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无效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生理无效腔是中国科技名词,属于科技术语。
汉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古老文字系统[1],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其不单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记录者、传承者。可以说,汉文字是中华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词解释
每次吸入的气体,一部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一部分气体不参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或死腔。其容积约为150ml。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也可因血流在肺内分布不均使部分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交换,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一起合称生理无效腔。健康人平卧时的生理无效腔等于或接近于解剖无效腔。
基本介绍
生理无效腔(Vd/Vt)正常值:
正常人Vd/Vt为25%~33%。
生理无效腔(Vd/Vt)临床意义:
Vd/Vt有助于了解死腔通气量,协助肺血管疾病诊断和评价。
适用范围
①肺栓塞、休克等肺血流量减少性疾病。
②肺气肿、肺结核、肺囊肿等肺血管床破坏性疾病。
③机械通气时呼吸监护。
结果分析
(1)Vd/Vt增大可见于肺泡无效腔增加抅的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减少如肺气肿,肺血流量减少和肺血管栓塞。
(2)Vd/Vt增大也见于机械通气时呼吸管路过长,气管插管过长等医源性解剖无效腔增加。
计算公式: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参考文献
- ↑ 最古老的五种文字,搜狐,2019-11-09
- ↑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将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搜狐,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