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儿(杨建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玲儿》是中国当代作家杨建增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玲儿
我读初中时因年龄偏小不会做饭,不得已只好转学到小姨所在的村里,她家村里有一所中学,我就吃住在她家。玲儿是小姨家的邻居,又和我在同一个班上,因此彼此都很熟悉。
玲儿梳着一条长长的辫子,上嘴唇长着一颗美人痣,配上一对有神的大眼睛,绝对称得上一个标致美女。她父亲在外地工作家境稍好,因此她的衣着也比一般的农家孩子要漂亮得多。尤其是夏天的几套连衣裙,常让一起玩的那些女生羡慕不已。玲儿心地善良,但学习成绩一般;虽身段婀娜,可体质却十分纤弱。她母亲出工后,她就负责家务,指挥弟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闲时玲儿爱去串门,有时她母亲找不到她时,就站在门前大声呼喊:“玲儿——玲儿——”,不时自言自语几句“这死女子跑到哪儿去了”,当看到玲儿来时又会骂一句“你疯到哪儿去了,我吃你的肉咧”,然后给她安排一些活计,玲儿只是笑笑,她的母亲也就不再言语。
我那时也常去玲儿家,但我要找的人却是她弟弟,玲儿弟弟比玲儿小一岁,很爱听故事,我常给他讲一些,然后就可翻看她家的藏书了。玲儿的父亲每到探亲时,会给孩子们买好多的课外书,但玲儿并不怎么去看,她弟弟也走马观花地看一些,可大多数却束之高阁。我那时没有课外书可读,就常去她家蹭书,做为常客玲儿妈妈也欢迎我去,起码有人陪伴玲儿的弟弟才会安静地坐下来写一会儿作业。
玲儿家除教辅书外,还有许多文学方面的书,如《林海雪原》、《洪湖赤卫队》、《艳阳天》、《铁道游击队》等,多年过去了书中的许多情节差不多都已忘却,可那种阅读的乐趣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
初中毕业时,玲儿没有考上高中,此后我就很少知道她的情况。听闻她的父亲单位后来解决农转非,并能给她安排工作,可那时她已和邻村的一个男子好上了,她死活不愿前往,气得她的母亲失声痛哭,只好把家产全留给她,待她出嫁时作为嫁妆,而她的母亲和弟妹们都随父亲去了宁夏。
她夫家离我家并不算远,可再次听到有关她的消息却是在我上大学两年之后。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她们的第一个孩快要分娩了,她和丈夫到二十里外的卫生院去检查,医生看后说他们有可能走不到家里,建议他们立即住院,可她的丈夫却坚持回家去生,大夫只好嘱托一些注意事项后让他们赶紧回家。上午去医院时天气稍凉,加之下坡路较多,尽管慢倒没觉得有多吃力,可回来时正值太阳高照,而又多是上坡路,走着走着玲儿就走不动了,不一会儿孩子的头已生出来了,玲儿痛得大汗淋漓,不住呻吟。无奈她丈夫只好把她扶到一个地埂下,让她生下孩子。孩子发出第一声啼哭时,她的丈夫六神无主,看到母子还相连在一起,便拿出一个指甲剪想把孩子的脐带剪断。那时有几个赶集的人正好从那儿经过,了解情况后把她丈夫大骂了一通,说在有风的梁上无异要送那母子的性命,让他赶紧回家找人抬玲儿和孩子,他们在那儿守护。所幸玲儿和孩子都十分平安,两年后他们又生了一个儿子。
后来不知她的丈夫得了什么病,刚做完手术就离开了人世,那时的玲儿才二十多岁,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只能整日以泪洗面。丈夫与哥哥早已分家,公婆虽在她家,但已年迈体衰,弱不禁风。
她的父母起初对她十分生气,可当知道玲儿的遭遇后,却又十分的心痛,于是决定接玲儿母子到他们身边生活。玲儿把公婆托付给大伯子后,就带着两个儿子去了宁夏。
贺兰山是宁夏的一处优美风景区,旅游的人常年络绎不绝。我表弟在附近的一个气象局工作,多次打电话邀我前去,我一直想去,可因琐事缠身未能成行,去年夏天终于遂了心愿。
一天我从贺兰山北坡的一个景点下来去一家饭店吃饭,正看菜谱时,突然身旁传来一个女人的询问声:“先生,你想吃个啥?”我回头刚想回答她时,她却十分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并发出一个疑惑的“哎”字,在我正思索她是谁时,她立刻叫出了我的名字,并说她是玲儿。我没料到在异地他乡能遇到一个熟人,于是赶忙向她问好。她从经理室叫出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告诉他“这是我们老家的你杨爸,你快让厨师炒几个菜,我要好好招待他。”因劳顿我只想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她就让儿子安排厨师切一盘牛肉,炒一个小菜,然后再上一碗炒面。她把我领到一个雅致的包间,泡上宁夏人常喝的砖块茶和枸杞,然后说了一些她的以往和近况。
她到宁夏贺兰山后,父亲先让她在一家饭店打工,学了一些管理之法后,又让她去一个厨师培训学校学习厨艺。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开了一家小饭店,由于经营有道,真诚待客,慢慢扩大到一个有两层楼的中档饭店,因在风景区,故生意一直不错。
她的两个儿子一直由父母照看,现在都长大成人。老二考上大学后在银川工作,老大没考上学,就接掌自家饭店,现在做管理和采购工作,儿媳负责打理其它内务,闲暇时跟大师傅学习厨艺,而她多时在家带孙子,有时也来店里转转。前几年她父亲去世,母亲就去了在外地工作的弟弟家。
她说在那儿近三十年,她从没有碰到过一个家乡人,更别说熟人了。见到我可谓如遇亲人一般,一再挽留让我多住一天,她陪我再去其它几个景点看看。可我行程线路早已安排好,费用表弟已交给了旅游公司,下午四点我必须随团出发,而那又是一个我很想去的地方。
读书时我一直喜爱张贤亮的作品,知道他有六篇小说拍成了电影,晚年又一手创办了镇北堡影视城,我一直想去看看,却苦于没有机会,这次自然不想错过。看到无法留住我时,她让厨师切了一包牛肉让我带上,并反复叮嘱有时间一定让我前来。
大巴车走了好远,我回过头时还看见她牵着孙女站在原地,直至变成一个黑点。
玲儿的身体明显比小时强多了,尽管塞北的风雨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可盈盈笑意始终洋溢其上。也许上苍给了每一个人相同的生命,却又为他们安排了不同的人生,让你既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改变,又让你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但只要活着一切就有希望。
玲儿,余生愿你岁月静好。 [1]
作者简介
杨建增 甘肃天水人,中学教师。曾在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