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独(拼音:dú),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 。

此字本义是指单独, 由单独义引申出孤单、独特、独裁、仅仅等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独

拼音; dú

注音; ㄉㄨˊ

繁体; 独

平水韵部; 入声一屋

部首; 犭

总笔画; 9

五笔; qtjy

仓颉; khlmi

郑码; qmi

四角号码; 45236

统一码; 基本区 U+72EC

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 形声字

字级; 一级字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犬,蜀声。"蜀"本为葵中虫,字形从"虫",像头身之形。

字形4为省体,作从目、从虫,字形3为隶书变体,从目、从禸,以"禸"换"虫","禸"本像虫子、鸟兽等的长尾巴,后独立出来,泛化为禽兽的标志性构件,如"禽"、"万"等。现代汉字简化时,采用宋代省略声符一部分的俗字,简化为简体字"独"。本义为单独。《说文》:"独,犬相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

"段玉裁注:"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意为羊喜欢结群,狗性好斗,多独处。《诗·小雅·正月》:"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由单独义引申出孤单、独特、独裁、仅仅等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犬相得而鬬也。从犬蜀声。羊为羣,犬为独也。一曰北嚣山有独䞞兽,如虎,白身,豕鬣,尾如马。徒谷切。

说文解字注; 犬相得而斗也。

斗,各本作鬬,今正。凡争斗字许作斗。鬬者,遇也。其义各殊。今人乃谓鬬正,斗俗,非也。

从犬蜀声。

徒谷切。三部。

羊为羣,犬为独。

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羣,引伸叚借之为专壹之偁。《小雅·正月》传曰:独,单也。《孟子》曰:老而无子曰独。周礼大司宼注曰:无子孙曰独。《中庸》、《大学》皆曰:愼其独。戾独等字皆叚借义行而本义废矣。

一曰北嚣山有独䞞兽,如虎,白身,豕鬛,尾如马。

《山海经·北山经》曰:北嚣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鬛,名曰独䞞。郭图赞亦云:虎状马尾,号曰独䞞。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徒谷切。《正韵》:杜谷切,$音犊。《说文》:犬相得而鰚。从犬,蜀声。羊为羣,犬为独也。

又兽名。《埤雅》:颜从曰:独一叫而猨散,鼍一鸣而龟伏。或曰:鼍鸣夜,独叫晓。独,猨类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谓之独猨。盖猨性羣,独性特,猨鸣三,独叫一,是以谓之独也。

又独䞞,兽名。详前䞞字注。

又《广韵》:单独。《诗·小雅》哀此惸独。传:独,单也。又:念我独兮。《尔雅·释山》:独者蜀。疏:虫之孤独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独者亦名曰蜀也。扬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谓之独。

又山名。《山海经》:独山,多金玉美石。

又《广韵》:复姓有独孤氏。《后魏书》:西方独孤浑氏,后攺为杜氏。

又姓。《正字通》:明独立,独善。[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