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穗花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穗花(拉丁學名:Speirantha gardenii (Hook.) Baill.),是鈴蘭科鈴蘭族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中國特有單種屬 。根狀莖圓柱形,葉披針形,白色花苞,球形漿果。

產於江蘇浙江安徽,生于山谷溪邊,闊葉林下,草叢中或岩上濕處。其不僅可入藥,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而且形態優美 ,因此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形態特徵

根狀莖圓柱形,長2-12厘米或更長,直徑0.3-1.5厘米。葉4-8枚,倒披針形、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下部漸狹成柄,柄基部擴大成膜質鞘。


花葶高13-20厘米;總狀花序長4-6厘米,寬2.5-4厘米,有花12-18朵;苞片白色或稍帶紅色,短於花梗;花梗長7-17毫米;花被片披針形,先端鈍,長4-6毫米,寬1.5-2.4毫米,開展,有一條脈;雄蕊短於花被片,花絲長3毫米,花葯橢圓形,長約2毫米;子房長2毫米,花柱長2毫米。漿果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月。

生長環境

白穗花在中國產江蘇、浙江(昌化)、安徽(黃山)和江西。生長在山谷溪邊和闊葉樹林下,海拔630-900米。

生長習性

白穗花分布於海拔630米-900米之間,生于山谷溪邊,闊葉林下,草叢中或岩上濕處;喜溫涼、濕潤的氣候,耐寒性較強,耐陰亦喜光,喜濕潤,喜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耐貧瘠性較強,屬於粗放管理。[1]

繁殖方法

人工繁殖多為分株繁殖。在廬山地區白穗花分株繁殖可在4月底進行,一般2年-3年分株1次,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後進行。分株需選用生長旺盛、品質好、無病蟲的母株,將其掘起後從短縮莖處割開分成2株-3株,每新株必須帶有完整的芽頭。栽植時要注意把根系理順,覆土埋嚴澆透水,稍於後鬆土,成活率可達98%以上。以後進行常規管理,當年即可開花結果。分株繁殖方法簡便,操作性強,成活率高。

栽培技術

整地播種

選擇土層深厚、有灌溉條件的腐殖土作為播 種基質。整體苗床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並消毒。然後整地做2米×5米畦待用。在播種前12小時將播種小區澆透水備用。然後撒播白穗花種子,覆土2厘米-3厘米並澆透水,保持苗床土壤濕潤,但是不能積水。採用70%遮光率的黑色遮陰網,白穗花種子自播種後的第2天開始萌發,出苗整齊,出苗期集中,出苗率高達85%以上。

苗期管理

初出苗和分株的白穗花圃地,應根據土壤情況及時澆水、拔草,當小苗長到7厘米-8厘米時,可適當間苗。白穗花管理粗放,易成活。 [2]

主要價值

園林綠化

白穗花具有很強的耐陰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就植物景觀營造而言,可用於林下、林緣大片種植替代草坪作為地被植物形成不同的生態景觀效果;其與喬木、灌木搭配,構成複合型的生態結構,在植物群落的複合結構中扮演着下層物種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襯托作用,並與上層喬灌木錯落有致地組合,形成高、中、低錯落有致的自然立體群落景觀。

因白穗花抗性強,耐土壤瘠薄,亦可廣泛應用于山坡、岩石旁、階旁、溝邊、灘涂地等惡劣環境栽植,既美化環境,又可起到覆蓋地面、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還可以在建築物的北側背陰處成片種植,既軟化建築線條,又增加生機的作用。尤其在難於處理的狹窄空地或陰暗醜陋的角落,可採用成片種植、點綴等方式布局,不僅有遮擋作用,而且富有自然韻味。還可以布置各類花壇、花鏡,也可作鑲邊植物。

盆栽觀賞

白穗花具有獨特的耐陰習性、葉色青翠、花色美麗使其能成為室內觀賞的常用花卉。可以布置背陰房間的窗台、過道,也可以擺放於几案、書桌和書房等處,美化室內環境,觀之則心曠神怡。[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