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白花泡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花泡桐

中文学名:白花泡桐

拉丁学名:Paulownia fortunei

界:植物界

白花泡桐(学名: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是玄参科泡桐属植物,乔木高达30米,树冠圆锥形,主干直,胸径可达2米,树皮灰褐色;叶片长卵状心脏形,有时为卵状心脏形。花序枝几无或仅有短侧枝,故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雄蕊长3-3.5厘米,有疏腺;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种子连翅长6-10毫米。花期3-4月,果期7-8月。

主要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生长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越向西南则分布越高,可达海拔2000米。

白花泡桐适于庭园、公园、广场、街道作庭荫树或行道树。主治风湿热痹、筋骨疼痛、扭伤。果,化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叶、花,消肿解毒;主治疔肿疮毒、痈疽。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树冠圆锥形,主干直,胸径可达2米,树皮灰褐色;

幼枝、叶、花序各部和幼果均被黄褐色星状绒毛,但叶柄、叶片上面和花梗渐变无毛。

叶片长卵状心脏形,有时为卵状心脏形,长达20厘米,顶端长渐尖或锐尖头,其凸尖长达2厘米,新枝上的叶有时2裂,下面有星毛及腺,成熟叶片下面密被绒毛,有时毛很稀疏至近无毛;叶柄长达12厘米。 花序枝几无或仅有短侧枝,故花序狭长几成圆柱形,长约25厘米,小聚伞花序有花3-8朵,总花梗几与花梗等长,或下部者长于花梗,上部者略短于花梗;萼倒圆锥形,长2-2.5厘米,花后逐渐脱毛,分裂至1/4或1/3处,萼齿卵圆形至三角状卵圆形,至果期变为狭三角形;花冠管状漏斗形,白色仅背面稍带紫色或浅紫色,长8-12厘米,管部在基部以上不突然膨大,而逐渐向上扩大,稍稍向前曲,外面有星状毛,腹部无明显纵褶,内部密布紫色细斑块;雄蕊长3-3.5厘米,有疏腺;子房有腺,有时具星毛,花柱长约5.5厘米。

蒴果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6-10厘米,顶端之喙长达6毫米,宿萼开展或漏斗状,果皮木质,厚3-6毫米;种子连翅长6-10毫米。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泡桐喜光,较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对黏重瘠薄土壤有较强适应性。幼年生长极快,是速生树种。对热量要求较高,对大气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肥力、土层厚度和疏松程度也有较高要求,在黏重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生长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越向西南则分布越高,可达海拔20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野生或栽培,在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地近年有引种,越南,老挝也有。

繁殖方法

泡桐苗木繁育比较容易,方法很多,其中埋根育苗具有技术简便、出苗整齐、出苗快、成活率高、苗木质量好、育苗成本低等优点,是生产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种根处理

用于育苗的最好种根是一年生苗木出圃后余留下来的或修剪下来的苗根、种根采集时间从落叶岛发芽前均可,种根挖出后。选择1-2厘米粗无损伤的苗根,按长10-15厘米剪集根条。剪取种根时,为防止埋根时倒埋种根的现象发生,应做到上端平剪、下端斜剪,种根剪取后应放置于太阳下晾晒1-2天,然后再根据粗度不同分别按一定数量绑扎成捆。春季采集好的种根可放置于阴凉处随时运往圃地埋根育苗。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层超过50厘米、土壤肥沃、通气性良好、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砂壤、壤土或轻黏土。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有机农杂肥300千克、磷肥30千克,然后深耕40-50厘米,耙碎、耙平后做床,床高20厘米,床面宽70-75厘米。四周开好排灌边沟,圃地面积大的要开中沟。

埋根育苗

2月中下旬至3月底都可埋根。首先按株行距定点挖穴或用竹签引眼,将种根大头向上直插于穴中,上端略低于地面1-2厘米,然后填土压实,使种根与土壤密接,再在上面盖少量虚土。一般培育干高4米左右的一级苗木,其密度为667株/亩,即株行距各1米;若要培育5米以上的特级苗,其株行距可适当加大到1.2米,为便于管理操作,也可以采用宽行距、窄株距的方式。

苗期管理

萌芽期:这个时期的管理一是要及时排除苗地积水,二是防止雨后地表板结,三是对每穴萌发出的数个萌芽,只保留1-2个健壮芽。其余的芽及时抹去。 生长初期:苗木的根系生长较快,苗高生长较慢,此时的管理工作,一是定苗,当苗高达10-20厘米时,每穴保留一株健壮幼苗,其余的除掉;二是搞好幼苗根部松土、培土和苗地除草;三是每隔10天追施0.2%尿素水溶液,每株浇1千克。

