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瞿友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瞿友宁照片来自亲子天下

瞿友宁 (生日:1970年1月8日-),世新大学电影科毕业。 为台湾知名导演及编剧,曾导演多部受欢迎的偶像剧及电影。 2017年执导台视《植剧场-花甲男孩转大人》电视剧获得相当高的评价。 成绩:“谁在桥上写字”获第35届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导演、剧本奖、“我的爸爸是流氓”获第45届金钟奖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导演奖、“我可能不会爱你”获第47届金钟奖戏剧节目导演奖

大学就读电影科系的瞿友宁,当周围同学都还在摸索学习,他就已经在电影界闯出名号。大二那年,担任知名导演杨德昌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助理导演,“一个大学生带领整个美术道具组,让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大二时,他的剧本创作获得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那个奖很不容易,前后期得奖的包括李安陈国富等知名导演。”他光靠剧本得奖就赚了三十万元,连得两年,“到了第三年,新闻局就规定连拿两年者不能再参加,第四年,我又参加,又得奖,光靠这个三十万元奖金就过了好几年。” 瞿友宁成长于只有奶奶与妈妈陪伴的单亲家庭,一岁时,跑船的爸爸因为意外过世,“妈妈与奶奶因为从早到晚要工作,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才回家,所以通常每周日会准备十个便当放在冰箱,让我每天的午、晚餐各拿一个,饭菜前两天还算新鲜,但是到了周五,饭就已经变成硬的了。”

“小时候过这种生活,让我变得很怕穷,也变得没有自信。”瞿友宁记得,儿时与邻居小朋友玩到晚餐时,同伴们总会对他说“等我吃完晚饭再出来玩”,结果瞿友宁往往苦等多时不见人影,“我爬围墙看他们在干么,原来,他们晚餐后还有水果可以吃。”一次,瞿友宁忍不住按了电铃,同伴的妈妈这样回应:“野孩子滚回家,我们家的小孩要念书呢!”

混乱失控的童年生活中,所幸,瞿友宁从电影里找到寄托。由于奶奶的朋友担任电影院售票员,让他总有免费电影可看,他回忆,五、六岁时看了“乱世佳人”,女主角是费雯丽,就决定长大以后要娶她当老婆,后来她在“魂断蓝桥”电影里殉情,“电影结束时,我大哭,因为我真的觉得我的老婆死掉了。”

一九九六年瞿友宁二十六岁,开拍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作品“假面超人”,成了当时全台湾最年轻的导演。“在电影上映后的悲惨结果出现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才,无所不能,我甚至觉得自己应该三十岁时就可以拿到坎城影展金棕榈奖!” 27岁以前的瞿友宁,因为少年得志而骄傲不已,27岁以后,因为第一部电影的票房惨败,让他的电影梦不得不回到原点“砍掉重练”。收拾挫败的心情、走过长达六年的沉潜学习,如今在他自己看来,却是最必要的养分,更是他每每拍出最贴近人心作品的关键。[1]


拍摄《恶作剧之吻》《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导演瞿友宁,2017年的电视作品《花甲男孩转大人》以通俗手法描写深厚情感,播出后大受欢迎,然而他的创作历程并非一路顺遂。少年得志后曾经历的数年挫败,让他在拍摄作品的路上重新“转大人”,而由妈妈与奶奶带大的生命经验,也使他拥有细腻的观察跟心思,每一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皆温婉而坚强。外型酷似小熊维尼的瞿友宁,有个很“威”的外号,叫做“偶像剧之父”。他所执导的作品如《蔷薇之恋》、《恶作剧之吻》、《我可能不会爱你》等,不但脍炙人口,也让他成为金钟得奖专门户。[2]

视频

金钟幕后/瞿友宁松口:花甲还会合作

瞿友宁拍《花甲男孩转大人》用情至深 飙脏话骂观众?!小燕有约

101年度电视金钟奖-戏剧导演奖-瞿友宁、戏剧最佳女主角奖-林依晨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