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山杜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瑤山杜鵑
瑤山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yaoshanicum),杜鵑屬。小灌木;小枝纖細,密被腺頭剛毛;老枝灰色或灰褐色,近於無毛。
產中國廣西中部和東部。生於密林中。因其花長的美麗,具有栽培和園藝價值。
(概述圖參考資料來源: [1] )
形態特徵
小灌木;小枝纖細,密被腺頭剛毛;老枝灰色或灰褐色,近於無毛。
葉薄紙質,散生,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0-18厘米,稀達20厘米,寬3-6(-8)厘米,先端漸尖,具短尖頭,基部近於圓形或微偏斜,邊緣全緣,散生短剛毛,上面暗綠色,近於無毛,下面灰白色,干後灰褐色,疏被短剛毛;中脈在上面微下凹,下面顯著凸起,側脈15-17對,僅下面顯著,未達邊緣隱匿不現;葉柄長7-17毫米,密被棕褐色剛毛。
傘形花序頂生,有花10-15朵;花梗長達1.2厘米,密被棕褐色短剛毛,花萼5裂,裂片三角狀卵形,外面及邊緣被棕褐色剛毛;花冠漏斗狀鐘形,紅色,長1.2-1.4厘米,直徑1厘米,花冠管圓筒狀,長6-7毫米,徑3.5-4毫米,兩面均無毛,向上逐漸擴大,裂片5,橢圓形或倒卵形,頂端鈍,開展,長7毫米,寬3-4毫米;雄蕊5,等長,長2.2厘米,伸出花冠外,花絲扁平,無毛,花葯長圓形,長3毫米;子房卵球形,長2.5毫米,密被棕褐色短剛毛,花柱長約2.4厘米,比雄蕊長,淡紫色,初時中部以下具開展的短柄腺體,後具腺頭毛。
蒴果長圓柱形或長圓狀卵球形,長5-7毫米,密被短剛毛。花萼及花柱均宿存。花期5月,果期9月。 [2]
產地分布
生長習性
生於密林中。喜涼爽濕潤的氣候,惡酷熱乾燥。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濕潤及pH在5.5-6.5之間的酸性土壤。部分種及園藝品種的適應性較強,耐乾旱,瘠薄,土壤pH在7-8之間也能生長。但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長不良。杜鵑花對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曬,夏秋應有落葉喬木或蔭棚遮擋烈日,並經常以水噴灑地面。杜鵑花抽梢一般在春秋二季,以春梢為主。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3-5月開花,杜鵑花耐修剪。一般在5月前進行修剪,所發新梢,當年均能形成花蕾,過晚則影響開花。
繁殖方式
扦插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並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嫩枝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於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然後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紮,並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4]
主要價值
杜鵑枝繁葉茂,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
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
花季中綻放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不是花季,深綠色的葉片可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近種提示
該種與金秀杜鵑R.Jinxiuense Fang et M.Y.He相近,但該種的葉紙質,較大,長達20厘米,雄蕊5,等長,花絲無毛,花柱中部以下有開展的短柄腺體,易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