速生期:该阶段的水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采取人工或化学除草的方式及时除去杂草,除草时结合进行1次根部培土5-10厘米。干旱季节要注意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在7月上旬、下旬,8月中旬,要各追施1次速效肥,每次均按每亩施硫酸铵60-100千克。为促进苗干的生长,苗木在生长期问由叶腋萌发的副梢,应及时抹掉。速生期叶腋芽长速很快,应5天左右抹1次。 生长后期:9月上旬以后,苗木生长量仍大。可在此时每亩施磷钾复合肥40-50千克,促进苗木的后期生长,提高苗木质量。

栽培技术

林地选择

选择土层厚度1米以上,地下水位3米以下,土壤氮、磷含量分别在0.01%和0.05%以上的土地。以“四旁”植树最佳。小于30度的山脚、山谷,只要土壤深厚、肥沃,地下水位不过高,都可选作造林地。

造林密度

用作“四旁”造林,其株行距以6x6米为宜,在红壤丘陵地营造泡桐纯林,培育胸径12厘米左右的中小径材,不需间伐,初始密度以3x3米为好。

造林整地

主要采用穴状整地I|挖穴的大小应视立地条件而定,一般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穴径为0.8-1米,穴深0.5-0.8米;若土层较薄、土质较紧、土壤瘠薄,则穴宽可为1-1.5米,穴深0.8-1米。基肥以腐熟的厩肥、堆肥为主,每穴施25千克,并混合钙镁磷2千克,在造林前一周左右最好灌1次水。

造林方法

泡桐造林应选用一年生二级以上的壮苗,于春季造林。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与地表相平为宜。特殊情况下,如干旱或砂壤土,栽植可深一些,根颈处可低于地表15厘米。

林木管护

栽植后加强保护,进行水肥管理。幼林期每年冬季应翻锄1次,并可套种农作物或花卉、药材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干旱季节灌2-3次水。追肥时可根据林木大小,在离树干基部30-70厘米处,挖10-30厘米深的圆形或半圆形的施肥沟,每棵树施氮肥0.1-0.2千克,与土拌均,然后覆土封盖。

抹芽

泡桐造林当年,苗干上会从腋芽处萌发侧枝,造成主干过低,影响出材率和木材品质。因此,对一年生树干上分布较低的腋芽,在没有木质化时必须抹(摘)除,以提高主干的高生长,达到培育高大通直无节良材,提高木材产量和品质。

病虫防治

泡桐的病害有炭疽病、黑豆病,以炭疽病为主,可用1份硫酸铜和10份碳酸氢铵混合,密封24小时后,配制200倍液喷洒幼苗,防治炭疽病和黑豆病都有较好的效果。泡桐苗期的害虫主要有金龟子、小地老虎、泡桐网蝽、泡桐叶甲等。金龟子的防治主要是是苗木出土后,在被害的苗木上浇洒20%桐子饼液(10千克桐子饼渗水40千克),防治效果很好;小地老虎的防治主要是在被害苗木附近扒开土来捕杀;泡桐网蝽主要危害叶片,可用2.5%溴氰菊酯3000-5000倍液喷杀;泡桐叶甲也是危害叶片,可用敌百虫粉剂喷杀。

主要价值

药用

性味功用:苦,寒。根,祛风止痛;主治风湿热痹、筋骨疼痛、扭伤。果,化痰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叶、花,消肿解毒;主治疔肿疮毒、痈疽。根、叶、果15-30克,花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实用简方:①背痈:鲜白花泡桐叶和冬蜜或醋,同炖软后贴患处;另取勾儿茶茎60克,水煎服。②痈疮、疽、痔瘘、恶疮:白花泡桐树皮适量,捣烂敷患处。③无名肿毒:鲜泡桐叶或花、醉鱼草各15克,捣烂敷患处。

观赏[1]

主干端直,冠大荫浓,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树成荫。适于庭园、公园、广场、街道作庭荫树或行道树。泡桐叶大无毛,能吸附尘烟,抗有毒气体,净化空气,适于厂矿绿化。根深,胁地小,为平原地区粮桐间作和“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

参考资料

  1. 白花泡桐,搜狗, 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