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许昌(刘丽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瞭望许昌》是中国当代作家刘丽平的散文。
作品欣赏
瞭望许昌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昌虽然没有洛阳占尽人间风流的牡丹;没有西湖桨声灯影里的妩媚和生动;没有苏州小桥流水的雅致和风韵;没有黄山的流云和峻拔。而许昌的春秋楼、霸陵桥、寒梅、钧瓷和大禹治水“九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却把许昌骨子里的境界和色彩描摹的淋漓尽致。
许昌是我的故乡,那里有我的父母亲友,那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稔在心,然而离开已二十年余。每次回许昌,最忘不了的就是许昌的热干面,价格不高,随意在街边的小摊上都可以吃得到,最是那芝麻酱的香更让人垂涎。还有充溢着许昌‘体香’的‘许昌烟’,对于那些热衷于香烟的烟民来说,也是一种诱惑。如果,哪天不想下厨房了,随便找一家饭店,点上几道菜,其中有一道菜是必须有的,那就是腐竹。这道菜的主要原料就是许昌出产的大黄豆。大黄豆通过多道程序加工便就成了美味可口的腐竹。于是,逢年过节,家家炖上一锅腐竹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美美的享受新年的温馨,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如若在春日,一群活泼可爱的女孩,长发披肩,随风飘逸,在百花中莺歌燕舞。若是驻足,你便会发现那竟是一幅春日美人图。静静的欣赏,不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也许你想不到,那飘逸的秀发也许正是许昌瑞贝卡的精美产品呢!
许昌就是这样一个不动声色而又充满魅惑的城市。而它的魅惑在历史的长河里更是流光溢彩。
时光回到东汉建安五年,下邳之战之后,邳州附近的土山上,与刘备张飞失散的关羽正与刘备的甘、糜二夫人商议如何渡过眼前的难关。
“两位嫂嫂,都是我关羽不才,没能保护好两位嫂嫂,如今困于土山,不知哥哥他们……”
“报,张辽大将军来访。”
关羽走出帐篷,只见张辽已在帐外。“我前来看望好友,帐内一叙。”
“可有要事?你是曹贼的说客吧!怕是来游说我投降的吧。你赶紧回去告诉曹贼我是不会投降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是,若你不投降,有三宗罪可以判你死刑:当初刘使君与兄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刚打了败仗,而兄长您就要战死,假如使君复出,求助兄长帮助,而却得不到你的帮助,岂不是辜负了当年的盟誓么?这是第一宗罪。刘使君把家眷付托于兄长,兄长今又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辜负了使君对兄长的重托。这是第二宗罪。兄长武艺超群,兼通经史,不想着和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这叫什么义?这是第三宗罪。兄长有这三宗罪,弟不得不告知。”
“说我有三罪,你想怎么样?”
“现在四面都是曹公的重兵,兄长若不投降,则必死;白白的死了,有什么好处,不如暂且投降曹公;然后打听刘使君音信,如若知道在何处,就前往投奔他。一者可以保护二位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兄长应当好好想想。”
关羽再三思考,最后作出决定:“你言三便,我有三约。若曹贼顺从于我,我马上卸甲;如果他不答应,我宁愿死于三罪。” “只有一试,方知结果。”
见到曹操,关羽提出三约:“第一,我与皇叔发过誓,共同扶助汉室,我今天只投降汉帝,不投降曹操;第二,二位嫂那里请给皇叔级别的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第三,一旦知道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我就马上离开。”曹操答应了,关羽投降曹操。随曹操来到许昌。曹操宠才爱将,于是拜关羽为偏将军,并赐府宅一处,让关羽和二位皇嫂同住,关羽为避嫌,将一宅分为两院,让二位皇嫂住内院,自己住外院,院中有一楼,关羽在此秉烛达旦,夜读《春秋》
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关羽轻轻地合上《春秋》,来之窗前,仰天长叹:“何时才能与哥哥相聚。”
那一声轻轻的叹息,把那座楼叹成了如今位于许昌市中心的《春秋楼》。
关羽苦读《春秋》,唉声叹气,夜不成寐,曹操看在眼里,痛在在心上,尽管自己万般爱才,然而,他知道关羽无心归附自己。强扭的瓜不甜。曹操深知这个道理,痛定思痛,决定放关羽归去。
择日,曹操带人送关羽一行于许昌西八里霸陵桥上,并做最后的挽留,见关羽无意久留,便做饯行,赠送路费、征袍。关羽知曹狡诈,恐他有变,不敢下马,用青龙偃月刀尖挑锦袍披于身上,勒马回头称谢后下桥北去,开始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兄的征途。
而那座霸陵桥,却为曹操的“义”做了历史的见证。《春秋楼》则诠释了关羽的“忠”。在历史的长河里把许昌渲染的更加瑰丽。
“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蜡梅冠天下。”诗人王世贞正留恋于冬日的鄢陵蜡梅园,只见他摇头晃脑,边赏梅花边做诗。白雪皑皑处,朵朵金黄色的蜡梅像串串倒挂的金钟,金光灿灿,浓郁清香,沁人心脾。难怪诗人如此忘情。园中更是游人如织。
腊梅落户鄢陵,还要感激武则天呢!据传,在武则天当政时,非常喜欢种植花草。但每到冬天,后花园内百花凋零,满眼枯枝败叶。于是,武则天下了一道圣旨,调百花进京,欲举办百花盛宴。然而,在大雪纷飞的日子,后花园内只有蜡梅傲雪绽放,其它花儿仍不开放。武则天一怒之下将牡丹贬出京城,仅封了一金(蜡梅)一银(银柳)两种花草。受封后的蜡梅被一姓姚的花工带回家乡鄢陵种植,从此,蜡梅便落户鄢陵,成为当地一大特色花卉。传说迷人,更增添了鄢陵蜡梅的高贵。
直到如今,鄢陵蜡梅“万花敢向雪中发,一树独先天下春”。此时此季,邀三五好友,踏雪寻梅,携手同游,定会意趣盎然。
鄢陵位于许昌东四十公里,许昌管辖,因了鄢陵的梅香,使许昌更加充满了馥郁,充满了生动和妩媚。
许昌禹州的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因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神韵,被誉为“中华之魂”。今天的钧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1997年,钧瓷珍品“豫象送宝”作为国礼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在亚洲博鏊论坛上,禹州钧瓷曾被定为国礼赠送与会的国家元首。
每每回到许昌,我必须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坐在护城河边静谧的绿林里,那里空气清新,四季如春,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坐在那里任由思绪驰骋,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仿佛可以看到,上古时期,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
就在这样的情形下,一个新婚仅四天的青年才俊,带着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甚至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个人就是大禹。他为了完成治水的使命,整整十三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最让他揪心的一次是,路过家门的时候,听到了娇儿的哭声和娇妻哄孩子的呢喃声,他的心要碎了。然而,又想想被大水夺去家园的灾民,他不禁两行清泪,咬咬牙,已然离去。
在治水的过程中,他不仅亲力亲为,而且发明冲种种科学方法,终于在十三年后,红水得到了遏制,灾区的人民过上了安家乐业的生活。
他的疏导治水法,不仅仅在治水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的教育。而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大禹的家乡,就在许昌禹州市。
若是在夏天,还可以赏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那满河的荷花,散发着股股清香,在空气中氤氲,荷叶在清风中轻曳曼舞,于是,采莲的胜景便在眼前生发了,耳畔不禁想起了采莲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作者简介
刘丽平,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