎馬還騎得好,那在成都就很牛了。在《稻城荏苒馬場》一文中,我們看到了英姿颯爽騎在馬背上飛奔的友君。正是這不同於一般人的生活狀態,增加了本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
在《稻城荏苒馬場》這篇文章里,就讓我們讀到了不一樣的生活狀態。
友君在馬場遇見了她曾經預約了但一直沒有時間去學習馬術的准教練稻子。稻子曾在雙流國際馬術中心任教練,後來到稻城。到稻城來學習馬術的人和做志願者的人都有,文中介紹了幾位這樣的人物,特別是寫了稻子,稻子是大學畢業本可留在成都從事馬術教練工作,可在機緣巧合下,來到稻城,在這片高原地帶開始了自己的事業。友君來到馬場的前三天就給馬兒餵蘋果、青稞、鹽水、了解馬兒的習性、交朋友。就這樣,友君由陌生到熟悉,很快就騎着馬兒來到童話般的青楊林,她眼中的青楊林,一排排筆直的樹木遠看像士兵般排列,近看似乎要衝破雲霄到達看不到的天空。那絢麗的黃、像上帝筆下的自然畫卷,似乎融入了對生命的熱愛。青楊林承包了秋日色彩,一片金黃。友君騎着馬穿梭在青楊林,跟隨馬的步伐欣賞美景,她心潮起伏,聯想翩翩:真想世界就此安靜下來。邂逅一捧溫暖、珍藏一份遇見。稻城的秋,清淺,安靜,清了樹上的年輪,淺了歲月留下的痕跡,安靜地倚在時光深處,看花開花落,流年轉換,踏歌而行,縱情歡暢。這段文字把我們帶到了青青的林場,在這裡可以任你喜愛的馬兒載着你信步或奔馳在廣闊無邊的草原上,那種心曠神怡,讓我飛翔的感覺,超越了紅塵中的羈絆、甩開了繁冗的事物,這樣的句子,多麼富有詩意,多麼讓人嚮往。 這篇文章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悠閒自得、放鬆自我的一種生活方式,除了生活、工作的地方而外,尋找另一種不同的生活體驗也是開拓豐富人生的一種可取的方式,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超越墨守成規的快感,可以對世界、對人生產生另一種領悟。從友君的這段文字中,也給我們一種啟迪,也讓我們增加了見識。
同時,如何將自己的人生經歷、人生閱歷,轉化為文字,形成文章,友君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以上只是我對《藏地行蹤》這一章節的感悟,在友君的其他三個章節中,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總之,《火苗旺盛的地方》這本散文集,敘真事,繪真境,抒真情,發真議,讓讀者身臨其境,陶然而樂,掩卷而思,獲得很大的閱讀與審美的愉悅,值得我們認真閱讀,用心品味。 2023年6月29日,星期四 [1]
作者簡介
萬郁文,籍貫浙江杭州,成都市青羊區政協第五屆、第六屆委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