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蓋天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蓋天說

蓋天說,是古代漢民族的宇宙學說。這一學說可能起源於殷末周初,它在發展過程中也有幾種不同的見解。早期的蓋天說是認為天圓地方的,認為「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穹隆狀的天覆蓋在呈正方形的平直大地上,但圓蓋形的天與正方形的大地邊緣無法吻合。於是又有人提出,天並不與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傘一樣高高懸在大地之上,地的周邊有八根柱子支撐着,天和地的形狀猶如一座頂部為圓穹形的涼亭。共工怒觸不周山和女媧氏鍊石補天的神話正是以持這種見解的蓋天說為依據的。還有一種形成較晚的蓋天說提出天是球穹狀的,地也是球穹狀的,兩者間的間距是8萬里,北極位於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繞之旋轉不息,蓋天說通常把日月星辰的出沒解釋為它們運行時遠近距離變化所致,離遠了就看不見,離近了就看見它們照耀。

簡介

據《晉書·天文志》中記載:「其言天似蓋笠,地法覆盤,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極之下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聵,三光隱映,以為晝夜。天中高於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萬里。北極下地高於外衡下地亦六萬里,外衡高於北極下地二萬里。天地隆高相從,日去地恆八萬里。」按照這個宇宙圖式,天是一個穹形,地也是一個穹形,就如同心球穹,兩個穹形的間距是八萬里。北極是「蓋笠」狀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繞之旋轉不息。蓋天說認為,日月星辰的出沒,並非真的出沒,而只是離遠了就看不見,離得近了,就看見它們照耀。據東漢學者王充解釋:「今試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於平地,去人十里,火光滅矣;非滅也,遠使然耳。今,日西轉不復見,是火滅之類也。」

評價

蓋天說宇宙結構理論力圖說明太陽運行的軌道,持此論者設計了一個七衡六間圖,圖中有七個同心圓。每年冬至,太陽沿最外一個圓,即「外衡」運行;因此,太陽出於東南沒於西南,日中時地平高度最低。每年夏至,太陽沿最內一圓,即「內衡」運行;因此,太陽出於東北沒於西北,日中時地平高度最高。春、秋分時太陽沿當中一個圓,即「中衡」運行;因此,太陽出於正東沒於正西,日中時地平高度適中。各個不同節令太陽都沿不同的「衡」運動。這個七衡六間圖是力圖定量地表述蓋天說的宇宙體系,載於漢趙爽注《周髀算經》。因此,蓋天說亦稱周髀說。 又《晉書·天文志》亦載有:「周髀家云:『天員(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這與《周髀算經》里所載的蓋天說不同,實際上是較古的天圓地方說。蓋天說,無疑是我國最古老的宇宙說之一。「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當你來到茫茫原野,舉目四望,只見天空從四面八方將你包圍,有如巨大的半球形天蓋籠罩在大地之上,而無垠的大地在遠處似與天相接,擋住了你的視線,使一切景色都消失在天地相接的地方。這一景象無疑會使人們產生天在上,地在下,天蓋地的宇宙結構觀念。蓋天說正是以此作為其基本觀點的。蓋天說的出現大約可以追溯到商周之際,當時有「天圓如地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到了漢代蓋天說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理論,西漢中期成書的《周髀算經》是蓋天說的代表作。認為「天象蓋笠,地法覆盤」,即:天地都是圓拱形狀,互相平行,相距8萬里,天總在地上。 [1]

參考文獻

  1. 蓋天說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