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時,真的在事項中看到自己內心的煩惱、妄想、執着,感受到被名韁利鎖系縛時的痛苦,感受到失意時的落寞、得意時的張狂,才能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有更深刻和真實的了解
原文
入世就是要做事,出世也要做事,關鍵在於如何用心。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那句話,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只有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時,真的在事項中看到自己內心的煩惱、妄想、執着,感受到被名韁利鎖系縛時的痛苦,感受到失意時的落寞、得意時的張狂,才能對自己的內心世界有更深刻和真實的了解。
做事要做正業。所謂正業,就是所做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是要利益更多人。
具體在世間,什麼事是該做的呢?
在一個家庭中,對整個家庭有益的事情就是該做的;在一個單位里,對這個單位有益的事就是該做的;在一個行業里,對整個行業有益的事就是該做的;在一個社會裡,對整個社會有益的事就是該做的。
這個「有益」,不僅是眼前的利益,更是長遠的利益。
當我們說一件事「很難」或「沒時間」的時候,潛台詞其實是「我不想做」。對於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找出一萬個理由;對於想做的事情,一個理由就足夠了。
做事情不在事情本身,而在做事的用心。
譬如售貨員,如果只是想着要把貨物賣出去,所做的一切都與自己的利益掛鈎,久而久之就會覺得乏味、煩躁;如果用心是希望賣出去的東西能夠幫助到別人,那就會做得很有滋味,很快樂。
我們常常講「勿忘初心」,意思是不要把方法當作目的。
譬如學習、工作、掙錢、戀愛等等,這些都是方法,真正的目的是希求自己更快樂。所以,做事一定要不忘初心,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簡單說,不忘初心就是要讓我們時時都不忘自己的目的,每一刻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比如地上有水,你把它擦乾;水管壞了,去安排修理;來客人了,及時地端茶倒水;柴火不夠了,及時去劈;該掃地了,該澆花了,就去掃地、澆花。
哪裡有問題,不分大小,都能夠積極發心去做,去承擔起來,不求肯定,不畏人言。
那麼,究竟怎麼樣來承擔人生的責任呢?就是自己有多大願力,有多大發心,有多大智慧,就來承擔多少事情。
做任何事實際上都是心對境的關係。什麼是心對境的關係?就是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內心遇到種種境界應該如何去看待和處理。
一切事都是因緣和合,由各種條件組合而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誰能夠控制、主宰。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努力和堅持,不斷創造更有利的因緣條件,讓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就是隨緣。
通過我們的發心去組合因緣,也就是俗話說的「事在人為」、「有志者事竟成」。必須自己有願、有行,事情才能夠成辦。
自己的發心是因,外在的條件是緣,有因緣才可能結果。其中,外在的條件如何來配合,關鍵是看自己的用心程度。
事實上,世俗社會的很多痛苦都來自拿不起放不下。該承擔的沒有心力去承擔,該放下的不捨得放下。做事就是這樣歷練,要先拿起來,再放下。
在善知識的調教、點撥、指導下,那顆執着和頑劣的心,反覆提起,反覆放下,慢慢才真能達到寵辱不驚、雲淡風輕的境界。
多多經歷,反覆錘鍊,才能夠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只有經歷過風浪的水手,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平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