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甄權 (541年 (南朝梁大同七年) - 643年 (貞觀十七年)),古代醫家名。唐代醫家。許州扶溝(今屬河南)人。與其兄甄立言皆因母病學醫。 後亦以醫名,精針灸術,亦諳養生,獲一百零三歲高齡,唐太宗曾親臨其家諮詢藥性,並視其飲食,賜以衣服、几杖,並授朝散大夫。其所著有《古今錄驗方》、《針經鈔》、《明堂人形圖》、《針方》及《脈經》,均未見行世。
甄權 | |
---|---|
出生 |
南朝梁大同七年(541) 許州扶溝(今河南扶溝 |
逝世 | 貞觀十七年(643) |
國籍 | 中國 |
基本信息
- 中文姓名:甄權
- 外文名稱: Quan Zhen
- 國 籍: 中國
- 祖 籍:
- 出 生 地:許州扶溝(今河南扶溝
- 出生日期:南朝梁大同七年(541)
- 職 業:
- 畢業院校:
- 代表作品:
- 其它作品:
甄權
人物簡介
甄權一生行醫,活人眾多:隋開皇初(581)曾為秘書省正字,後稱病辭職。甄權通頤養之術,提出吐故納新可使肺氣清肅,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並主張飲食不必甘美。貞觀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親臨其家,訪以藥性及養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並賜壽杖衣物。當年壽終。
人物著述
甄氏一生著述頗多,繪有《明堂人形圖》一卷;撰有《針經鈔》三卷、《針方》、《脈訣賦》各一卷,《藥性論》四卷。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內容可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對後世有一定影響。尤其是甄氏的《明堂人形圖》在當時流傳廣泛,唐代名醫孫思邈即根據其所繪圖形重新繪製修訂為「人體經絡俞穴彩圖」(已佚)。
甄權,河南省扶溝縣人,生於南北朝西魏大統六年(540年),卒於唐貞觀十七年(643年),是隋唐時代著名的高壽醫學家。甄權擅長針灸,為人治病多有奇效。
隋唐魯州(今山東)刺史庫狄嶔患了風痹症,痛苦難忍,兩手不能隨意活動,更不能拉弓射箭,請了許多醫生醫治,均未奏效。甄權仔細診查病情後,對庫狄嶔說,你只管拿起弓箭,對準箭靶,只須一針,保你應時能射。說着即針刺他肩隅一穴位,針到病除,挽弓一射,正中靶心,眾人喝彩。深州(今河北深縣)刺史成君綽,突然發生頸部腫脹,喉中閉塞,水米不能進。三天後,經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推薦,轉由甄權治療。甄權針刺成君綽左手次指末端,片刻病人氣息通暢,次日飲食恢復正常。
627年,甄權奉敕修《堂明》,又與弟太醫甄立言、承務郎司馬德逸等人校定《圖經》。他所繪製的彩色人體經絡《明堂人形圖》,以圖為主,並有詳細文字說明,是一部對唐代及以後較長時期醫者學習針灸的指導性權威著作,影響深遠。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親自到年逾百歲的甄權家中探望,慰問他的飲食起居情況,向他探求藥物知識和養生之道。甄權特將所著《藥性論》4卷呈報太宗,太宗任命他為朝散大夫,賜給他幾仗、衣服、此事至今仍在家鄉傳為美談。
甄權後來無疾而終,享年103歲,死後葬於家鄉扶溝縣包屯鎮,其墓被列為扶溝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物軼事
- 甄權軼事
