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玉皇山 |
玉皇山景區位於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張佳坊鄉雜溪村、瞿田村、三江口村和張佳坊村境內,占地面積60平方公里。境內崇山峻岭、河流縱橫、青山碧水、氣候溫和、雨量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是贛江、湘江的水源地,最高峰為玉皇山的玉峰,海拔1234米。玉皇山層岩仙跡,峭壁飛泉,山形為蓮花座,之前稱為蓮花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遺產」,被譽為中國名山中為數不多的「處女山」。
簡介
景區內擁有數千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紅豆杉(據權威專家考證,其中有一對二千多年樹齡的夫妻紅豆衫),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均值每立方厘米達3萬餘個,超出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標準的30倍。(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標準濃度為不低於1000-1500個/立方厘米)。景區內主要包括玉皇山、玉皇殿、龍潭泉、紅軍小學(王家大屋)、竹文化園、千年夫妻紅豆杉、千畝映山紅、瞿田峽竹筏游等獨具古色、紅色、綠色的景點。玉皇山的宗教傳奇玉皇山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遠自漢晉起,被道佛兩家擇為修身養性之洞天福地,在明朝時香火達到鼎盛,在武功山至玉皇山幾十公里範圍內,建有庵、堂、寺觀達100多處,道、僧達1000多人。據志載,玉皇山寺殿始建於唐貞觀五年(631),並經歷代營建,發展成上、中、下三殿的群宮建造規模,是盛唐至明朝以來江南最有影響力的宗教活動場所之一。大山門的額題「古今名山」上聯為:「崇山峻岭胡而天也胡而帝」,下聯:「奇峰高嵩有是地自有是神」。自唐宋以來,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游賞吟詩作賦的名人學士絡繹不絕,留下了無數珍貴墨跡,其中出名的數晉之葛洪、宋之黃庭堅、明之徐霞客等。
評價
1927年9月20日-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從文家市,引兵井岡山,途經蘆溪山口岩(盧德銘在此犧牲),直達張佳坊鄉雜溪村(有兵力約1000人),擺脫了敵人的追擊,工農革命軍的師部機關駐在雜溪村。如果說「秋收起義」一打響,經過攻打醴陵城初敗,到山口岩大敗,革命事業處於最低谷的話,那麼夜宿張佳坊鄉雜溪村,在紅軍小學召開行軍會議,找到王佐,部隊開拔到蓮花縣就是走岀低谷的開始,紅軍小學也就是走岀低谷的起點,為以後經歷曲折,逐步走向勝利奠定了基礎。王家大屋裡的紅軍小學:1930年-1934年,王震、李天柱、肖克等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在雜溪村南頭組王家大屋創辦了紅軍學習班,學員是毗鄰蘆溪、蓮花、安福等一帶加入到肖克獨立師中的貧苦農民,紅軍教他們識字、算術,講授革命道理,在王家大屋的大坪操練軍訓,帶領他們去打土豪、分田地,因此當地群眾稱王家大屋為「紅軍小學」。現該屋的牆上還完好的保存有當年刷寫的革命宣傳標語:「白軍兄弟是工農出身不要替軍閥打工農。歡迎白軍士兵來當紅軍。擁護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工農兵解放萬歲」。在左右廂房牆壁上還保存有紅軍用來掛放步槍的竹釘50多個。據老紅軍戰士王繼恩回憶:紅軍先後攻打萍鄉大安里、麻山馬鞍嶺、安福縣城、蓮花縣城、茶陵腰背、攸縣風下等十幾次仗,都是從這裡出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