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碗窑碗事(陈巧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碗窑碗事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碗窑碗事》中国当代作家陈巧珠的散文。

作品欣赏

碗窑碗事

历史经过岁月的变迁留下斑驳的记忆,一座座建筑物蕴藏的记忆就是凝固的历史。

碗窑村,一个曾以制碗为业的村庄,三百年来就这样面朝大海,凝固于蕉城区的东南部。漫步于村中,一阵风带着粗糙、朴素与神秘的气息迎面而来。

从此岸到彼岸,从此生到彼生,在这里感受过去与现在。

康熙年间,蔡氏先祖从泉州南安诗山镇蓝田村沿海出发,一路向着东北,在蕉城区的东南部止步不前,天时与地利,因缘和合。这里高岭土存量丰富,蔡氏传承祖业,烧窑制碗,血脉在此扎土生根,匠心注入泥寮、碓房、工坊。他们与山相依,与海相伴,扎土生根,开枝散叶,开花结果,代代相承。传统工艺福泽延绵,滋润了这方水土,碗窑村由此而生。

梅花香自苦寒来,蔡氏将天人合一的理念凝聚成一座座大厝,五幢梅花状的大厝在村中绽放,飞檐翘角,厝里精雕细琢,以最低调也最高调的样子让人震撼,其中一座古厝内有十二个天井,犹入迷宫。数百年风霜,梅花大厝至今依然挺拨矗立,岁月的曾光华与当下缕缕怀念,在这十二方天井中滋长成长长文脉。

丝路悠远,商贾往来,闽东的山水揉合着南音南风南俗,闽南文化与闽东文化在这里相汇、相融、相生,生生不息,蔡氏血脉延绵,妈祖宫内的香火不绝。

时间不断雕塑着这个村庄,雕刻出韶华光阴中最美的样子。龙窑中薪火相传,温暖着蔡氏子孙。百年芳香零落成泥,那些泥土经过雕塑、烧制、成形,通过海上丝路,扬起千帆,远渡重洋。

烧制过的碗胚褪去火气,透出金铜的铜质,黯淡的光泽、拙朴、耐品,却又袭击人心。蔡家人因地制宜,因材尽用,一块块碗胚重叠而上,建造为厝,厝内通风透气,冬暖夏凉。墙体坚固,忍耐,冷静,泰然,厝内光线是带着一种稳妥、踏实祥的感觉。

碗窑村,我与她久久对视。我读者她,她看着我,我的目光热切,而她的神情则淡定温暖。她不张扬,她有一种神秘却又最自然的气息,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碗胚厝依然在时光的隧道里,优雅而笃定。我触摸她,她则仪态端正,不溜不滑,如同老祖母的那双手,把沧桑化作力量,把温暖化作点点质感,把我童年痒处搔回。

碗窑村,一座座泥土涅槃而来的墙,也让我的思维在梦中涅槃,飞向美美的童话世界。 [1]

作者简介

陈巧珠,作家,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