隋開皇初(581年)為秘書省正字,後來因病辭職。隋魯州(今河南魯山)刺史庫狄欽,(《銅人針灸經》作庫狄欽若)患風痹,不得挽弓,諸醫生都無法。權謂曰「但將弓箭向垛,一針可以射矣。」針其肩髃 一穴,應時即射。(見《舊唐書·本傳》) 武德中(618-626 年),甄權隨安康公李襲譽出鎮潞州(今山西長治)時,深州(今河北深縣)刺史成君綽忽然患頸腫如數升,喉中閉塞,水米不下,已三日了。甄權針刺成的左手次指端。過了吃一頓飯的時間,氣息即通。次日,飲食如故。(見《續名醫類案·咽喉門》·) 仁壽宮備身(宮人)患腳病,甄權奉敕治療。甄刺她的環跳、陽陵、巨虛下廉、陽輔四穴,即能起行。大理寺卿趙某患風,腰腳不便,不得跪起。甄權為他針刺上窌、環跳、陽陵泉、巨虛下廉四穴,即能跪起(見《千金要方》卷八)。 除針灸外,甄權兼通藥治。安平公(李德林)患偏風,甄權治以防風湯(方見《千金要方》),兼針刺風池、肩髃、曲池、支溝、陽陵泉、五樞、巨虛下兼七穴。服藥九劑,針刺九次,李即逐漸痊癒。 安康公患水脹,小便不利。甄權治以茯苓丸,藥未吃完,而脹漸消。(見《千金要方》水腫門) 貞觀十七年(643年),甄權102歲,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去他家探望,慰問他的飲食起居,並諮詢藥性。因此甄權著《藥性論》四卷上報太宗,太宗任命他為朝散大夫,賜几杖衣服。當年甄權去世(見《舊唐書·本傳》)。甄權撰有《針經鈔》三卷、《脈經》、《針方》一卷、《明堂人形圖》一卷(俱見《新唐志》、《脈經》)。《通志·藝文略》作二卷,《脈廖賦》一卷(見《通志 藝文略》),《本草音義》七卷(見通志·藝文略)。
針灸巨擘
甄權是一代針灸巨擘,他不僅醫術嫻熟,還精通養生之道,主張飲食清素可使胃氣調和,精氣增長。當時的魯州刺史庫狄鏚苦於風患,手不能拉弓,無醫能為他醫治。甄權說:「保持射箭的姿勢,一針紮下去,就可以射箭了。」於是甄權針刺其肩隅穴,果真一針下去,刺史當即就能射箭了。深州刺史喉閉水米不下已三日,甄權以三棱針刺其手指,氣息即通,第二天飲食如故。甄權治病,多如此類。
唐貞觀十七年(643),甄權壽一百零三歲,唐太宗李世民親臨其家,視其飲食,訪以藥性及養生之道,授其朝散大夫,並賜壽杖衣物。當年壽終。在初唐盛世,醫學 家甄權和孫思邈雙雙年壽逾百,也是醫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明堂人形圖》是一部以腧穴圖為主,同時又配有文字說明的著作。甄權以南北朝人秦承祖所繪的針灸圖為藍本,並用《針灸甲乙經》等著作對秦圖進行校訂後,新撰而成。此圖糾正和補充了很多前人疏漏與錯誤之處,清晰明了,有條不紊,可以「依圖知穴,推經識分」,非常準確。貞觀年間,唐太宗敕令甄權、甄立言、謝季卿等諸多醫家,在《明堂人形圖》的基礎上,修訂《明堂針灸圖》,首開官方製作針灸圖之先河。由此,甄權之圖遍傳天下。成為唐代以來較長時期針灸醫生的必讀本,並為許多著名醫家所推崇。雖然今日甄權的《明堂人形圖》已佚,但被《千金翼方》、《太平聖惠方》等醫學著作大量引錄,為後世針灸腧穴的正確定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個人經歷
甄權因為母親常年體弱多病,所以與他弟弟甄立言一道潛心學醫,廣泛涉獵方書,並行醫濟世,經他救治的病人很多,同時他在針術與脈理方面的造詣頗深。隋開皇初(公元581年),甄權曾官至秘書省正字,後來稱病辭職,一直專心研究醫學並診治疾病直至去世。
隋開皇初(公元581年)曾為秘書省正字,後稱病辭職。時魯州(今山東曲阜)刺史庫狄(上山下欽)患風痹,手不能引弓,請醫莫能愈之。權針其肩(左骨右禺)穴,應手而愈。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他隨安康公李襲譽出鎮滁州(今山西長治),途經深州(今河北深縣〕時,深州刺史成君綽患頸腫,喉中閉塞,水米不下已三日。他以三棱針刺其右手次指之端,微放血,次日飲食如故。甄權兼通中藥,治療疾病常針藥並用。安平公李德林患偏風,權以防風湯內服,並選風池、肩(左骨右禺)、曲池、支溝、陽陵泉、五樞、巨虛下廉七穴針刺,針藥配合,逐漸全愈。