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湍鎮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地處樂至縣南部,東與東山、回瀾鎮接壤,西鄰雁江區新場鄉,南連通旅、雙河場鄉,北接佛星,孔雀鄉 。轄區總面積67.76平方千米。

石湍鎮是四川省川中農業綜合項目建設重點鎮、花生高產種植技術示範鎮,資陽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先進鎮、雙擁工作模範單位、村民自治先進鎮、老齡工作先進單位、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鎮。

截至2020年6月,石湍鎮下轄4個社區、11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石湍鎮戶籍人口36693人 。2011年,石湍鎮農業總產值1.1億元,工業總產值0.8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4.8億元。[1]

歷史沿革

宋代時將集市擴建成集鎮,因場鎮河水沿石砌城牆南流,迴旋湍急,故名石湍。

五代後蜀建集市。

宋成集鎮。

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石湍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鎮改鄉。

1985年7月,鄉改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轄普明寺、八角、天宮堂、毛家墳、拱橋、玉峰山、民興寺、萬字格、高廟子、長溝、興龍壩長埝溝、杉木、高龍、萬古、三教觀、永興寺、寶堂寺、三岔溝、萬德溝、斜石板、朝陽店、曹家廟、關帝廟、高橋、龜山寺、三塊碑、李家溝28個行政村,1個社區。

截至2020年6月,石湍鎮下轄4個社區、11個行政村 。人民政府駐石湍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湍鎮地處樂至縣南部,東與東山、回瀾鎮接壤,西鄰雁江區新場鄉,南連通旅、雙河場鄉,北接佛星,孔雀鄉 。轄區總面積67.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石湍鎮地勢東北略高於西南。境內最高點位於朝陽店村寨子坡,海拔526.5米;最低點位於長埝溝村二組的油坊凼,海拔198.7米。

氣候特徵

石湍鎮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暖乾燥,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6.7℃,1月平均氣溫6.1℃,極端最低氣溫-3.6℃(1984年12月08日);7月平均氣溫25.8℃,極端最高氣溫40.2℃(2001年08月22日)。平均氣溫年較差19.8℃。生長期年平均336天,無霜期年平均295天,最長345天,最短26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29.7小時。0℃以上持續期359天(一般為1月1日至12月24日)。年平均降水量911.3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198.3毫米(1994年),極端年最少雨量584.1毫米(1992年)。

水系水文

石湍鎮境內有大小河流13條,總長21.7千米,其中高橋河(又名雙石河、太平河、太白河)與石湍河(又名三益河)形成東西兩大樹枝狀水系分布鎮域。河流大部源於鎮境,流向鎮外,均屬季節性河溪,源短流小,多雨成災,少雨斷流。

自然資源

石湍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鹽滷、天然氣、石料、石灰石、土料等。矮子橋附近鹽滷、天然氣埋藏深,未探明儲量。境內頁岩儲量2.5億立方米,可采儲量1.1億立方米,分布於丘陵谷地和緩丘地帶。農業耕地面積3.7萬畝。

自然災害

石湍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水災、綿雨、低溫、霜凍、大風、冰雹、蟲災、滑坡、地震等。旱災是鎮主要災害性天氣,每年2-4月易出現春旱,4月下旬至7月上旬易出現夏旱,7月上旬至9月上旬易出現伏旱,20世紀80年代後,夏旱、伏旱逐漸加重。"十年一大旱、三年一中旱、小旱年年現"是近三十年來的旱象規律。2004年8月2日萬德溝村12組位於和興至雙河場鄉公路左側地段曾出現嚴重滑坡,長度45米,寬度13.7米,位移9.8米,危及3戶15人生命財產安全。2008年5月12日,受汶川8級地震影響,鎮境屋房搖擺,倒房18座,一般損壞1161座,直接經濟損失210萬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轄區總人口3957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520人,城鎮化率8.9%。另有流動人口257人。總人口中,男性20534人,占51.9%;女性19041人,占48.1%;14歲以下7480人,占18.9%;15-64歲23506人,占59.4%;65歲以上8589人,占21.7%。2011年,石湍鎮人口出生率10.6‰,人口死亡率9.8‰,人口自然增長率0.8‰。

截至2018年末,石湍鎮戶籍人口36693人 。[2]

經濟

綜述

2011年,石湍鎮財政總收入3187.9萬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48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79.6萬元,增值稅48.66萬元,企業所得稅18.8萬元。

2018年,石湍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上企業3個。

2018年,石湍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0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石湍鎮農業總產值1.1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4.6%。

石湍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石湍鎮生產糧食16062噸,其中水稻0.7萬噸,小麥0.3萬噸,玉米0.4萬噸,紅苕0.2萬噸。

石湍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花生、油菜、豆類、蔬菜等。2011年,石湍鎮花生種植面積6000畝,產量1230噸;油菜種植面積10500畝,產量1312噸;黃豆種植面積5000畝,產量600噸;豌豆、胡豆種植面積3000畝,產量270噸;蔬菜種植面積7200畝,產量5403噸。

石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石湍鎮生豬飼養量5.7萬頭,年末存欄3.1萬頭;羊飼養量2萬隻,年末存欄1.1萬隻;家禽飼養量50.3萬羽。

第二產業

2011年,石湍鎮有工業企業27家,職工816人;工業總產值0.8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0.3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4%。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商業網點273個,職工1377人。2011年,石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4.8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1.9億元。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郵政支局1處,郵政代辦所2處,報紙、期刊發行0.9萬份(冊),郵政業務總量473萬元,其中純收入183萬元。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電信企業7家,服務網點2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8763戶,電話用戶普及率66%;移動電話用戶2.2萬戶;寬帶接入用戶487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13萬元。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8億元,比上年增長19.5%;各項貸款餘額0.8億元,比上年增長16.6%。[3]

交通運輸

2011年,石湍鎮境內有成安渝高速公路、內樂路、樂安路3條公路幹線,境內總長48.7千米。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鎮區有客運站2個,日發客運汽車往返80餘班次,日均客運量2000餘人次。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28個;各類文化專業戶11個;各類圖書室44個,藏書20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5人;群眾文藝表演隊伍人員達118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1988年10月,境內建石湍鎮有線電視站。1999年,改為石湍鎮廣播電視網絡站。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線電視用戶8756戶,入戶率76%。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77人,專任教師17人;中心小學3所,在校生1256人,專任教師14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52人,專任教師10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石湍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987萬元,比上年增長18.7%。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8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2張,固定資產總值687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7人,其中執業醫師33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註冊護士19人。2011年,石湍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92萬人次。2011年,石湍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有體育場1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社會保障

2011年,石湍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1戶,人數177人,支出39.5萬元,比上年增長14%,月人均186元,比上年增長13%;城市醫療救助35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56人次,共支出198.3萬元,比上年增長38.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3戶,人數1763人,支出175.6萬元,比上年增長26%,月人均83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3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7.6萬元,比上年增長17.5%。社會福利費670.1萬元,比上年增長66.4%;敬老院1家,床位112張,收養農村五保107人。社區服務設施6個,其中社區服務站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5萬元,使142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3萬人,參保率90%以上。[4]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年供水7.5萬立方米;排水管道6千米。

截至2011年末,石湍鎮鎮區綠化面積1公頃。

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28日,石湍鎮被授予"第五屆四川省文明村鎮"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