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缘(王耀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缘
圖片來自创意悠悠花园

《石缘》中国当代作家王耀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石缘

七月上旬的一个星期天,上午七点半,地处玉山县城三清广场边上的三清山景泰赏石博物馆,夏日的阳光透过屋顶塑料钢棚,极有气势地倾注下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一场关于奇石话题的交流会在热烈气氛中进行,一百多名因石结缘的奇石收藏爱好者欢聚一堂,共同商讨奇石文化发展大计。一方方鬼斧神工、自然天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奇石构成了一个丰富的石头世界,身在其中,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体验。

今年六十出头的周树睦是三清山景泰赏石博物馆馆主,也是玉山县奇石文化交流协会倡导者。他亮开嗓子说道:“我们为什么要启动奇石文化交流活动,原因有这么几点,首先是玉山奇石资源非常丰富,其次是奇石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山是‘中国奇石之乡’,第三是玉山临近的县市有的建有五A级奇石景区,有的建有奇石市场,他们依托的大部分是玉山奇石源……”

周树睦收藏奇石三十多年,是一位有着浓厚山石情结和颇高赏石造诣的奇石收藏家。2012年4 月28 日,三清山景泰赏石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周树睦、吴花枝夫妇耗资千万元,建成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赏石博物馆,馆内收藏当地各个时期的地质化石13800余件,是迄今为止江西省规模最大的民间奇石馆。为充分挖掘奇石文化内涵,在县文化部门支持下,周树睦组建成立了玉山奇石交流协会,旨在打造一个幅射周边省市的奇石交流平台,县内外奇石爱好者在每个周日上午进行奇石文化交流。

周树睦手指一块象形石,向朋友们介绍道:“我们博物馆一共收藏有一万多件奇石,像我身后这一个作品叫宝岛风情,也就在三清山脚下河沟里面发现的,从形、意、势、韵、质上来看这块奇石,都有奇趣。”

这方被命名为宝岛风情的奇石,从整体的形状以及局部特征,都与台湾宝岛地形十分相似,周树睦当初发现这方奇石时,它正静静地躺在一条溪流里,他当时感到非常惊奇,后来,周树睦前后经过了一年多时间去把它搬运、吊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宝贝弄回家。稍加修饰,一幅栩栩如生台湾宝岛美丽景观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说起周树睦的奇石情结,缘于纯真的孩童时代,他从小生活在玉山下镇镇一个叫周村的小山村里,经常与石头打交道,对石头有特别的爱好。

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周树睦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离县城50多公里的怀玉山垦殖场工作。那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十天半月也难得回县城一次。漫山遍野河滩处全是石头,这也给爱好石头的周树睦创造了与形态各异奇石头亲密接触的机会。

起初,周树睦对奇石的收藏还讲不出什么道道,只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好奇和喜爱。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个爱好,竟然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温饱问题才刚解决,社会上不会有人懂得欣赏石头,更不用说是家人。为了阻止丈夫拣石头,一向温顺的妻子吴花枝开始变得唠叨起来,夫妻俩经常为石头吵得不可开交。吴花枝有很充足的反对理由:石头不能销售,更不能当饭吃,且又占家里很多空间,还花钱去解决一些交通和运输问题。

社会上的种种非议,还有来自家人的反对,周树睦拣石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而且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这是家人反对最大的理由。

有一次,周树睦为了搬一个石头,他下到河里,没想到刚一下水,脚一打滑,整个人很快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所幸他凭着良好的水性在河的下游才上了岸。

吴花枝见丈夫对石头如此痴迷执着,知道来“硬”的不行,她只得改变计策来“软”的一招,索性和丈夫一块出去找石头,不由自主地加入了奇石收藏队伍。夫妻俩经常为石头奔波,每逢星期天、节假日,夫妻俩带上简单的工具,带些干粮、去河边、到山上,寻觅他们所钟爱的石头。

有了妻子的支持,周树睦更加热衷于石头收藏了。1987年的冬天,快过年了,周树睦在怀玉山一条河滩处拣石头。寒风凛冽,河水瑟索,水中一块黑白相间的石头如一团火焰照亮了他的眼睛。他侧走几步,退走几步,仔细端详那块石头,不料脚下一滑跌进水里。一股灵感燃烧着他呵,他索性丢掉大衣,弯腰抱起这块石头,和几个同伴一起弄把它上岸。此时他冻得嘴唇发乌,浑身颤抖,到附近农家烤了半天火才缓过气来。

