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应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9年3月23日)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3月23日) |
田应璜字子琮,号秘斋,男,汉族。1865年出生于山西省浑源县蔡村镇海村,清末举人。
生平经历
曾任山西屯留县教谕、河东商学训导,后被清廷吏部选中,简拔湖北来凤、恩施县知县。 1912年任施鹤司令部参谋长、山西都督府高等顾问,山西归绥观察使。 1913年任民元国会参议院议员。 1914年6月参与约法会议并修编清史。 1915年出任山西大学校长。 1916年国会重开,他重任参议院议员。 1917年出任山西督军阎锡山的驻京代表。同年,9月,他任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员,组织宪法协议会。 1918年8月安福国会成立,他当选副议长。 1922年国会重开,他当选中华民国国会参议院议长。 1927年他任安国军总司令部政治讨论会会员。同年辞世,享年62岁。
《制府与田大令问答语》
光绪三十二年(1906)前后,田应璜被清廷吏部选中,简拔为湖北省来凤县知县。田应璜到了湖北后,照例应先到武昌上谒制府(总督),聆听教诲,然后赴来凤县上任。在督署衙门,张之洞手捧著田应璜的履历,看到上面写著“举人出身,曾举'特科'”。特科”全称“经济特科”,是清末新政特设的科举制科,为选拔“洞达中外时务”人员的科目,这正是张之洞所主张的政治举措。 张之洞想到这里,心念一动,突然发问:“高粱何谷?基本字当如何书?” 张之洞以“高粱”为题考问,可以说并没有为难田应璜的本意。 田应璜工诗善书,才气绝人,素不喜程瑶田等学者的汉学考据之说。现在,他看到制台大人以此简单题目作问,认为是对自己的轻视,遂朗声答道:“高粱者,膏粱也。” “膏粱”指的是肥肉和细粮,代指富贵生活。田应璜以此作答,实在太过滑稽,他并不是不知高粱不同于“膏粱”,只是抗其相轻而已。 张之洞听到这样的回答,吃了一惊:“何故?” 田曰:“以其味有脂膏故。”这就是说“因为高粱有油脂味。” 张之洞再问:“出何书?” 田应璜的性格倔强善辩,生平与人谈论,从来不会称自己不知而认输。现在看到制台大人步步追问,索性答道:“《皇清经解》。” 《皇清经解》是清朝大学问家阮元编辑的一部经学丛书,收书一百八十馀种,一千四百卷,为清初至道光间经学著作之总汇,代表了当时的正统汉学。田应璜此答明确表示不屑于《九谷考》等考据派的态度。 张之洞明白了田应璜的想法,他知田的回答是有意相侮,默然良久,说道:“汝乃读过《皇清经解》耶,……。” 第二天,省城日报登载了《制府与田大令问答语》,以为笑谈。当时学风已变,考据学在高潮之后走向了回落,义理之学又蔚为主流,此外各种学派交织相轧,门户之见如隔天地,即便报馆主笔也不知张之洞的本意是在于程瑶田的《九谷考》也,因而成为报纸广为流传的一段趣史。
不过,张之洞毕竟是立胸怀于万象的人杰,他对田应璜并没有成见。反之,他发现了田应璜是一个自有主张,不会轻易改变内心想法的官员,于是刻意栽培,多有赏识之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