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的傳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皮影戲的傳承(100種中國符號-30)
中國皮影藝術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在明朝傳入遼南地區,復州皮影文化由此開始形成,經過歷史的發展,幾經傳承和演變,最終形成了扎根本土、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皮影戲文化。[1]
在過去很長時間裡,電影、電視等媒體尚未發達的年代,皮影戲曾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在如今這娛樂生活多樣的年代,皮影戲的魅力光環正在逐漸黯淡。
目录
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
文獻記載漢武帝時,方士李少翁進言說他有招魂之術,並設帳弄影以招嬪妃李夫人之亡靈。
正如陝西皮影的流傳:「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另一說亦與亡靈有關,唐代俗講僧在佛寺利用燈影說理和超渡亡靈。所以,皮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千百年來,皮影戲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
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現代人受到影視文化的衝擊,皮影戲快速地沒落。
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
皮影戲在宋明年間盛行,清朝發展至顛峰。
宋朝《夢梁錄》記載:「京師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 皮影原是用紙剪製,後來才改用皮革刻製。現時的皮影戲物品包括皮影人物、場面道具和景物,全都是利用手工,刀雕彩繪皮革製成。在中國,較多使用牛皮、羊皮、驢皮等等。
製作皮影的民間傳統工藝基本步驟,分別是∶刮皮、漿皮、描樣、雕鏤和著色。但若仔細,製作過程可由刮、磨、洗、刻、著色等共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約3000刀。皮影的造形製作,主要汲取了中國漢代的帛畫、畫像石和唐代的壁畫等的藝術手法和風格,再配以鏤空的線雕花紋。鏤空線雕花紋不單給予優美的造型外觀,而且避免了表演時出現大片黑影。
中國影燈
皮影人約30cm高,多為側面形像。皮影的人物形像不是以追求真實和準確性,而是要合符表演需要。
在燈光映照下,美麗的皮影人便活龍活現的展示在觀眾眼前。
18世紀的歌德到後來的卓別林等世界名人,對中國的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高度的評價。(查理·卓別林(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於英國倫敦,英國影視演員、導演、編劇)。
皮影戲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悠久、流傳很廣的一種民間藝術。
這種源於中國的藝術形式,迷戀了多少國外戲迷,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中國影燈”。
傾倒了藝術家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審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
皮影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的色彩造型傾倒了無數的藝術家,卻給它的製作帶來了極高的難度。
成品的保存
成品的保存也是一個難題,長時間的日曬會使顏料褪色,溫度的濕熱變化也會造成皮影的變形。
這對強調批量生產的工業化社會來說無疑都是致命的弱點。
一個影人的製作要包括制皮,描樣,雕鏤和上色等十餘道工序,這些複雜的工藝足以花去一個手工藝人數星期的時間,還不包括這期間因任何一個小錯誤而導致無法修改,前功盡棄的可能性。
以欣賞為主,娛樂為輔
皮影的製作工藝正在從曾經的娛樂為主,欣賞為輔向現如今以欣賞為主,娛樂為輔緩慢過渡。將來的皮影更強調與突出其靜態的藝術價值,通過場景的佈置,角色的表情,豐富的色彩等,展示著它獨特的魅力。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藝術手段,對電影的發明和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先導作用。
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與人物都以更精湛與更細膩的雕刻工藝表現出來,更強調了皮影的藝術性與裝飾性。把皮影製作好以後,加以裝裱用於展覽與裝飾。
如今,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
傳承路上的困難
歷史的發展需要傳承,但作為文化的特殊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在時代的大背景下,都面臨著傳承路上的重重阻礙。[2]
受外來文化、時尚文化的沖擊
普遍來看,世界各國對於非物質文化的保護尚處於起步階段。同時,當今時代下,時尚文化、外來文化都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盲目的追逐所謂的時尚文化,崇拜外來文化。
加之廣大的人民群眾缺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解和認同,外來文化和時尚文化就很容易先入為主影響非物質文化的發展。
經費投入不夠,專業性人才短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應該由政府主導來進行相關工作的開展。同時,其保護工作對專業性程度要求比較高,應該“專人專責”進行開展。
主要的任務都在經濟方面,缺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和專業性人才的培養。
后繼無人,幾近衰落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城鄉生活差距逐漸縮小,鄉村居民逐漸向城區居民生活看齊,生活習慣和文化欣賞方式也和城區居民越發的相仿。越來越多出生於鄉村的年輕人也不再喜歡皮影這種藝術形式,相反會表現出厭煩和排斥的心理。
地區的方言和獨特的唱腔本應成為皮影文化立足的根本,卻成為了發展的阻力。
眾多藝人年事已高,無法從事該種行業,又存在一部分藝人為提高生活水平不再從事皮影演出。年輕人越發覺得這種藝術與時代脫節,更想追求高報酬的工作職位,從而放棄學習皮影藝術,導致了皮影文化后繼無人,幾近衰落。
改良傳統技術 邁向新紀元
「影子傳奇劇團」是由蕭如訓一手打造,當年蕭如訓有感於長大之後就再也沒看到皮影戲的身影,因此他毅然決然關掉自己一手創辦的兒童音樂才藝教室,在四十多歲時前往高雄拜許福能先生為師,學成之後決定在北部成立劇團。
傳統戲偶是透過牛皮製作,光是上色就得要來來回回好幾回,不僅費工還費時,為了迎合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劇團也試過好幾種材質取代。
經過不斷的改良,他們最後決定以「塑膠」來製作,傳統牛皮得花上五至八天,但以塑膠來製作的話,只要三小時即可完成。
戲碼方面,則是社會取材,可以從卡通、時事或是電影著手,也讓小朋友在學習皮影時,可以有更與時事貼近的主題。[3]
保護“迫在眉睫”
任何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應該得以珍視、保護和傳承。他們是各類文化形態發展的基礎,任何文化形式的創新都應該根植於牢固的根基。
但是在當今時代下,伴隨著大眾傳播全球性,很多民族文化受到了外來文化的沖擊,“單一化”和“標准化”愈發取代了民族文化的“生態化”。而這種文化的沖擊也會形成產業鏈式的作用,影響民族的經濟形態等多種方面。
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展現民族的獨特性和多樣性的特點,是人民歸屬感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
但是當今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卻讓人們忽略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因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迫在眉睫”。
保護狀況
2006年5月2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與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以非物質文化的形式世代傳承的一種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對民族個性、生活習性、審美態度的一種“原生態”的再現。
2007年6月8日,湖北省雲夢皮影藝術團和山東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11年11月27日,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正在巴厘島舉行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正式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