奇石源于自然,而赏石不仅要有丰富的地质知识和审美情感,更要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不少石友喜欢跟在周树睦的后头到处找石头,往往有意外的收获。

初夏的一个礼拜天,天气晴好,我和一帮奇石爱好者与周树睦一道,来到了金沙溪找石头。中午时分,同行有人捡到了一块米石。米粒石也叫米饭石,是三清山特有的一种奇石,石头表面看起来很像是已经煮熟的米粒撒在上面。

说到米石,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山区的百姓都是靠种点苞米充饥,但是这些粮食经常被山上的一些山鸡野鸟吃掉,当地老百姓饥寒交迫,度日如年。这件事后来终于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随手从天上洒下一把白花花大米,撤落在这片土地上。令人称奇的现象出现了,一夜之间,山上河滩里大大小小的石头全变成了米石,那些野鸡野鸟看见石头上的大米,争先恐后伸长尖嘴去吃,可无论怎样用力都是徒劳,石头上的大米一粒也吃不到,野鸡野鸟当然不死心,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如此往复,自然就没时间顾及老百姓的苞米了。于是,山区百姓都把这种石头当作富裕的一种象征,很多人家里都供奉着这种石头,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一天的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回来的时候,天已经落黑了。周树睦把当天捡到的石头全部放到赏石博物馆外面一小屋里,他告诉我,这些石头暂时还不能入馆,得经过人工清洗、上底座等才能与外人见面,就像是新婚的新娘,入洞房前必须头盖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着石头越捡越多,周树睦有了申报赏石博物馆的打算。办馆消息不胫而走,有人打退堂鼓,有人潮笑。周树睦的心里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那些七彩斑斓、奇形怪状的石头无数次浮现在他的眼前。他想,如果不把当地奇石收藏起来向外人展示,真是一个最大的遗憾。而且奇石每一个生成的过程,都是经过几千,几万,甚至几亿年的历程,它得来很难。

然而个人申办赏石博物馆谈何容易,首先是奇石收藏的种类,不仅数量要大,品种要齐全,而且收藏的奇石非普通的石头,它得经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而成的艺术珍品。

说干说干,周树睦开始马不停蹄地申办赏石博物馆奔波。

几十年来,周树睦收藏主要来自三清山和怀玉山两大山脉水系,三清山山脉水系主产米石、刀纹石、七彩石、梅花石,怀玉山山脉水系却以纹玉石、彩蜡石、黄蜡石、白玉石居多,要把这些坚硬的石块加以分辨归类,给每块石头进行恰当的命名,赋予生命的气息,所有这些工作,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周树睦来说,简直难于上青天。他一方面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奇石收藏的图书,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摸索。

“我一定要把这些宝贵的东西永远珍藏起来,唯有奇石博物馆里的石头是不能随便出售的。”坐在我对面的周树睦,说起当初办馆的经历,眼睛有泪光闪烁。后来,在他的不断努力和当地县文化部门大力支持下,三清山景泰赏石博物馆终于尘埃落定。

走进赏石博物馆,面对馆内各具神态的石头,我简直有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的感觉。三清山的彩玉石,基本色调是以黄、绿、白、黑为主,兼有红、蓝、紫、青、褐、灰等多种颜色,出现在一块石上均匀分布,层次分明,集鲜艳、和谐为一体。彩玉石所构成的图案更是千姿百态,使人拍案叫绝,有的生动、明快、色彩丰富,简直就是一幅油画,浓墨重彩,深沉、厚实、恰似阅尽人间沧桑。

在众多的奇石中,我看到了一方题为《古木鸣春》的奇石,这方集生化石、生物化石、沙质石三种化石于一体的罕见化石,纹理清晰,色泽艳丽,质地细腻光滑,石体圆润秀美。可见珊瑚、软体虫、海绵、海螺等海洋生物,底色为黄、白色相间,画面形成有花鸟虫鱼、人文景观,也有无法破译的符号、文字、几何图形等。形态逼真,色相自然,惟妙惟肖。这方石头记载的都是亿万年前古海洋生物的历史,是见证地球远古历史、地理、气候、环境等变迁的有力实证,它为人类了解远古生命的演化开启了一扇大门。

