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玛丽恩巴德悲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玛丽恩巴德悲歌》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的作品。

作品

别人在痛苦之中沉默不言,
上帝却让我说出我的烦恼。

如今,花儿还在含苞未放,
我怎能怀抱希望、跟她再见?
天堂和地狱都在对你开放;
我的心里觉得多么烦乱!——
别再迟疑!她走到天国门口,
要把你高举,抱在她的心头。

你就这样被她迎入天堂,
好像你有福消受美丽的永生;
你更无别的希冀、要求和愿望,
衷心追求的目标已经达成,
你看到这独一无二的倩影,
憧憬的眼泪的泉源就立即流尽。

白天鼓着迅疾的翅膀驰骋,
好像一分一分地拚命追赶!
夜吻,这是忠诚结合的保证:
就是到明天,也不会有所改变。
一段段时刻在悠然前进之中
虽像是姐妹,但并不完全相同。

残酷而甜蜜的最后一吻,它割断
用情丝编结成的美妙的情网。
我的脚行行且止,避开门槛,
好像有火剑天使在追赶一样;
眼睛恹恹地盯着阴暗的小径,
回头一看,大门却已经关紧。

这时只好不露声色,就好像
这颗心从未开放过,也从未体会
幸福的时刻,从未在她的身旁
跟天空里的每一颗明星争辉。
不满、后悔、责备、烦重的忧愁
在闷热的大气里压得他难受。

世界不是还存在?那些岩壁,
难道不再顶戴着神圣的日影?
五谷不是在成熟?碧绿的大地,
不是伸向河畔的牧场和丛林?
伟大的苍穹不是还覆在上空,
还看到白云苍狗、变幻无穷?

一个苗条的仙姿从薄雾里面
升起在碧空之上,像六翼天使
拨开庄严的云层飘然出现,
多么轻盈而优雅,温柔而清晰;
你瞧她婆娑曼舞,非常欢畅,
一切可爱的形姿都比她不上。

可是你只能企图在瞬息之间
紧紧把握这代替真人的幻影;
反求内心吧!你会更有所发现,
她在你心里会幻出种种的姿影;
一个会分化无数个出来,
千姿万态,越来越更加可爱。

想那时,她站在门口,将我接待,
随后一步步让我享尽了福分,
接过最后一吻,还要赶过来,
在我嘴唇上亲个永别的一吻:
恋人的清姿使我记得很分明,
像用火字写进我忠实的内心。

这颗心,就像一座巍峨的金城,
为她坚守,把她守护在城里,
乐于为她保持永远的忠贞,
只有她出现,它才意识到自己,
它在这种情网中才觉得轻松,
只为了对她感激,它才跳动。

如果恋爱的能力,被爱的愿望,
都已经完全丧失,消逝无踪,
就会立即发现愉快的希望,
去进行可喜的计划、决断和行动!
如果爱情能使恋爱者振奋,
这大功已在我身上绝妙地完成;

而且全赖她!——我的灵魂和肉体,
曾背过沉重难受的内在的忧伤:
在我苦闷、空虚、荒凉的心里,
四面看到的全是恐怖的景象;
如今,熟悉的门口有希望出现,
她沐着温和的阳光亲自露面。

尘世的人——正如《圣经》所讲——
享受的神赐的出人意外的平安,
我要把它比作在恋人身旁
所感到的爱情的快活的平安;
这是心灵的安乐窝,什么也不能
扰乱这种意识:我是她的人。

我们纯洁的胸中有一股热忱,
想对更高、更纯的不可知者
出于感激之情、自愿献身,
把永远不知名者的谜解开;
我们称之为:虔诚!——我到她面前,
就感到已到达这种幸福的顶点。

对着她的眼光,像对着太阳,
对着她的呼吸,像对着春风,
自我的意识,虽久已像坚冰一样,
深藏在严冬的洞中,也倏然消融;
自私、成见,都不能继续存在,
只要她到来,全都战栗着离开。

她好像曾经说过:“时时刻刻,
总有快乐的生活呈献给我们,
昨天的事,又不许加以过问;
如果我曾害怕黄错的降临,
太阳落山,还可以赏一下美景。

因此请向我学习,要明智愉快,
你要正视瞬间!千万不要拖!
无论是行动,或是欢乐,或是爱,
要迅速,要有好感,要生气勃勃;
到处都要这样,总像个孩子,
就成为完人,谁也克服不了你。”

你说得倒轻松,我想,是神的恩惠,
他把瞬间赐给你作你的伴儿,
任何人到你身旁,他就立刻会
觉得自己已成为命运的宠儿:
我害怕你那叫我离开的眼光——
叫我学高深的知识,有什么用场!

如今我已经远离!眼前的时刻,
该怎样安排?我无法回答出来;
她给我不少至宝,使臻于至美,
只成为我的负担,我要摆脱开;
不可克制的怀恋在将我逼迫,
除了无尽的眼泪,别无良谋。

让它涌出吧!让它不停地流出来;
可是决不能浇熄内部的激情!
我的心胸已被撕扯得很厉害,
生和死在那里进行残酷的斗争。
肉体的痛苦虽有药草可治;
可是精神却缺少果断和意志,

也缺少理解力:精神何以会如此?
它千百次回想着她的仪容。
那仪容时而停留,时而消逝,
时而模糊,时而在至纯的光中;
就像潮汐一样往返来回,
怎能给人带来最小的安慰?

忠实的旅伴,将我丢在这地方,
让我在岩边、沼泽中独自逍遥;
你们去吧!世界对你们开放,
大地辽阔,苍天广大而崇高;
去观察,研究,进行详细的搜集。
结结巴巴地道出自然的秘密。

我已经失去了一切,失去了自我,
不久前我还受到诸神的宠爱;
他们试探我,把潘多拉赐给我,
有很多珍宝,也有更多的危害;
他们逼我去接触惠赐的嘴唇,
又将我拉开,使我陷于绝境。 [1]

诗歌特点

歌德一生没有停止过诗歌创作。他创作的诗歌数量惊人,给世人留下 了宝贵的财富。总结起来,歌德的诗歌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思想深刻,意境深远。从《普罗米修斯》、《神性》、《重逢》、《幸福的渴望》、《浮士德》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证据。

(2) 题材丰富、广泛,几乎反映了社会及人生中的方方面面。

(3) 情感自然真挚。细细品味一下《五月之歌》、《漫游者的夜歌》、 《迷娘曲》等抒情诗,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4) 体裁多种多样。如,早年的牧歌体、民歌体、颂歌;中年的短诗、 哀歌、十四行诗;晚年的阿拉伯风格和中国风格。另外还有许多格言诗和叙事谣曲。[2]

作者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歌德的诗词全集: 《欢聚与离别》 《玛丽恩巴德悲歌》 《野蔷薇》 《五月之歌》 《幸福的渴望》 《迷娘曲 (之一)》 《对月》 《浪游者的夜歌》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