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破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環境破壞 |
中文名;環境破壞 外文名;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
自然是人類生活的家園,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依賴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利用,改變了原有的生存環境,人與自然的相互依賴關係變成了對立的關係,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態平衡被打破,資源被過度開發。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由於農業生產中農業科技的廣泛使用,農業科技影響了農村的自然環境,農村原有的生態失去平衡,農村資源大面積開發而造成浪費嚴重,人與自然的關係變成了主客對立的關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倫理秩序遭到嚴重破壞,自然生態倫理面臨嚴重危機。[1]
介紹
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興建工程項目而引起的生態環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關環境效應,從而對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現象。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鹽鹼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等等。環境破壞造成的後果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例如:一次性木筷,手機輻射,工廠排放污水、廢氣,汽車尾氣等,會對大自然造成很多不可估量的危害。
全球環境問題
⒈氣候變暖
⒉臭氧層破壞
⒊生物多樣性減少
⒋酸雨蔓延
⒌森林銳減
⒍土地荒漠化
⒎大氣污染
⒏水體污染
⒐海洋污染
⒑固體廢物污染
污染事件
1、馬斯河谷煙霧事件 1930年
比利時馬斯河谷工業區。在這個狹窄的河谷里有煉油廠、金屬廠、玻璃廠等許多工廠。12月1日到5日的幾天裡,河谷上空出現了很強的逆溫層,致使13個大煙囪排出的煙塵無法擴散,大量有害氣體積累在近地大氣層,對人體造成嚴重傷害。一周內有60多人喪生,其中心臟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許多牲畜死亡。這是本世紀最早記錄的公害事件。
2、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1943年
夏季,美 國西海岸的洛杉磯市。該市250萬輛汽車每天燃燒掉1100噸汽油。汽油燃燒後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等在太陽紫外光線照射下引起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煙霧,使該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紅、頭疼病。後來人們稱這種污染為光化學煙霧。1955年和1970年洛杉磯又兩度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後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多諾拉煙霧事件 1948年
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多諾拉城有許多大型煉鐵廠、煉鋅廠和硫酸廠。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霧瀰漫,受反氣旋和逆溫控制,工廠排出的有害氣體擴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嚨痛、頭痛胸悶、嘔吐、腹瀉。17人死亡。
4、倫敦煙霧事件 1952年
自1952年以來,倫敦發生過12次大的煙霧事件,禍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塵和二氧化硫。 煙霧逼迫所有飛機停飛,汽車白天開燈行駛,行人走路都困難,煙霧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死去。
5、水俁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縣水俁鎮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廢水中含有汞,這些廢水排入海灣後經過某些生物的轉化,形成甲基汞。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魚類中富集,又經過食物鏈使人中毒。 當時,最先發病的是愛吃魚的貓。中毒後的貓發瘋痙攣,紛紛跳海自殺。沒有幾年,水俁地區連貓的蹤影都不見了。1956年,出現了與貓的症狀相似的病人。因為開始病因不清,所以用當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環境廳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鎘是人體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縣的一些鉛鋅礦在採礦和冶煉中排放廢水,廢水在河流中積累了重金屬「鎘」。人長期飲用這樣的河水,食用澆灌含鎘河水生產的稻穀,就會得「骨痛病」。病人骨骼嚴重畸形、劇痛,身長縮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幾十萬隻雞吃了有毒飼料後死亡。人們沒深究毒的來源,繼而在北九州一帶有13000多人受害。這些雞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聯苯的米糠油而遭難的。病人開始眼皮發腫,手掌出汗,全身起紅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這次事件曾使整個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8、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
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基輔市郊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由於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誤,4號反應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 西歐各國及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測到了核電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質。31人死亡,237人受到嚴重放射性傷害。而且在20年內,還將有3萬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輔市和基輔州的中小學生全被疏散到海濱,核電站周圍的莊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萬噸糧食,距電站7公里內的樹木全部死亡,此後半個世紀內,10公里內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內不能生產牛奶…… 這次核污染飄塵給鄰國也帶來嚴重災難。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一次核污染。
9、劇毒物污染萊茵河事件 1986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爾市桑多茲化工廠倉庫失火,近30噸劇毒的硫化物、磷化物與含有水銀的化工產品隨滅火劑和水流入萊茵河。順流而下150公里內,60多萬條魚被毒死,500公里以內河岸兩側的井水不能飲用,靠近河邊的自來水廠關閉,啤酒廠停產。有毒物沉積在河底,將使萊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歷屆主題
2010 - 多樣的物種,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來(A variety of species, and the only earth, common future)
2009 - 你的星球需要你,聯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Your Planet Needs You-UNite to Combat Climate Change)
2008 - 改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
2007 – 冰川消融,後果堪憂(Melting Ice——a Hot Topic?)
2006 – 沙漠和沙漠化,莫使荒地變沙漠(Deserts and Desertification——Don't Desert Drylands!)
2005 – 營造綠色城市,呵護地球家園!(Green Cities---Plan for the Plan)
2004 – 海洋存亡,匹夫有責(Wanted! Seasand Oceans——Dead or Alive?)
2003 – 水 –二十億人生命之所系(Water - Two Billion People are Dying for It!)
2002 – 讓地球充滿生機(Give Earth a Chance)
2001 – 時間萬物,生命之網(Connect with the World Wide Web of life)
歷屆主辦
1987 – 內羅畢,肯尼亞
1988 – 曼谷,泰國
1989 – 布魯塞爾,比利時
1990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91 – 斯德哥爾摩,瑞典
1992 – 里約熱內盧,巴西
1993 – 北京,中國
1994 – 倫敦,英國
1995 – 比勒陀利亞,南非
1996 –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
1997 –漢城,韓國
1998 – 莫斯科,俄羅斯
1999 – 東京,日本
2000 –阿德萊德,澳大利亞
2001 – 都靈,意大利 和 哈瓦那,古巴
2002 –深圳,中國
2003 – 貝魯特,黎巴嫩
2004 – 巴塞羅那,西班牙
2005 – 舊金山,美國
2006 –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
2007 – 特羅瑟姆,挪威
2008 – 惠靈,新西蘭
2009 – 墨西哥城,墨西哥
2010 – 基加利,盧旺達
2011 – 孟買 和 新德里,印度
保護措施
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二、保護森林
三、汽車使用燃料狀況改善
四、改善其他各種場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五、對化石燃料的生產與消費,依比例課稅
六、鼓勵使用天然瓦斯作為當前的主要能源
七、汽機車的排氣限制
八、鼓勵使用太陽能
九、開發替代能源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