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廷柱(清朝官员)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廷柱(清朝官员) 石廷柱(1599~1661),辽东人,本姓瓜尔佳氏,祖籍苏完(今吉林省抚松县),汉军正白旗人,明末清初将领。

石廷柱初官明朝广宁卫(今辽宁省北镇市)守备。明天启二年(1622),王化贞失广宁卫,石廷柱与孙得功、金砺等人投降后金(清朝),授游击世职。

石廷柱“性多谋略,遇事明敏”,经历清太祖、清太宗、顺治帝三朝,讨伐明朝、察哈尔部、朝鲜、李自成,平定山东山西河南,战功赫赫,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镇海将军。清顺治十四年(1657),因老乞休,以少保兼太子太保致仕,进封三等伯。

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去世,赠少傅兼太子太傅,谥号忠勇,立碑纪绩。

人物生平

投降满清先世居住在苏完(今吉林省抚松县)本姓瓜尔佳氏,曾祖父是明朝成化年间建州左卫指挥瓜尔佳·布哈,父亲石翰,移家辽东,遂以“石”为姓氏。

明朝万历末年,石廷柱为广宁卫守备,哥哥石天柱为千总。明天启二年(1622),努尔哈赤大军至,巡抚王化贞入关,石天柱已与诸生郭肇基出城投降,且曰:“我们已经控制住城门了。”次日,后金大军入城,石廷柱从众降,授世职游击,命辖降众。

招降祖大寿蒙古巴林部贝勒囊努克背弃盟约,大兴劫掠,石廷柱跟随努尔哈赤讨伐,取其寨,收牲畜以还,进三等副将。

后金天聪三年(1627),皇太极命率兵搜剿明将毛文龙所辖诸岛,明军自石城岛来犯,击斩二百人,俘十九人。不久跟随皇太极伐明,进逼明都京师。

天聪四年(1628),大军还师,至沙河驿,石廷柱与达海谕告城中军民出降;又与达海以千人刺探汉儿庄(今汉儿庄乡),汉儿庄与三屯营、喜峰口诸堡先已降而复叛,最后复降。

因罪解任

佟养性为乌真超哈昂邦章京,石廷柱担任副职。天聪六年(1630),佟养性卒,石廷柱代为昂邦章京。从伐察哈尔部,多斩获。

天聪七年(1631),从贝勒岳讬伐明,攻旅顺,师还,皇太极酌金卮以劳,进三等总兵官。

天聪八年(1632),从伐明,攻应州,克石家村堡。天聪九年(1633),复从伐明,与明兵战大凌河西,斩明副将刘应选,俘虏游击曹得功等。

清崇德元年(1636),皇太极亲自率军讨伐朝鲜,命石廷柱帅所部整兵械,储糗崿,挟火器以从。崇德二年,既定朝鲜,还攻皮岛,石廷柱与户部承政马福塔攻其北隅。不久,追论朝鲜国王李倧拜见皇太极时,石廷柱乱班释甲,及纵容士卒违法妄行罪,解任,罚锾,夺赏赉。乌真超哈分为左、右翼,以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

崇德三年(1638),皇太极与诸臣论兵事,用吕尚(姜子牙)来勉励石廷柱,石廷柱说:“吕尚统领一方军事,有生杀大权,故所向有功。今臣等若有过下部逮捕审讯,虽牛录以下亦当比肩对簿,其何以堪?”诸臣以其言鲁莽,请下刑部议罪论死,皇太极饶恕了他的失言。是年十月,从伐明,攻锦州,克城外诸屯堡,进破城旁台。台上剩下的明朝士兵偷偷从间道逃走,石廷柱没有追击,部议降爵、罚锾,皇太极又一次饶恕了他。

攻打松山

崇德四年(1639)二月,皇太极亲率大军伐明,乌真超哈诸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马光远及石廷柱皆率所部跟随。皇太极驻军松山城(今辽宁省凌海市松山镇),命石廷柱攻城南台,毁其堞,台兵不能御,守将王昌功等四十馀人出降。皇太极登松山南冈度地形,命石廷柱跟随。尚可喜以炮攻城南门之左,石廷柱与马光远先取城西南隅台,诸将继进,攻城,城堞皆尽,会以日暮罢。明日攻益急,城兵守御甚固,我兵缘云梯上不能入,死者二十馀人,石廷柱的侄子达尔汉也受伤。皇太极召询诸将,皆谓攻必克。翌日复集议,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马光远欲凿地道以攻,石廷柱持不可。皇太极责廷柱曰:“尔为主将,恐惧无斗志,与诸将异议。尔岂因侄子受伤,故惊怖不欲战耶?”石廷柱惶恐,对曰:“臣昔尝巡逻至此,知地中有水石不可穿,且亦不能越壕而过,故不敢不言。今众皆谓可攻,臣焉敢独异?”乃与孔有德等鸠役于城南凿地道。

进献良策

崇德六年(1641)七月,石廷柱上言:“锦州为辽东首镇,我师筑垒浚壕,誓必翦灭,以策进取,诚至计也。但是明朝自恃祖大寿为保障,我师围之急,彼必益发援兵,并力一战。宜及此时简精锐,分布各旗屯田所,遇警即并进。如敌已立营,以炮环击,伺其稍动,我师即突起乘之,转战过锦州,至松山、杏山(今辽宁省凌海市西南)间,敌必败走,则锦州破矣。锦州既破,关外八城闻而震动。昔年克沈阳,辽阳从之下;克沙岭,广宁卫亦从之下。此其明征也。近闻喀尔喀部扎萨克图扬言取归化(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恐阴欲取鄂尔多斯。臣拟令鄂尔多斯移牧黄河南,使与归化相接,彼此策应。仍选才勇将士挟火器戍焉,而令王贝勒帅师道宣府、大同,略应州、雁门。归化有警,轻骑倍道赴援。明所恃为辽东援者,不过宣大、陕西榆林、甘肃宁夏诸路。我师西入,诸路自顾不遑,岂能复出援辽哉?此一举而两得也。明援兵自宁远(今辽宁兴城)至松山,所赍行粮不过六七日,其锋少挫,势必速退;即宿留数日,终且讬粮尽而返。宜设伏于高桥险处,凿壕截击,仍发劲兵缀其后,使进退无路,则彼援兵皆折而降我矣。

清军入关

顺治元年(1644)四月,从师入关,破李自成。五月,与固山额真巴颜等平定昌平土寇。六月,与固山额真巴哈纳帅师抚定山东诸郡县。七月,移师会固山额真叶臣共克太原。山西、河南悉平。

大军还师,赐白金五百两,进一等昂邦章京。顺治四年(1647),改一等精奇尼哈番。顺治六年(1649),从讨叛将姜瓖,收复浑源、太谷、朔州、汾州。顺治七年(1650)八月,以军功晋三等伯。顺治八年(1651)正月,复以军功晋二等伯。顺治九年(1652)正月,恩诏进一等伯。顺治十二年(1655)五月,授镇海将军,驻防京口。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