安康公患水脹,小便不利。他以獲警研末令服,藥未服完,腫脹漸消。甄權精通攝生頤養之術,提出吐故納新可使肺氣清肅,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並主張飲食不必甘美,素餐清淡.自能增長氣,減少穢濁,使胃氣調和,百病不生。貞觀年中,奉修《明堂》、校定《圖經》。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親臨其家探望,視其飲食起居,訪以藥性及養生之道。他將所著《藥性論》上報,太宗授其朝散夫,並賜壽杖衣物。權當年壽終。甄氏一生著述頗多,繪有(明堂人形圖)l卷;撰有《針經鈔》3卷、《針方》《脈訣賦》各1卷,《藥性論》4卷。這些著作均已亡供。其部分內容可見於《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對後世有一定影響。甄氏的《明堂人形圖》當時流傳很廣。唐代孫思邈根據其所繪《明堂》重新修訂了人體經脈俞穴彩圖(已佚),對針灸學發展有一定貢獻。甄立言,甄權之弟,生於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卒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立言自幼與兄甄權學習醫學,對疾病診斷和藥物研究有獨特見解。
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升遷唐太常丞,與其兄甄權同以醫術享譽當時。立言醫術嫻熟,精通本草,善診各種疑難雜病。御史大夫杜淹患風毒發腫,唐太宗令立言為其診治。診畢奏曰:「從今日起過十一日,午時必死。」果如其言。當時一尼名明律.年60餘,患心腹鼓脹,身體贏瘦,2年有餘。立言診後認為腹中有蟲而致。令患者服雄黃一劑,須臾吐出一蟲,大小如人小手指.其病乃愈。又韋氏患心痛病,10年不愈,立言令服鶴虱,一劑後,病即全愈。他一生著述頗豐,著有《本草音義》7卷、《本草藥性》3卷。《本草集錄》2卷、《古今錄驗方》50卷,均己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見到。他的《古今錄驗方》在診治疾病和鑑別診斷方面有突出成就。如《外台秘要》所引「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國有關糖尿病的最早記載。
有關他的醫事活動在《舊唐書·甄權傳》有如下記載:在唐朝的時候,魯州刺史庫狄嶔在一次練習射箭的時候扭傷了肩部,不能挽弓射擊。他找了很多有名的大夫來治療,但都不見效,最後他找到了針灸大夫甄權。甄權治病非常有意思,他所選擇的治療穴位和前幾位大夫完全一樣,但有一點特殊的要求,就是在他針刺的時候,要求庫狄嶔保持原來射箭的姿勢,結果一紮針,庫狄嶔的肩病就好了,甄權一舉成名,這個病例一直流傳到今天,而且他治療疾病多半如此例一樣效驗神速。
在孫思邈的《千金翼方》卷二十六中亦有關於甄權診病佚事的記載:一次,深州刺史成君綽患頸腫病,喉中閉塞,連續三天均水谷未進,求治於孫思邈,孫氏則將患者介紹給甄權治療,甄權用針刺其右手次指之端,過了將近一頓飯的功夫,患者的氣息即通,第二天就飲食如常。甄權從此也就名聲大振。
甄權不僅針術嫻熟、朝野聞名,還精通頤養攝生之術,深知吐故納新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並主張飲食清淡,可使胃氣調和,增長精氣。在他103歲那一年,也就是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親臨他家,請教有關藥性及養生方面的道理,於是他就將所著的《藥性論》呈上。唐太宗授他為「朝散大夫」,並賜他壽杖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