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玉米小斑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
原图链接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由长蠕孢菌侵染引起的、发生在玉米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叶和果穗也能受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严重。

玉米小斑病为中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一般夏玉米区发生较重,大流行的年份可造成产量的重大损失。

玉米小斑病是气流传播,多次侵染的病害,而且越冬菌源又很广泛,单用一种措施防治效果很不理想。以利用抗病品种而言,因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异而影响品种的抗病性。故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技术防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为害。同时在玉米小斑病发生区,常常还有玉米大斑病、玉米茎腐病和玉米丝黑穗病同时发生,因而在防治玉米小斑病的同时,必须考虑兼治玉米大斑病玉米茎腐病玉米丝黑穗病等问题。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玉米小斑病

外文名: 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

别 名: 玉米斑点病

玉米小斑病1
原图链接

为害作物: 玉米

为害部位: 叶片、叶鞘、苞叶、果穗

病 原: 长蠕孢菌

病原特征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为长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hik.) Shoemaker.),属半知菌类。有性世代为Cochlibolus heterostrophus Drcchsl。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至多根丛生,褐色,直或有膝状曲折,有3-12个隔膜,多数为6-8个隔膜,大小(80.3-155.6)微米×(5-10)微米,基细胞膨大。分生孢子椭圆形、长椭圆形、柱形或倒棍棒形,中间或中间稍下处最宽,两端渐细小,褐色至深褐色,两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深褐色,凹入基细胞内,1-15个隔膜,多数为6-8个隔膜,大小(13.8-140)微米×(4.8-21.3)微米。子囊壳近球形,直径为0.4-0.6毫米,黑色,表面布满分生孢子梗及菌丝,有一嘴形孔口。子囊无数,有短柄,顶端圆形,大小为(124.6-183.31)微米× (22.9-28.5)微米,内有4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丝状,平行排列,互相缠绕成卷线状,有5-9个隔膜,大小为(146.6-327.3)微米×(6.3-8.8)微米。

分布为害

玉米小斑病是一种病害,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产区发生严重。一般造成减产15%-2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1]

症状

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为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mm×(2-4)mm大小的椭圆形褐色病斑,边缘赤褐色,轮廓清楚,上有2-3层同心轮纹。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分生孢子盘),叶片被害后,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导致减产。

侵染循环

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在病株残体内外以菌丝或分生孢子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年。越冬孢子存活率高低与越冬场所环境条件有关。存放在室内、树上、作篱笆和地面上的病株残体,只要不腐烂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所以,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遗留在田间的病叶、苞叶、秸秆等,都是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主要菌源。越冬病原菌,在第二年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如遇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时,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存在时,分生孢子4-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胞里,3-4日即可形成病斑。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蔓延扩大,直到天气变冷,气温、湿度降低,不利于病原菌为止。玉米收获后,病原菌又随病株残体进入越冬阶段。病原菌的子囊孢子也能成为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也可导致幼苗发病,但都属于次要侵染来源,对田间的发病与流行关系不大。

发病规律

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6-29℃,产生孢子适温度23-25℃,孢子在24℃时,1小时即能萌发,遇充足水分或高温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大,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可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合理布局和轮换,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适时播种,使抽穗期避开多雨天气。施足底肥,适期、适量合理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特别是必须保证拔节至开花期的营养供应。

2、药剂防治。500g/L异菌脲悬浮剂50~100毫升/亩,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200g/亩,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40~80g/亩,或30%咪鲜胺微囊悬浮剂30~40克/亩进行防治。[2]


相关视频

玉米小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玉米大斑病防治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