此时此刻,我已被周树睦与石结缘的故事深深感染,在我的眼里,这一块块精美的奇石,无疑是无言的诗、立体的画、凝固了的韵律,它们有美的外形,丰富的内涵。是大自然的恩赐,是造物主的厚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奇石已经溶入了主人的血液和灵魂。

出于对奇石无比的珍惜和对一方山水文化的热爱,周树睦在创办奇石馆的过程中,不仅顶住了许多压力,也能经受住来自金钱的诱惑。

曾经有一个外地客商到景泰赏石博物馆参观时看中一方奇石,开出天价要求周树睦把石头卖给他,却被婉言拒绝。

“如果我平时把它当做一件商品,那么也就不存在这个博物馆了。”一句话道出周树睦创办奇石博物馆的真正目的。

漫步在三清山景泰赏石博物馆里,五个奇石陈列室,处处都是形态各异、造型美观的石头,就连门廊上的楹联也寓情于石,真可谓满目皆奇石,无处不藏石!

周树睦一边走一边滔滔不绝讲述他与奇石的故事。不知不觉来到了最里面一个展馆,当走进馆内的一刹那间,我觉得有一束神秘的光在眼前晃动。原来馆内收藏着一批“镇馆之宝”:玉山、三清山一带的十亿年前海洋生物化石、一亿八千万年的硅化木化石、罗汉松啄木鸟合一的化石以及一百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根硅化木距今约1.5 亿年,长8.5米、直径0.55米,重约三吨。超过了原称“世界之最”的意大利博物馆中四米长硅化木的一倍。硅化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是古树的树干在地下发生石化反应,即树干中的次生木质部组织被二氧化硅(或碳酸钙,硫化铁等)所替代,但保存了树干形态和内部细微结构,从而形成了硅化木。从外观看,化石表层除部分已经龟裂风化外,整个躯干基本完好,粗细匀称,树形完整,质地坚硬,断面年轮和木质表面褶皱清晰,节疤纹理与现代树木无异。该化石的发现,将为科学界在今后研究三清山流植物演变以及古地理环境变迁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证据。

在与周树睦交谈的过程中,他讲得最多的是‘缘分’二个字,他认为,能够发现奇石,并能与之为友,就是缘分,每一块奇石都要读懂它的内涵。这需要注重学习,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文化积淀。周树睦冠名三清山景泰赏石博物馆。其用意是很清楚,他是在用心玩石,用他的一生去读石啊!

奇石的神奇之处,正在于它的鬼斧神工、浑然天成,却又绝世无双,无法复制。在景泰赏石博物馆众多的藏品中,既有精美的图案石,又有不少栩栩如生的动物、人物等象形石,还有以质地取胜的玉石、玛瑙石等,真可谓神形兼备,各具其美。

2001年的中秋节,对于周树睦来说是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他陪着南昌朋友专程开车到怀玉山拣石。大半天时间过去什么也没找到。下午三四点钟,他们在溪边发现了一尊巨大的峡石,巨石被泥沙包裹,但仍掩盖不住通体所透出的本色。这方彩玉石以金黄、浅黄、白色等块状或条状色彩交织分布,深浅过渡,多呈不规则意象图案,少有纯黄者,如黄金堆聚,金碧辉煌;方掌之间,霞光万道,疑是蓬莱仙境,山水佛韵,极为微妙,极为可贵。

“吾生尤爱石,谓是取其坚。掇拾满屋居,安然与石眠”。如今,几十年的光阴逝去了,周树睦不仅创办了江西首家赏石博物馆,而且在他的房间书房里都摆满了各种奇石,他觉得只有与奇石为伴,他才能舒缓一天工作的劳累与疲惫,在石头的丝丝凉意中,酣然入眠。

如今,三清山景泰赏石博物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不断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参观。接待人数最多的一天竟达3000多人次。自开馆以来,已经免费接纳了12万余人次参观,成为民办文化的一件盛事。

为了弘扬石文化,周树睦义务开过石文化讲座,当地众多学校也组织学生到奇石馆参观。同时,还有人在参观了奇石博物馆后,也加入了奇石收藏的队伍。毫不夸张地说,奇石已经占据了周树睦的大部份工作和生活时间,他每天都在奇石博物馆里忙碌着……[1]

作者简介

王耀忠、江西玉山人,现供职于玉山县广播电视台专题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